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1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课程标准】课标摘录对应的核心素养 目标要求 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担当精神——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对应的课程标准 总目标 能够把个人发展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 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对应的学段目标 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 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对应的学习主题及内容要求 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课标解读结合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实施、具体的课标内容,从三方面进行解读学生学什么 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学生怎么学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安全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含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意识,自觉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能树立总体国家安全意识,将爱国主义贯彻到底,能自觉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1.通过阅读分析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通过观看视频,结合个人理解,小组讨论交流。【教材分析】《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和“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两个部分,重在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行为上指导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方法。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引出每个人都应能够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每个人都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已知 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更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广阔,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应知 学生要认识到自己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肩负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通过怎样维护国家安全,增强爱国意识与社会责任感。障碍 对于长期生活在和平与安全环境中的初中生来说,从电视、书籍、网络等途径已经对爱国这一概念有所了解,他们对于国家安全面临的复杂形势缺乏切实感受和必要了解。他们往往认为国家安全是国家安全机关的事,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或者距离自己很遥远。方法 从照片、视频等材料,引发学生对国家安全的思考和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看视频、赏图片,能说出国家安全的重要性。2.通过观看视频、参考课本,归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掌握构建国家安全体系的要求。(对应单元目标 3)3.通过学习本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评价任务】1.阅读材料,理解什么是国家安全。(指向学习目标1,对应单元评价任务 3)2.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用关键词的形式记录,推选代表,班内展示交流。结合个人经历,对比学习前后自己的想法,自觉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指向学习目标2,对应单元评价任务 3)【课程资源】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武器与我国现代化武器对比图片、视频《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任务一:情境分析 活动一:阅读材料,理解什么是国家安全。 材料:我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同时,中力也不希望看到东海局势紧张升级,愿意通过对话协商安养管控和解决问题。 阅读材料,理解什么是国家安全(指向学习目标,对应单元评价任务 3)。任务二:探究分享 活动二: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用关键词的形式记录,推选代表,班内展示交流。结合个人经历,对比学习前后自己的想法,自觉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指向学习目标2,对应单元评价任务 3) 对照视频,思考: 1.总体国家安全观包括哪些内容?(检测目标2) 2.我们应该怎样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检测目标2)课堂小节 我学会了…… 我懂得了…… 我需要提高……板书设计当堂小测1.“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牺牲时不满19岁的陈样榕烈士在日记里写下的战斗口号。中国边防战士用青春、热血与生命戍边卫国,因为( ) A.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的首要工作 B. 维护国家安全要以国土安全为根本 C.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D.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位公民享有的权利 2.外交部部长王毅谈及中国公民海外安全问题时强调:我们时刻关心每一位在海外中国同胞的安危冷暖,对于任何肆意侵害中国公民正当权益的霸凌行径,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将全力维护中国公民的合法权利。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坚持国家安全观应( ) A.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B.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C.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D.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3.小玲作为校报小记者,在学校的国家安全周做了一项小调查。调查显示,70%的受访同学不了解国家安安全体系,仅有15%的受访同学知道“12339” 是国家安全机关全国统一受理举报电话。这反映出( ) ①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②大部分同学维护国家安全意识不强 ③我国还未构建成国家安全体系 ④大部分同学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急待提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 学校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国家安全的知识,计划组织一场“国家安全,关系你我”的宣传活动。假如你是此次活动的宣讲员,可以向大家宣传的内容有( ) ①公民要依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②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政治安全 ③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成年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公民不能实施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5.1992年党的十四大时,“国家安全”一词首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共有4处提到“安全”一词,其中1处为“国家安全”。此后,全国党代会报告提到“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次数逐渐增多。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6次提到“安全”,其中3处为“国家安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14次提到“安全”,其中3处为“国家安全”;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23次提到“安全”,其中5处为“国家安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36次提到“安全”,其中4次是“国家安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55次提到“安全”,其中18处是“国家安全”。 ( 1 )材料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2)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必须构建一个牢固的国家安全体系。 我国的国家安全体系是怎样的 作业布置 作业A:写一份青少年应该怎样承担国家安全责任的倡议书。 作业B:结合实际情况,说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在生活中养成自觉维护国家的习惯?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