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一、新课标标准通过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的建立,认识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内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实力大增,妄图称霸世界,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苏联同几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华沙条约组织。至此,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三、教学目标历史解释:了解“冷战”的含义和背景原因。史料实证:通过材料阅读分析杜鲁门主义的的内容及影响、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内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借助历史地图在时空维度下了解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对峙等史事,把握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过程。家国情怀:认识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会使某些大国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会威胁到世界和平与发展。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美苏曾经是并肩作战、反对法西斯国家的盟友,二战结束后,双方的关系还会像战时那么亲密吗?(二)讲授新课1.冷战的发生(1)教师活动通过材料阅读,分析冷战发生的背景和表现。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第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其特点为自由制度,代议制政府,自由选举,个人自由之保障,言论与信仰之自由,免于政治压迫。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美国帮助自由和独立的民族去维护他们的自由……世界的自由人民期待我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节选自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 90%是赠予,10%是贷款。(2)学生活动①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②经济方面:“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③军事方面:北约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军事政治集团,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2.德国的分裂(1)教师活动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洲战事结束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2)学生活动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英、法三国与苏联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3.北约与华约对峙(1)教师活动合作探究三:冷战有哪些表现形式?(2)学生活动政治对抗;军备竞赛;意识形态和经济上的对立;局部热战;等等。五、课堂总结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冷战的发生,德国的分裂,北约与华约对峙。这三部分内容联系紧密。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德国的分裂是冷战的产物;北约与华约对峙是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欧美国家的力量对比。德国、英国、法国受到严重削弱,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彻底打破。战争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为了称霸世界,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敌对行动。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 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宣称“极权主义”正在威胁着“西方自由社会”,美国有责任担起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的使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直接影响了战后美苏关系,使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冷战直接导致了德国的分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后来,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与美、英、法三国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1948 年6月,苏联封锁柏林,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西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引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国际关系顿时紧张。1949年,美、英、法三国的占领区合并,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联的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北约与华约的对峙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也是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美国企图联合大西洋沿岸的欧洲国家,与苏联抗衡,借机加强美国对欧洲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全面控制。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5年,苏联联合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反思上课的情况,这节课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冷战政策这个框题内容的学习中用时太多,而且课堂气氛不活跃,对冷战的影响分析不深刻,没有明确指出美苏冷战打破了以欧洲列强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二战后美苏两极划分势力范围的新格局。原因可能是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更多的还是在用一种非常传统的方式上课,即以教师的讲解为核心,以考试为目的,以中考为出发点,几乎很少考虑学生的知识生成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讲述取代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力争克服这一弊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