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小点儿声》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里的第四课。这一课旨在通过发现与实践,让学生养成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的文明习惯。本课在课程结构框架中属于“儿童与社会”的这条轴线,在课程内容中属于“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栏目下的“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的范畴。本课教材由“教室里面有点儿吵”这个话题展开,呈现了四种学生日常忽略或认识不清的、经常出现的噪音现象,并结合小主持人的话,来说明自己班教室里吵闹的现象;在“做个小小调音师”的活动中,提出解决噪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小小调音师在行动”这一活动,将教材内容从班级校园延伸到社会中其他地方,更加细化在公共场合要轻声、不吵闹的文明规则。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一年的学校集体生活,对在公共空间保持安静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公共空间意识也尚未完成养成。再加上这个年龄自律意识还不强,在集体中易受周边影响,很多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放大说话。所以,本课首先让学生们寻找教室、学校、公共场所的吵闹声,感受喧闹的环境给自己带来的不悦,以及安静的环境给自己带来的喜悦,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如何在教室、学校以及公共场所调节音量、不打扰别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教学目标1.知道在公共场所应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2.感受安静的环境给人带来愉悦,嘈杂的环境给人带来不悦。3.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节自己的音量。通过自我感知与实践,相互帮助与提醒,逐步养成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的文明习惯。4.认识到安静是一种文明行为,安静的公共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首先要求自己做到,然后通过自身去影响他人。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养成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打扰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打扰他人的重要性,从而能自觉控制自己的音量,维护公共秩序。教学准备1. 收集相关图片、动画、视频等。2.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活动一 教室里有点儿吵1.视频导入:教室里有点儿吵师:同学们,大家好!昨天老师拍摄了一段教室里的视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完以后请学生谈感受。(课件出示相关视频)生1:教室很吵。生2:教室不安静,影响心情。生3:……师:在教室里喧哗吵闹,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环境,让人感到不悦,是不文明的行为。2.对比发现:欣赏大自然的声音师:刚才的环境很吵闹,现在我们换个环境,请大家闭上眼睛,欣赏大自然的声音。(课件出示相关视频)第一组:课件播放大自然流水的声音;第二组:课件播放优美音乐的声音。师:大家刚才观看了视频,聆听了大自然的声音,大家现在是什么样的感受?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生1:我喜欢大自然的声音。因为听到它让我心情舒适。生2:我也喜欢大自然声音。因为听到它是一种享受。生3:……小结:同学们,从吵闹的教室到静怡的大自然,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嘈杂的环境让我们感觉不太舒服,而安静的环境能带给我们好心情。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学会说话。生:小点儿声。(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不同的声音,让孩子们体验和感受安静的环境给人带来愉悦,嘈杂的环境令人不舒服,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愿望,愿意学习并实践“在公共场所小点儿声说话”的文明要求。】活动二 争做小小调音师1.讨论交流:吵闹声从哪儿来师:同学们,在咱们上课、下课、午休、操场活动等时候,是否有过“有点儿吵”的情况?想一想,吵闹声是从哪儿来的?在小组里依次说一说,之后每组派一名同学汇报你们的发现。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生1:小组讨论声音太大。生2:下课活动时,有的同学大喊大叫。生3:有同学关门很重,声音很大,吓我一跳。……2.角色体验:我当调音师师:同学们为了让我们在校园里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我们都来争当小小调音师,想一想如何将教室里的吵闹声降小点儿。(板书:我是小小调音师)生1:关门的时候轻轻关门。生2:课间讨论问题时声音小一点。生3:下课时候值日班长或组长监督。生4:在醒目的位置贴上警示贴提醒同学们在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轻声慢步……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你们都是称职的小小调音师,每个人说话小点儿声,言行更文明,我们的校园就会有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望自己的真实生活,唤醒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吵闹的原因,并想出好的方法来争做小小调音师。使我们的教学真正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并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们今后的生活。切实培养了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三 小小调音师在行动1.拓展发现:这里也要小点儿声师:各位小小调音师,走出校园,生活中哪些场合需要我们调节音量呢?生1:图书馆里要安静。生2:医院里也不能吵闹。生3:乘坐公交车、火车、飞机时,不能喧哗。……师:小小调音师们太棒了,你们发现的这些场所都属于公共场所。(课件出示以上公共场所的图片)2.情境辨析:文明从调音开始师:这天,妈妈带明明出去玩,让我们来看看明明在公共场所里表现得怎么样?(课件出示情境视频)师:大家来评一评明明在公共场所里表现得怎么样?生:明明开始时做得不好,在公共场所大声讲话影响他人。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知道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讲话。生:明明学会了在不同的场合,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音量,而且他后来做得很好。师:同学们的点评很精彩,在公共场所,我们要特别注意调低自己的音量,不吵闹喧哗,不打扰他人,这才是文明有礼的表现。3.观察学习: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警示牌师:各位小小调音师,大家瞧,在这些公共场所,老师发现了一下警示牌,你们认识它们吗?这些警示标志在提醒我们什么?(课件出示警示牌图片)生:蓝色是提醒我们在公共场所要安静。生:红色是提醒我们不能大声。师:生活中,有的公共场所并没有警示牌,我们该如何做到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呢?请看,生活中这几种情况,小小调音师们会怎么提醒他们呢?大家可以先在小组里交流讨论,待会把你们的想法表演出来。(1)公交车上大声接电话(2)在图书馆里大声嬉笑(3)音乐会上互相讲话(4)电影院里大声母亲喧哗学生分组上台表演如何在公共场所自觉调节音量。小结: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会影响他人的工作或生活,打扰他人是不文明的行为。所以,无论是否有安静标志的提示,我们都要养成公共场所保持安静小声说话、不打扰他人的文明行为习惯。(板书:文明住在我心中)【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探究、去尝试、去思考。这是落实具体文明行为的过程。我们说学生道德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此活动正是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今后生活的尝试。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生成,将学生对道德实践的指导引向深入。】活动四 总结收获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收获感受。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老师想把一首儿歌送给大家。(在读儿歌的时候请大家伴随着音乐,轻声读儿歌。)总结:同学们,今天你们做了称职的小小调音师,学会了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秩序,音量适度、不喧哗,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将今天所学化为实际行动,落实到今后的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动争做文明小小调音师,让文明永驻我们心中。板书设计12 我们小点儿声我是小小调音师文明住在我心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