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课程标准】
课标摘录
对应的核心素养 目标要求 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关心国家,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对应的课程标准 总目标 能够把个人发展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
对应的学段目标 政治认同: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 责任意识: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
对应的学习主题及 内容要求 法治教育主题内容是认识国家主权的内涵,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知道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内容是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课标解读
结合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实施、具体的课标内容,从三方面进行解读
学生学什么 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学生怎么学
1.归纳理解国家利益的含义和内容 2.掌握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 1.能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能说出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国家利益。 1.通过查询资料,观看影片、图片等,理解感悟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能与同学分享观看影片的感受心得。 2.通过感悟社会生活的所见所闻,能说出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教材分析】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从国家利益入手,引导学生在认识国家利益的同时,认识到在风云变幻的时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是“我们”肩负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已知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于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应知 八年级学生通过本堂课学习应该能感悟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障碍 八年级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社会经验比较欠缺,对国家利益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学生能够认同爱国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但对如何理智合理地在生活中表达爱国情感不太清楚。学生也认同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但是放在具体情境中又不知具体怎么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方法 社会实践,感悟分享,情景探究
【教学目标】
1.通过查询资料,观看影片、图片等方式,理解感悟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能与同学分享观看影片的感受心得,增进对国家利益的认识。
2.通过感悟社会生活的所见所闻,说出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评价任务】
1.结合“国”字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条件。(指向学习目标 1,对应单元评价任务 1)
2.结合生活中关于国家利益的情景,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从两种角度自主分析总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说出国家利益的具体内涵。(指向学习目标 2,对应单元评价任务2)
【课程资源】
假期公共场所实践,课本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
导入 情景导入: 同学们对比照片。由此引出“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任务一:情景体验 活动一:阅读一二·九学生游行事件,结合自身思考,说出对维护国家利益的认识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六千余人举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掀起了抗日教亡的高潮。清华大学教国会在《告全国民众书》中悲愤地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 (1)有人说学生的责任应该是学习,而不是盲目走上街头参与社会运动,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检测目标 1) (2)对待祖国,我们应该有什么情感 (检测目标 1) (3)在你的认识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国家利益?(检测目标 1)
任务二:情景探究 活动二:阅读八国联军的罪行,思考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联系。 结合生活中关于国家利益的情景,从两种角度自主分析总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说出国家利益的具体内涵。(指向学习目标 2,对应单元评价任务2)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八国组成联军,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古老的北京城遭到了空前的摧残和蹂躏。 德军借口有人向驻地抛掷砖瓦,纵火焚烧附近的义学,并焚毁周边百姓的房屋一百多间。一群因为自家的房屋被联军纵火而逃出来的平民百姓,被法军逼进一条死胡同。凶残的法军在胡同口架设机关枪,向胡同内的人群疯狂扫射。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强盗竟然以多杀人为乐事。不少家庭为了免遭侵略军的屠杀和侮辱,举家自焚或服毒自杀。一时之间,北京城尸积如山,哀鸿遍野..... 思考: (1)当时的北京为什么会遭此劫难?(检测目标 2) (2)如今的北京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又如何?(检测目标 2) (3)在你的认识中,你认为该怎样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检测目标 2)
任务三:展示分享 活动三:跟同学讨论一下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联系,结合实际探讨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实现国家利益?(检测目标 2)
课堂小节 通过学习本课: 我学会了…… 我懂得了…… 我需要提高……
板书设计
当堂小测
1.2020年12月1日,圆明园马首铜像结束百年流离,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文物回归维护了国家的( ) A.安全利益 B.政治利益 C.经济利益 D.文化利益 2.下列名言可以用来表达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是( ) A.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D.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这说明( ) ①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 ②国家利益等同于个人利益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相辅相成的 ④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4.材料一:“两弹元勋”邓稼先在接受研制原子弹的任务后对妻子说:“从今以后我的生命就交给了这个工作。家中的事和两个孩子我是不能管了。” 材料二: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邓稼先经常在最危险的环节操作。后来,在一次实验中,他受到核辐射,身患重病,于1986年不幸逝世。 (1)结合以上材料,说说邓稼先是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的。 (2)邓稼先的行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作业布置 作业A:(侧重于基础巩固)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理解。 作业B:(侧重于能力提升)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国家利益,并尝试在社会中实践。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