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细胞是生命的单位检测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1(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细胞是生命的单位检测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1(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1细胞是生命的单位检测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1(文字版 | 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
1.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2.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未涉及到病毒和原核生物
B.将人类对生物体的研究带进了微观领域
C.揭示了细胞统一性,但没有肯定细胞之间的差异性
D.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看到了细胞,是细胞学说创立的倡导者
3.根据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以及已有的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经验判断,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再取材料
B.欲将位于视野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下方移动
C.换上高倍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而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
D.在观察颜色较深的材料时,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应适当调暗
4.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显微镜对光时,应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若低倍镜下视野中有一污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污物均不动,则污物在物镜上
C.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时,应使用平面镜和较小的光圈,适当将视野亮度调暗些
D.若实物为“上” 字,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下”字
5.细胞学说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C.细胞之间的差异性 D.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6.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14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36个 B.3个 C.12个 D.9个
7.细胞学说揭示了 ( )
A.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的多样性 D.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8.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科学家进行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虎克利用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并建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C.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9.图甲中目镜标有10×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图乙中的A是放大160倍时所观察到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图中b是放大640倍后观察到的视野
B.由a转换成b时,需要调节光圈、反光镜以调节亮度
C.b视野右下方的细胞要想移到正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由a转换成b时,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10.细胞学说的建立是生物发展史的里程碑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施莱登运用完全归纳法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C.细胞学说在思想上打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间的壁垒
D.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研究进入微观领域
11.下列哪一项是细胞的产物( )
A.血小板和木纤维 B.植物导管和胞间连丝
C.胃蛋白酶和抗体 D.花粉和胰岛素
12.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其原因是低倍镜视野大,易找到目标
B.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为提高亮度,可增大光圈或换成凹面镜采光
C.要观察低倍镜视野右上角的一个细胞,只要换上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可看清高倍镜的图像
D.显微镜对光时,应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二、多选题
13.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细胞统一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D.细胞内部凝聚着数十亿年基因的继承和改变
1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及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遗传物质,都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C.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也阐明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
D.细胞学说的建立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显微镜的使用
15.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迅速,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B.用高倍物镜替换低倍物镜后,玻片与物镜之间的距离会变小
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时却看不清物像,可微调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
D.平面反光镜聚光作用强,适用于光线较弱的环境
16.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Ⅲ染色后,为观察更清楚,需用低倍镜换高倍镜并调好焦距后,发现视野太暗,此时应( )
A.将反光镜由平面换为凹面
B.将反光镜由凹面换为平面
C.将小光圈换成大光圈
D.将大光圈换成小光圈
三、综合题
17.如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的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
(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的,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对应错误的是_______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2)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 方移动。
(3)若装片上的四个细胞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 个。
(4)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 。
18.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图。
(1)请从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找出与图像③④对应的是:③ ;④ 。
A.目镜10× 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20×
C.目镜10× 物镜4×   D.目镜10× 物镜40×
(2)视野最暗的图象 (填序号),图像太暗则应调节 和 。
(3)选择组合A,目镜10×,物镜10×,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 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 (填“长度”、“面积”、“体积”);若A视野中细胞为160个,则换上D组合,视野中细胞为 个。
(4)运用下列各物镜和目镜的组合进行观察,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
①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②视野最暗的是 。
A.目镜16× 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40×
C.目镜10× 物镜10× D.目镜16× 物镜40×
19.如图所示: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镜头,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的图像。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图中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 (填序号)。
(2)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乙转为图丙,玻片应向 方移动。
(3)从图乙转为图丙,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调节 。
(4)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5)当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128个细胞所充满,当将物镜的放大倍数转换为40×时,视野亮度比原来 ,此时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为 个。
20.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

(1)已知观察该标本时所用的镜头如下图,目镜标有5×和10×,物镜标有10×和40×。

请从上图中找出与图像c、d对应的组合:c: ;d: 。
(2)选择组合②④,则所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为 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 (填“长度”或“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若此时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为160个,则换为②③组合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约为
参考答案:
1.B
2.D
3.B
4.D
5.D
6.D
7.B
8.C
9.C
10.B
11.C
12.C
13.BD
14.AC
15.BC
16.AC
17.(1)C
(2)左下
(3)64
(4)甲和丁
18. D C ③ 大光圈 反光镜(后两空顺序可颠倒) 100 长度 10 C D
19.(1)② ③
(2)右
(3)细准焦螺旋
(4)D
(5) 暗 8
20.(1) ②③ ①④
(2) 100 长度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