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第二课时【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分析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2、能够举例说出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产生的影响。3、能够辩证分析人口问题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理解科学人口观的含义。【目标分析】目标 序号 知识维度 (指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认知水平维度记忆/ 回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价 创造1 事实性知识 √ √2 元认知 √3 程序性知识 √ √ √ √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 :你来选个居住地——人口分布在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中找出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同桌合作,结合人口分布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概括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分析人口稠密区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完成问题1依据已有数学知识,能够利用除法计算枣庄人口密度,知道怎样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完成问题2评价任务二:看世界,忧人口---人口问题观看视频思考,归纳出世界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同桌交流,举例说明不同的人口问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小组讨论:阅读课本94页内容分析总结面对不同的人口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或政策,完成问题3评价任务三:人多为患,人少为患---树立科学的人口观1、小组合作讨论: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解释2、以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为例,分析正确的人口政策是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完成问题4【学习过程】资源与建议本课利用一体机播放课件,主要用到的不同地区的地理景观图,如:撒哈拉沙漠,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以及《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播放世界人口到达80亿人的视频,不同人口问题带来产生的影响图片:住房拥挤,交通堵塞,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图。本节课学习重点是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学习难点是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人口观。本节课的学习流程是:首先在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中图中指出世界哪些地方人口分布稠密哪些地方人口分布稀疏,并说出其所在地;然后通过观看世界第80亿宝宝出生视频,感受世界人口增长。接着观察不同人口问题图片分类归纳人口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最后以小组辩论的形式探究: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树立科学人口观。二、课前预习1、根据学过的数学知识,结合课前给出的枣庄面积4550平方千米、人口总数360万,试着计算枣庄每平方千米人口数?2、根据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试着归纳世界的人口问题有哪些?思考人口过快增长的影响3、阅读课本第94页图文内容,思考日本和印度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各存在哪些不利影响三、课中学习学习任务一:你来选个居住地——人口分布(目标1)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1、找出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展示图片: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指出人口分布的稠密区、稀疏区 2、为什么人口的分布并不均匀,而是有的地区人口分布稠密?有的地区人口分布稀疏?世界人口分布有何特点?人口稠密区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问题1: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有哪些?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 3、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怎样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呢? 问题2:枣庄面积4550平方千米、人口总数360万,计算枣庄每平方千米人口数? 趣味地理——“家”的选择 课本91页活动题,结合景观展示的地理环境,你愿意把家选在哪里,并说出理由 展示图片: 人口分布 在图中指出世界哪些地方人口分布稠密哪些地方人口分布稀疏,并说出其所在地 人口分布稠密区: 人口分布稀疏区: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设计意图:首先利用世界人口分布图让学生先看后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问题2通过数学计算枣庄的人口密度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更加深了学生对人口疏密的理解与认识。趣味地理家的选择环节学生热情高涨,让学生彻底明白: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最适合人类居住。让学生体会地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任务一检测: 1、下列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撒哈拉沙漠 B.热带雨林地区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 A.低纬度南半球内陆地区 B.中高纬度北半球沿海地区 C.中低纬度北半球沿海地区 D.中低纬度南半球内陆地区 3、某市总面积5787平方千米,总人口约451万人。该市的人口密度约为( ) A.96人/平方千米 B.2人/平方千米 C.463人/平方千米 D.780人/平方千米学习任务二:看世界,忧人口---人口问题(目标2)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当今世界人口问题 播放视频:世界第80亿宝宝与人口容量。感受世界人口增长。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除了要满足饮水、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存需求之外,还有教育、医疗、就业等其他方面的需求。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是全球性问题,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造成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社会经济造成很大压力)。 1、当前世界的人口问题最主要表现为: 人口问题还有哪些: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 展示图片: 结合图片说说下图反应了人口的什么问题,造成什么影响 2、 (1)人口过多,增长过快 需要开垦 , 消耗 。设问: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很多的问题,那么是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越慢越好呢? 展示图片 除此之外,人口问题,还表现为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 展示图片: 3、面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不同的国家应该采取怎什么措施 问题3:阅读课本94页图文内容,日本和印度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各存在那些不利影响 (2)人口增长速度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者负增长,就会产生: 、 等问题。 (3)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带来一系列问题: 面对不同的人口问题,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以促使人口增长与: 相适应 , 与 相协调。设计意图:为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人口增长,本节播放了世界第80亿位公民出生的视频,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人在社会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学会辩证的分析与看待人口问题。展示人口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实例图片,增强了学生的实际认识。结合问题3,日本和印度这两个典型国家所面临的不同人口问题以及各自采取的不同人口政策,事实性社会实例的融入,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人口问题对资源环境,对社会的影响,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实际应用的能力。任务二检测: 1、当前世界的人口问题最主要表现为( )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城市化过快 D.劳动力短缺 2、世界人口是指世界(地球)上在某一时刻的人口总和,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住房拥挤、交通拥堵 B.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环境问题 C.就业困难,教育、医疗紧张 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3、世界上,任何国家制定人口政策,都要考虑( ) ①只为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②只为解决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 ③是否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学习任务三:人多为患,人少为患---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目标3)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1、人多好还是人少好? 设问:有的同学说人多劳动力就多也就意味着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但还有同学认为人越多对环境的压力越大同时也会消耗更多的资源,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小组交流,你能否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同时说出原因? 2、教师引导:要想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该如何去做?(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问题4:我国现在也正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放二孩政策、提高退休年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从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上看,你认为什么是科学的人口观 1、师生共同总结: 树立正确人口观,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使人口的增长与 相适应,与 相协调。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辩论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提供理由支撑,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逻辑分析能力,活跃思维。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科学人口观。问题4又回归到我国正面临的人口问题以及目前所采取的人口政策,这一变化正体现了人口政策一定是符合国情的,让学生深刻理解了科学人口观的含义。任务三检测: 1、漫画《撑不住了》说明了 ( ) ①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②人口数量少问题突出 ③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过时了 ④国家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B.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人口增长快慢与我们无关 D.人口增长越快越好【检测与作业】1、(目标1)人口、城市越密集,夜间灯火也越密集、越明亮。如图示意尼罗河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地区夜间灯火(卫星影像),该区域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尼罗河下游河谷的夜间灯火呈条带状分布,其主导因素是( ) A.土壤 B.气候 C.水源 D.地形2、(目标1)文杰同学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在学习了人口分布之后,总结了一段顺口溜,以便于记忆理解:“高纬高山①,沙漠内陆②,雨林湿又③,人们定居难。”以下选项最能反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的是( )A.①旱②寒③热 B.①寒②旱③热 C.①热②旱③寒 D.①寒②热③旱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题目。 3、(目标1)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C.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 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4、(目标2)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这天达到80亿。人口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下列漫画属于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是( )A. B.C. D.5、(目标2)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下列资源中受到压力最大的是( )A.铁矿 B.耕地C.煤炭 D.地热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自己向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储存进去,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用储存的时间兑换,存“时间”兑“养老钱”。目前我国上海、北京、广东、重庆、广西、湖南等省份先后开展时间银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目标2)“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性别结构失衡 B.文化素质差异大C.人口总数庞大 D.人口老龄化7.(目标3)“时间银行”的互助式养老模式,以下国家中可能最需要借鉴的是( )A.泰国 B.德国C.埃塞俄比亚 D.巴基斯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