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课件36张PPT+教学设计+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课件36张PPT+教学设计+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8.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教学设计
课题 8.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法治观念: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健康人格:理解个人国家的关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责任意识: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重点 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难点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只有国家繁荣昌盛,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生长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我们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日趋复杂,维护国家安全越来越重要。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第一节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思考问题 导入本节内容,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讲授新课 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P86-90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什么是国家利益?有何重要性?2、国家利益涉及哪些领域?包括哪些内容?3、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哪些内容?4、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三、师生合作探究(一) 认识国家利益探究一:运用经验你如何理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里了”这句话?点拨: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②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使我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人民利益必然失去保障,所以说“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探究二:阅读感悟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 这句朴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话语,表达了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②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他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探究三:知识探究 对伟大祖国应有的情感是什么?点拨:①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②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他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探究四:探究分享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点拨:① “国”字的原创形态直接告诉我们:国家就是武力守卫的一方疆域。②国家的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疆域与国防,就是离不开领土与主权,没有自己的领土,我们就没有赖以生存的基本空间;③没有强大国防,就无法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无法护。探究五:探究分享上述举措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点拨:①成立三沙市有利于中国政府对南海地区实行有效的管辖。②保护莫高窟对于研究历史文化、保存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意义。③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对于稳定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④保卫祖国领空对于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六:知识探究探究七:播放视频《习近平: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习近平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谁要是在一个中国问题上做文章,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不答应。②国家最根本的利益是国家核心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相关;③坚决维护和捍卫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的核心利益,这是国家和政府的天职, 也是每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探究八:知识探究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哪些内容?点拨: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二)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探究一:探究分享(1)在新的一年你的愿望是什么?(2)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点拨:我希望假期可以外出旅游,欣赏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①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 ②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国家利益得到维护,个人的愿望才有可能实现。探究二:知识探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点拨:①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③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探究三:阅读感悟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个人的命运始终是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次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近代社会,积贫积弱的中国不能给国民以切实的保护,国民的利益屡屡受到侵害,八国联军在中国的暴行只是众多类似事件中的一个。③只有国家强大,才能维护国民的利益,只有国家强大,个人才有尊尊严。我们要树立危机意识,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探究四:知识探究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点拨:①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②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③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探究五:播放视频《一切为了人民 为了人民的一切》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一切为了人民幸福就是我们党最大的执政责任和追求。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②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写在自己奋斗的旗帜上。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③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探究六:知识探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点拨:①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探究七:知识归纳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什么?点拨:①人民利益离不开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探究八:知识归纳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①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②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学生读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当堂达标 见课时训练 认真做题,同桌互改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对伟大祖国应有的情感和国家利益的含义、内容;懂得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 归纳知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这段歌词反映了( )
①国家的发展为个人成长提供良好条件 ②个人要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③为了国家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有一种安全叫祖国接你回家。”2023年4月29日,343名自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平安回到祖国怀抱。脱险的激动、回家的温暖,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都浓缩成一句“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这让我们感受到( )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②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完全一致 ④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启示我们( )
①国家利益就是人民利益 ②国家利益是所有个人利益的总和 ③没有国家利益就没有个人利益 ④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 )
①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②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③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④要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5.习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在历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从水深火热到太平盛世,这个腾飞的过程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贡献。现在,中国正在向着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奋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这告诉我们( )
①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②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③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应放弃个人利益 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民至上”这一执政理念,这说明在我国( )
①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③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④个人利益要高于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选项中能直接体现出“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的是( )
①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铁事业,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②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保护环境,使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③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人民群众幸福感更充实
④我国载人航天、探月探火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家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国是个体最大的依靠。家给我温暖,国给我力量,无数华夏儿女带着家国同构的使命意识撑起家、建设国,在人生的漫漫奋斗中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难以兼顾 ②只有牺牲个人利益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④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一篇题为《没有了祖国你将什么都不是》的帖文在网上广为传播。文中说,任何时期的社会动荡最受伤害的就是老百姓,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才是每个公民要形成的共识。这一观点引发网友支持和共鸣。这是因为( )
①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一致的 ②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③在我国,国家和人民是命运共同体,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 ④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2022年国庆档热播电影《万里归途》,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讲述中国外交官带领中国同胞历尽艰险撤侨的故事。对此,你的感悟是( )
①国家利益就是个人利益 ②只有牺牲个人利益,才能实现国家利益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 ④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习近平主席强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 )
①国家主权、国家安全 ②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③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2.“这个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中国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以下对“转折”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②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器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1948年,钱伟长获得一个重返美国工作的机会,面对签证申请表上“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一栏,他毫不犹豫地填上了“否”,放弃了赴美机会。钱伟长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时会发生矛盾 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视当时的情况做决定
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 ④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三句名言体现了( )
A.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B.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C.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
D.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15.2022年4月,我们纪念缅怀卫国戍边英雄烈土。大家纷纷表示,决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决不会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人们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是因为( )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保证 ②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称霸世界的必然要求 ④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分析说明题
16.材料一 众所周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底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这一蕴涵着中华民族最高国家利益的价值取向。
材料二 习近平同志关于国家利益铿锵有力的论述,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面对国家大义、民族大业、人民利益时作出的庄严承诺。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爱。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将国家与民族的崇高利益置于心中。
(1)根据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2)习近平指出:“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7.学习“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一课时后,某校八(1)班道德与法治课外学习兴趣小组正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国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的文章指出,1月21日中方宣布对在涉华问题上严重侵犯中国主权、负有主要责任的28名人员实施制載,包括特朗普政府中的蓬佩奥、纳瓦罗、奥布莱恩等。台湾、涉港、涉藏、涉疆等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中方核心利益,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任何国家和势力都不要指望中国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任何人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盈的苦果。我们多次说过,那些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人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1)“中国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这是为什么?
(2)国家利益与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理解。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B 6.A 7.A 8.B 9.C 10.D
11.C 12.C 13.C 14.C 15.D
16.(1)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2)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17.(1)①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它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②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2)①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②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3)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②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③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
第一节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新知导入
只有国家繁荣昌盛,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生长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我们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日趋复杂,维护国家安全越来越重要。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
道德修养:
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法治观念: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健康人格:
理解个人国家的关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责任意识:
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教学难点: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01
什么是国家利益?有何重要性?
02
国家利益涉及哪些领域?包括哪些内容?
03
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04
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目录
CONTENTS
自学导航
0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一、认识国家利益
你如何理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里了”这句话?
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
②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使我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人民利益必然失去保障,所以说“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运用经验
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邓小平的爱国情怀
① 这句朴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话语,表达了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②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他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阅读感悟
对伟大祖国应有的情感是什么?
①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②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他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知识探究
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① “国”字的原创形态直接告诉我们:国家就是武力守卫的一方疆域。
②国家的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疆域与国防,就是离不开领土与主权,没有自己的领土,我们就没有赖以生存的基本空间;
③没有强大国防,就无法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无法护。
探究分享
“国”字的构成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它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上述举措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探究分享
①成立三沙市有利于中国政府对南海地区实行有效的管辖。
②保护莫高窟对于研究历史文化、保存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意义。
③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对于稳定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④保卫祖国领空对于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国家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不存在,国家就难以生存和发展。
国家利益涉及哪些领域?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知识探究
包括保护国家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政治制度稳定、防范外部威胁和内部安全挑战等方面。
安全利益
包括维护主权完整;维护中国的人权利益;建立合理的世界秩序。
政治利益
包括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保护国家财富和资源、确保国家贸易平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
经济利益
包括提高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道德观念;恢复尊重知识的传统;增强中国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利益
视频探究
习近平: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
①习近平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谁要是在一个中国问题上做文章,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不答应。
②国家最根本的利益是国家核心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相关;
③坚决维护和捍卫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的核心利益,这是国家和政府的天职, 也是每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给我们什么启示?
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知识探究

二、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1)在新的一年你的愿望是什么?
我希望假期可以外出旅游,欣赏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2)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①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
②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国家利益得到维护,个人的愿望才有可能实现。
探究分享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①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
③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知识探究
阅读感悟
①个人的命运始终是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次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近代社会,积贫积弱的中国不能给国民以切实的保护,国民的利益屡屡受到侵害,八国联军在中国的暴行只是众多类似事件中的一个。
③只有国家强大,才能维护国民的利益,只有国家强大,个人才有尊尊严。我们要树立危机意识,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②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
③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
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
知识探究
一切为了人民 为了人民的一切
视频探究
①一切为了人民幸福就是我们党最大的执政责任和追求。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②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写在自己奋斗的旗帜上。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③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①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
知识探究
①人民利益离不开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什么?
知识归纳
①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②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
知识归纳

三、课堂总结训练
核心金句
1、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他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2、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3、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4、人民利益离不开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5、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6、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7、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知识总结
1、“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这段歌词反映了( )
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③个人要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④国家利益是每个人的具体利益之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课堂练习
2、俄乌冲突已使1400万乌克兰人沦为难民。冬季的严寒和能源短缺,让乌克兰难民的生存更加困难,联合国表示目前乌克兰国内外的难民已经达到1400万人,急需更多国际人道援助。这不能说明( )
①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可以完全等同
②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③保障了国家利益,也就实现了所有人的个人利益
④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课堂练习
3、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 )
①社会繁荣,国富民强
②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③国家主权、国家安全
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课堂练习
4、在张伟丽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为支撑。她深知,没有祖国的支持和培养,她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因此,她一直努力为祖国争光,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坚强和勇气。这说明( )
①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完全一致
③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④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A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对伟大祖国应有的情感
什么是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的内容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板书设计
认识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作业布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统计,在海外的中国人已经超过四千万。历史已经证明,海外华人的个人前途和命运以及生存状态,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一个强大的中国使他们感受到身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自豪。每一位海外华人从内心深处都期盼着祖国能长期稳定,逐步走向新的繁荣昌盛。海外侨胞也将时刻关心关注祖国的命运,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全世界的中华儿女一起,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1)海外华人对伟大祖国怀有怎样的情感?
(2)国家利益指的是什么?它有何重要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材料中画线句子进行解读。
参考答案
(1)海外华人对伟大祖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2)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它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3)①在我国,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两者相辅相成。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