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城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滚动练(四)七年级社会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城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滚动练(四)七年级社会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社会法治滚动练4
(内容涉及七年级中国历史三、四单元)
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3分)
1.“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这反映了秦王嬴政( )
A.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C.平定各地农民起义 D.恢复周朝统治秩序
2.汉武帝对“秦制”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地方制度上的“继承”和思想统一上的“创新”分别表现在( )
A.推行郡县制和“独尊儒术” B.颁行“推恩令”和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C.实行分封制和焚书坑儒 D.实行郡县制和奉行“无为而治”
3.为了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南北的水运交通,秦人( )
A.修建都江堰 B.修筑长城 C.开凿灵渠 D.开通大运河
4.下列对陈胜、吴广起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起义爆发在战国末年 B.在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
C.推翻了秦的残暴统治 D.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5.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高祖吸取秦朝灭亡教训而采取的政策是( )
A.勤俭治国 B.休养生息 C.严刑峻法 D.释放奴婢
6.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中国的丝绸转运欧洲 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
7.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而设置的官职是
A.御史大夫 B.新疆都护 C.伊犁将军 D.西域都护
8.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9.小明同学去河南省南阳市的著名景点——“医圣祠”参观,他看到祠中陈列的代表性著作应是( )
A.《道德经》 B.《论语》
C.《史记》 D.《伤寒杂病论》
10.鲁迅先生曾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关于《史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 B.由史学家司马光所著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11.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莫定基础和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长平之战 官渡之战 B.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C.赤壁之战 吴国的建立 D.赤壁之战 曹丕建立魏国
12.与典故“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东山再起”有关的著名战役,其重要历史影响是( )
A.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B.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C.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莫定了基础 D.出现了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13.“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 )
A.地方建立县制 B.实施汉化政策 C.创立科举制度 D.册封鲜卑贵族
14.“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辞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是( )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下面图片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
C.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D.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16.今浙江省的乌镇(如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
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 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
17.“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
A.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B.在当时,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潍坊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
18.如图中的历史人物被后人称为“书圣”,他集书法之大成,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该图中的作品反映了他使用的哪种书法字体(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1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中“南朝”包括( )
A.魏、蜀、吴、西晋 B.晋、宋、齐、梁
C.齐、梁、陈、北魏 D.宋、齐、梁、陈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战 B.政权分裂与社会的倒退
C.民族大融合与逐步走向统一 D.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二、非选择题(40分)
21.某班拟举办一场主题为“寻梦丝绸之路”的专题展,展览分为四个展区,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展区的布置。(18分)
【展区一:地理篇】材料一 丝绸之路路线图。
(1)材料一中的①和②分别代表什么地方 由①→②的商队携带的商品有哪些 返回到①带回了什么 (各举两例)(8分)
【展区二:人物篇】
材料二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还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2)你认为谁最有资格获得开通丝绸之路最大贡献奖 (2分)
【展区三:文物篇】
(3)上图是同学们搜集的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文物图片,它们反映了丝绸之路怎样的作用 (4分)
【展区四:影响篇】
材料三 张骞通西域以后,西域地区的……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物。
(4)依据材料三指出,西域物产传入中原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 请写出西汉朝廷设置的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4分)
22.有人说,故土难离,可中国古代史上人口迁徙却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传承和经典,在历朝各代基本存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历史纪年表。 材料二 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社会现象。
材料三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江准以南,无饿冻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贷殖列传》
材料四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般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材料五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漁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1)材料一中,A处、C处一一对应的朝代分别是什么 B处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哪一政权 (4分)
(2)材料二中,图3反映的人口迁移方向有哪几种 (4分)
(3)材料三所描述的江南地区,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 (2分)
(4)材料四中,反映了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 图2中,反映南方经济发展的原
因是什么呢 (4分)
(5)材料五所描述的江南地区,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 (4分)
(6)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哪些特征 (4分)
七年级社会法治滚动练4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40分)
21.某班拟举办一场主题为“寻梦丝绸之路”的专题展,展览分为四个展区,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展区的布置。(18分)
(1)材料一中的①和②分别代表什么地方 由①→②的商队携带的商品有哪些 返回到①带回了什么 (各举两例)(8分)
你认为谁最有资格获得开通丝绸之路最大贡献奖 (2分)
(3)右图是同学们搜集的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文物图片,它们反映了丝绸之路怎样的作用 (4分)
(4)依据材料三指出,西域物产传入中原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 请写出西汉朝廷设置的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4分)
22.有人说,故土难离,可中国古代史上人口迁徙却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传承和经典,在历朝各代基本存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1)材料一中,A处、C处一一对应的朝代分别是什么 B处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哪一政权 (4分)
(2)材料二中,图3反映的人口迁移方向有哪几种 (4分)
(3)材料三所描述的江南地区,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 (2分)
(4)材料四中,反映了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 图2中,反映南方经济发展的原
因是什么呢 (4分)
(5)材料五所描述的江南地区,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 (4分)
(6)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哪些特征 (4分)
七年级社会法治滚动练4(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B B B D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C C A A D D C
二、非选择题(40分)
21(18分)
(1)①长安;②大秦。丝绸,漆器;核桃、葡萄、石榴、宝石(任两例) (8分)
(2)张骞。 (2分)
(3)反映了丝绸之路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4分)
(4)丰富了中原人民的饮食结构和物品品种。西域都护府。(4分)
22.(22分)
(1)A处:西晋;C处:东晋。B处:十六国时期。前秦。(4分)
(2)内迁中原和南迁江南。(4分)
(3)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言之有理即可) (2分)
(4)江南地区社会安定。北方人口的南迁为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4分)
(5)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4分)
(6)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融,江南地区得到开发。(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