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荷花淀》导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荷花淀》导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荷花淀》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传神的人物对话、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写法。
2、鉴赏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3、了解白洋淀人们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1、鉴赏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2、了解白洋淀人们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知识链接】
关于作者: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显示出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又称“白洋淀派”。
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散文集《津门小集》等。
二、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划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孙犁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预习检测】
一、单音识记
吮了一下( ) 梭鱼( ) 缠绞( )
泅水( ) 凫水( ) 吆喝( )
二、简要概述全文情节
【课堂探究】
文本初读
1.给全文三部分拟小标题,并指出它们各属于小说故事情节的哪个阶段
文本研读
1.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部分。关注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水生嫂的人物形象。
反复品读文中其他的对话部分,揣摩水生眼中的女人是怎样的?
重读全文,关注人物的言行描写,在追逐丈夫的过程中妇女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4.本文的对话描写有何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课堂作业】
完成一线精练相关内容
《荷花淀》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传神的人物对话、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写法。
2、鉴赏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3、了解白洋淀人们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1、鉴赏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2、了解白洋淀人们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知识链接】
关于作者: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显示出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又称“白洋淀派”。
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散文集《津门小集》等。
二、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划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孙犁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预习检测】
一、 找出文章当中的三处自然环境的描写。
【课堂探究】
一、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白洋淀夜景图”的作用。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午间淀上风光”的作用。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淀上风光”的作用。
讨论:用这样的诗情画意来表现残酷的战争主题是否恰当?
【课堂作业】
完成金版新学案课时作业相关内容
《荷花淀》第一课时答案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传神的人物对话、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写法。
2、鉴赏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3、了解白洋淀人们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1、鉴赏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2、了解白洋淀人们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知识链接】
关于作者: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显示出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又称“白洋淀派”。
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散文集《津门小集》等。
二、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划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孙犁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预习检测】
一、单音识记
吮了一下(shǔn ) 梭鱼( suō ) 缠绞( jiǎo )
泅水( qiú ) 凫水( fú ) 吆喝( yāo )
二、简要概述全文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课堂探究】
文本初读
1.给全文三部分拟小标题,并指出它们各属于小说故事情节的哪个阶段
(1-31)开端:夫妻话别
(32-61)发展:探夫遇敌
(62-85)高潮、结局:助夫杀敌
文本研读
1.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部分。关注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水生嫂的人物形象。
一个体贴温柔、吃苦耐劳、心思细腻敏感、坚强隐忍、深明大义的水乡青年女性的形象,感受到抗日根据地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儿女情怀。
反复品读文中其他的对话部分,揣摩水生眼中的女人是怎样的?
能吃苦耐劳,照顾好一家老少
十分宽容,无条件支持丈夫的一切选择
识大体,在集体利益面前选择放弃个人利益
积极进取,不断要求自己进步
重读全文,关注人物的言行描写,在追逐丈夫的过程中妇女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因为她们勇敢的“出走”她们的生命格局被打开了。出走,就是不再固步自封,就是打破环境和身份角色的局限,去做一些对自己有挑战性的事情,让自己接受新思想、新事物。
水生嫂们生活在全民抗战时期,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根据地,妇女解放已经开始深入人心,所以水生嫂能从一个贤惠、温顺的农村妇女成长为一个抗战战士。
4.本文的对话描写有何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特点:文中的对话描写简洁朴素,生动传神,符合人物身份和心理,使人读后“如见其人”。
作用:①深入细致地刻画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
②揭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展开并推动情节发展。
③注重表现人物发展变化的思想性格,深化小说的主题。
【课堂作业】
完成一线精练相关内容
《荷花淀》第二课时答案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传神的人物对话、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写法。
2、鉴赏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3、了解白洋淀人们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1、鉴赏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2、了解白洋淀人们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知识链接】
关于作者: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显示出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又称“白洋淀派”。
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散文集《津门小集》等。
二、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划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孙犁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预习检测】
一、 找出文章当中的三处自然环境的描写。
1.白洋淀夜景图(1、3节)
2.午间淀上风光(40节)
3.淀上风光(61节)
【课堂探究】
一、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白洋淀夜景图”的作用。
作用:
①环境: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引出了主要人物——水生嫂;营造了一种清新欢愉的宁静气氛。
②人物: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善良温顺的形象;
③情节:充分展示了荷花淀的美丽富饶和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为后文水生嫂毅然送夫参军、组织队伍、参加战斗等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午间淀上风光”的作用。
作用:
①烘托人物心情开始由忧变喜
②同时“水面没有一只船”又暗示情况异常,为鬼子追她们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淀上风光”的作用。
作者运用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像“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像“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
①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体现内容)
②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暗示情节)
③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人物内心、形象)
④洋溢着歌颂根据地人民反抗侵略的思想感情(主旨)
讨论:用这样的诗情画意来表现残酷的战争主题是否恰当?
恰当:虽然作品所反映的年代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是从文中我们并不会看到残垣断壁、硝烟烈火、血污伤痕,我们看到的是明月清风湖水稻秧等,一派清新美好的乡村风光。
这是由作品的主题决定的——孙犁不想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来表现革命英雄主义、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要通过展现人物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着重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不恰当:从一个有影响的作家出发,最应该做的,就是真实地记录下那段历史。用自己的深切体验来告诉后代,我们这个民族走到今天不容易,我们曾经遭受过巨大的蹂躏,我们应该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我们应该努力奋斗为这个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作家, 既然你想告诉大家战争是怎么回事, 那么,应该从真实的角度出发,而不应该有意地将它诗意化,从而给广大读者造成一种战争是美好的的误解。
【课堂作业】
完成金版新学案课时作业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