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著学写作】9.小螳螂学艺(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读名著学写作】9.小螳螂学艺(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螳螂学艺
选自《中国童话百篇》螳螂
如何写好学习过程
小螳螂学艺
选自《中国童话百篇》
小螳螂长得很威武,他认定自己长大了会有出息,所以谁也看不起。
  一天,妈妈对小螳螂说:“你一天天地长大了,想于点什么呢?”
  小蝗娜说:“我手里有两把大刀,想练武,将来当个英雄!”
  “好!有志气!”妈妈把他送到武术教师猴先生那里学习武艺。
  小螳螂很骄傲,一定要跟猴先生比试比试武艺。猴先生让他最小的徒弟猴四和小螳螂比武。
  没想到猴四的猴拳特别厉害,他三拳两脚就打伤了小螳螂的一条腿。
  小螳螂被送进医院养伤,武术教师猴先生安慰他说:“孩子,猴四的手重,误伤了你,好好养伤,等你的伤好了再跟我学习武艺。”
  小螳螂红着脸说:“老师,看来,我学不了武艺,我想改行学木匠。”
  养好了伤,小螳螂向猴先生告辞,来到木匠熊先生那里拜师。熊先生见小螳螂手中的两把大刀像锯子,就收留了他。
  熊先生对小螳螂说:“孩子,我要打两个箱子,请你把这几块木板锯开。”
  小螳螂用自己手中的锯子锯呀,锯呀,锯了半天,也没有锯开一块木板。
  熊先生不高兴了:“怎么搞的?于活可不能装样子啊!”
  “老师,看来,我干不了木匠活儿。”他向熊先生告辞,垂头丧气地往家走去。
  田野里,麦苗儿青青,螳螂妈妈正在田野里捉虫。她一眼看见学艺归来的儿子,高兴地迎了上去:“孩子,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小螳螂说:“妈妈……我什么也没有学到,还是跟您学习捕虫吧!”
  妈妈听了儿子的诉说后,并没有责备小螳螂,而是说:“这样也好,你要是成了捕虫能手,也会很有出息的!”
从此,小螳螂专心跟妈妈学习捕虫,终于成为一名捕虫能手,他在生活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
【名著简介】
童话是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好朋友。孩子是离不开童话的。孩子在,必有童话在。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往往通过大胆的想象,借助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编织奇幻的故事,通过曲折的情节的反应生活,借助生动的形象和美妙的事故事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理解人性,学会做人。
《中国童话故事百篇》精选了一百篇中国童话故事,这些中国童话故事,包括笨狼上学、笨狼进城、半小时爸爸,冰孩儿、白云宫和星星城堡的故事、草地上的罐头、大老虎找吃的、大肚子蝈蝈、大熊逃呀逃、黛翎公主、带箭的朋友,荡秋千的小猴等,以孩子最喜欢的动物为主角,演绎着各种精妙的故事,通过写动物怎么上学、怎么学艺、怎么打交道、怎么交朋友、怎么讲诚信、怎么认识事物等,通过光怪离奇的童话世界,我们体会别样的风情,明白做人的道理。告诉。选取了世界上有人类开始,就有了孩子,也就有了语言。有孩子,有语言,就有了童话。一个孩子,离开母亲身体,来到这世界。他所看到的这个世界,是一个童话的世界。
【学科知识】
螳螂
螳螂又叫刀螂,肉食性昆虫,是果树和植物害虫的天敌。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修女,所以又称祷告虫。
螳螂在昆虫世界体型中等偏大,身体为长条形,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末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头呈三角形,能灵活转动,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前足用来捕捉小昆虫,中、后足用来步行,各部分分工协作。
螳螂是肉食性昆虫,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种类还能不时攻击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动物。螳螂有保护色,有的并有拟态,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动作灵敏,捕食时所用时间仅有0.01秒。它只吃活虫,以有刺的前足牢牢钳食它的猎物。受惊时,振翅沙沙作响,同时显露鲜明的警戒色。常见于植丛中而非地面上,体形可像绿叶或褐色枯叶、细枝、地衣、鲜花或蚂蚁。依靠拟态不但可躲过天敌,而且在接近或等候猎物时不易被发觉。
在觅食的时候,螳螂往往会潜伏在草丛中,并且除了头和胸之外,其他的身体部位都不会移动,这样的话,就不会惊动其他的猎物。螳螂和青蛙一样,对静止的物体没有什么反应,它们在捕食的时候,只会对移动的物体产生反应,并慢慢地注视自己的猎物,等到猎物在自己能够捕捉到的范围之内的时候,就会迅速将猎物钳住。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有细致的观察和描写。
【阅读练习】
1.小螳螂为什么要去学艺呢?它是怎么确定自己的目标的?
2.小螳螂学了哪些手艺?结果如何?
3.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感想。
【作文技巧】
如何写好学习过程
我们一直在学习中,学习是我们适应社会的主要任务,活到老学到老。写作和学习密不可分,我们所写的内容都来自观察和学习,学科作文倡导在学习中作文,把学习过程写下来,把学习内容写下来,把学习感受写下来。《小螳螂学艺》就是这样一篇写学习过程的童话,我们跟着这篇童话来学习如何记录学习生活。
1.写清学习的原因,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是学习的动力所在,也是叙事的基础,每件事的发展都有一个开头,都有原因的。小螳螂长得很威武,所以很骄傲,妈妈觉得这样不好,想让小螳螂去学习,这就有了小螳螂的学艺之路。交代原因,写清为什么学艺,这是写好学习过程的第一步。
2.写清学习过程。学习包含很多环节,经历很过历程,一步步如何发展的,要写清楚。小螳螂学艺,一开始认为自己有两把大刀,想学习武术,学习武术,失败了;接着学习木工,锯木板,还是失败了,最后跟着妈妈学习捕虫,成为捕虫能手,过程很清楚。
3.突出学习困难。学习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困难的,没有困难也就没有学习,正是克服困难才获得新的提升。小螳螂学武,结果被猴先生戏弄,发现自己不适合学武,以前谁也看不起,现在发现不是这样,开始会反省自己了,这就是学习,最后小螳螂成为捕虫能手,就是经过一步步的失败,克服一个个困难而达成目标的。
4.交代学习结果。学习之后到底有什么收获,获得什么认识,达到什么水平,要有个接待。学了惯性定理,知道在生活中理解各种教学惯性定理现象,学习比喻,知道如何运用,学了思品如何对待挫折,怎么认识的,要有一个交代。小螳螂最后成为学习捕虫能手,和文章开头形成呼应。
【我要尝试】
请围绕着一次学习的经历写一篇文章,写清学习过程,突出学习困难,交代学习结果。
【教材链接】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园地七 编童话故事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园地八 自由作文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五册:我的食物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可能性
小螳螂学艺
1.小螳螂为什么要去学艺呢?它是怎么确定自己的目标的?
2.小螳螂学了哪些手艺?结果如何?
3.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感想。
参考答案
1.小螳螂想做一个有出息的人,想做一个英雄,学艺的目标就是打败别人。
2.小螳螂先后学了武艺、木匠、捕虫。结果前两样都没有学会,只有捕虫很在行。
3.文章告诉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学习,不要好高骛远,认为自己了不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