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沪科+黔科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第21课《活动一:除旧布新大行动》教学设计课题 活动一:除旧布新大行动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三年级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年龄为8-9岁。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对“除旧布新”的概念和意义可能不太清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正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合作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除旧布新”的由来和意义。 2.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方式,培养观察力和布置房间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重点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除旧布新”的由来和意义。难点 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布置房间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过年的日子》。 同学们,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那么,今天,我们开展一次除旧布新大行动,看看怎样来布置房间? 出示课题。 欣赏歌曲 通过歌曲、设疑,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激发学习兴趣,为下步开展活动做好准备。讲授新课 一、参观杨奶奶家杨奶奶家一共有3个房间,分别是厨房、客厅和卧室。基本情况是:厨房里有一扇窗户,有灶台、米桶、水缸,还有冰箱、锅碗瓢盆等。卧室里有床、衣柜、写字台等。客厅里有沙发、电视、空调、鲜花等。杨奶奶希望我们去帮她布置家的时间是星期六的上午。二、确定布置方案1.哪些地方需要布置?怎样布置才能体现过年的气氛?学生1:可以在每扇窗户上贴上我们剪的窗花。学生2:我家里的水仙花开了,很香,可以拿来放在杨奶奶家的矮柜上。学生3:门上贴上春联和福字。学生4:客厅可以布置拉花,增加节日气氛。2.根据杨奶奶家的情况,我们确定了这样的布置方案(1)在每扇窗户上贴上剪好的窗花,以体现过年的气氛。(2)客厅里放置富贵竹和君子兰寓意喜庆高贵 。(3)在门上贴上春联和福字,以表达新年的祝福和愿望。(4)在客厅布置拉花,以增加节日的气氛和装饰效果。三、作准备1.我们讨论了要做的事情,并罗列在纸上。★地板、家具,窗户须打扫干净。★购买或准备布置房间要用到的各种物品。★学习和练习剪窗花。★准备红纸和笔墨写春联和“福”字。 ★准备鲜花,布置房间。2.根据需做的事情,我们列出了要准备的各种物品。所需物品来源准备者打扫类1.擦窗玻璃用的报纸2.笤帚、抹布、水盆。1.家里的废报纸。2.家里清洁工具。张芬、刘敏等。装饰类窗花2.贴在大门,米桶上的“福”字。3.写春联。4.制作拉花,装饰房间。1.动手制作。2.亲自书写。张伟、玛丽等。其他鲜花。2.富贵竹。购买刘辉、王辉等。四、动手布置按约定的时间,我们来到杨奶奶家,开始了除旧布新大行动。第一步:打扫卧室。先扫地,后擦家具和窗户,再拖地。第二步:用抹布、报纸擦玻璃。第三步:用红纸写春联和“福”字。第四步:用彩纸剪窗花和拉花。第五步:窗户、大门、米桶等,贴上窗花、春联、“福”字,室内拉上拉花。第六步:用鲜花、富贵竹装饰房间。瞧,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杨奶奶家焕然一新!出示照片。五、学习单1.对我们布置一新的家,杨奶奶最喜欢的地方是窗花。因为她觉得窗花可能代表着美丽、吉祥和幸福。2.在这次装扮行动中,我们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在符合的选项前打“√”):□事先了解杨奶奶的住房情况。□行动前作了充分准备。□设计好布置方案后,先征得杨奶奶的同意再开始行动。□布置行动有分工、有合作。3.在这次装扮行动中,这些材料是我们自己动手制作的:窗花、春联、福字、拉花等。4.在布置房间时,我们小组是这样分工的:李峰、刘洋等购买红纸、墨水、毛笔。刘红、张伟剪窗花。张辉、李峰等做拉花。王伟、张进等布置房间。六、拓展延伸1.窗花简介?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窗花是农耕文化的特色艺术,农村的生活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特征以及社会的习俗方式,也使这种乡土艺术具有了鲜明的汉族民俗情趣和艺术特色。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现在,在南方只在结婚时才贴,春节时一般不贴了。而在北方贴窗花依然盛行,在河北丰宁,春节期间若谁家未贴窗花,人们就会猜测这个家庭是否出了事。窗花的样式,一般比较自由,除了贴在四角的“角花”和折剪的“团花”之外,其外轮廓都没有什么限制。窗花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以戏曲故事数量较大。窗花在北方较为普遍。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2.春联的来历? 春联起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或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就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春联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此外,春联的起源还与“门神”有关。据传“门神”是唐代宫门贴的两位大将秦琼、尉迟恭,他们能够驱散鬼魅,后来人们就在门上贴上两人的画像作为“门神”,以求辟邪保平安。到了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春联。到了宋代的时候,桃木板就换成了纸质春联,以往的陶福纳所肩负的驱屑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年画,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了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也寄予了在红色春联上的寓意。 参观确定布置方案 准备布置填写学习单 学习拓展延伸 通过参观,引导学生了解杨奶奶家居情况,为布置做准备。 通过确定方案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怎样布置杨奶奶家。 通过准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布置所需的东西及分工。通过动手布置,引导学生了解布置的过程。 通过学习单,引导学生了解杨奶奶布置最满意的地方及分工,从而积累经验。 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窗花及春联的来历, 激发学生布置出满意家居环境。课堂练习 说一说,你对布置房间还有哪些创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完成练习 巩固所学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我们了解杨奶奶的家居情况。 2.我们确定了布置方案。3.我们作准备,动手布置房间。 总结 对本课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板书 活动一:除旧布新大行动 了解杨奶奶家——确定布置方案——作准备、动手布置。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活动一:除旧布新大行动沪科+黔科版 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除旧布新”的由来和意义。2.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方式,培养观察力和布置房间的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新知导入播放歌曲《过年的日子》。新知讲解杨奶奶家一共有3个房间,分别是厨房、客厅和卧室。基本情况是:厨房里有一扇窗户,有灶台、米桶、水缸,还有冰箱、锅碗瓢盆等。卧室里有床、衣柜、写字台等。客厅里有沙发、电视、空调、鲜花等。杨奶奶希望我们去帮她布置家的时间是星期六的上午。参观杨奶奶家新知讲解门上贴上春联和福字。可以在每扇窗户上贴上我们剪的窗花。我家里的水仙花开了,很香,可以拿来放在杨奶奶家的矮柜上。哪些地方需要布置?怎样布置才能体现过年的气氛?客厅可以布置拉花,增加节日气氛。确定布置方案新知讲解根据杨奶奶家的情况,我们确定了这样的布置方案:确定布置方案(1)在每扇窗户上贴上剪好的窗花,以体现过年的气氛。(2)客厅里放置富贵竹和君子兰寓意喜庆高贵 。(3)在门上贴上春联和福字,以表达新年的祝福和愿望。(4)在客厅布置拉花,以增加节日的气氛和装饰效果。新知讲解作准备我们讨论了要做的事情,并罗列在纸上。★地板、家具,窗户须打扫干净。★购买或准备布置房间要用到的各种物品。★学习和练习剪窗花。★准备红纸和笔墨写春联和“福”字。★准备鲜花,布置房间。新知讲解作准备根据需做的事情,我们列出了要准备的各种物品。所需物品 来源 准备者打扫类 1.擦窗玻璃用的报纸2.笤帚、抹布、水盆。 1.家里的废报纸。2.家里清洁工具。 张芬、刘敏等。装饰类 窗花2.贴在大门,米桶上的“福”字。3.写春联。4.制作拉花,装饰房间。 1.动手制作。2.亲自书写。 张伟、玛丽等。其他 1.鲜花。2.富贵竹。 购买 刘辉、王辉等。新知讲解按约定的时间,我们来到杨奶奶家,开始了除旧布新大行动。第一步:打扫卧室。先扫地,后擦家具和窗户,再拖地。第二步:用抹布、报纸擦玻璃。第三步:用红纸写春联和“福”字。第四步:用彩纸剪窗花和拉花。第五步:窗户、大门、米桶等,贴上窗花、春联、“福”字,室内拉上拉花。第六步:用鲜花、富贵竹装饰房间。动手布置新知讲解瞧,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杨奶奶家焕然一新!动手布置新知讲解学习单对我们布置一新的家,杨奶奶最喜欢的地方是窗花。因为她觉得窗花可能代表着美丽、吉祥和幸福。新知讲解学习单在这次装扮行动中,我们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在符合的选项前打“√”):□事先了解杨奶奶的住房情况。□行动前作了充分准备。□设计好布置方案后,先征得杨奶奶的同意再开始行动。□布置行动有分工、有合作。√√√√新知讲解学习单在这次装扮行动中,这些材料是我们自己动手制作的:窗花、春联、福字、拉花等。在布置房间时,我们小组是这样分工的:李峰、刘洋等购买红纸、墨水、毛笔。刘红、张伟剪窗花。张辉、李峰等做拉花。王伟、张进等布置房间。新知讲解窗花简介?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窗花是农耕文化的特色艺术,农村的生活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特征以及社会的习俗方式,也使这种乡土艺术具有了鲜明的汉族民俗情趣和艺术特色。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现在,在南方只在结婚时才贴,春节时一般不贴了。而在北方贴窗花依然盛行,在河北丰宁,春节期间若谁家未贴窗花,人们就会猜测这个家庭是否出了事。拓展延伸新知讲解窗花简介?窗花的样式,一般比较自由,除了贴在四角的“角花”和折剪的“团花”之外,其外轮廓都没有什么限制。窗花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以戏曲故事数量较大。窗花在北方较为普遍。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拓展延伸新知讲解春联的来历?春联起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或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就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春联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拓展延伸新知讲解春联的来历?此外,春联的起源还与“门神”有关。据传“门神”是唐代宫门贴的两位大将秦琼、尉迟恭,他们能够驱散鬼魅,后来人们就在门上贴上两人的画像作为“门神”,以求辟邪保平安。到了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春联。到了宋代的时候,桃木板就换成了纸质春联,以往的陶福纳所肩负的驱屑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年画,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了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也寄予了在红色春联上的寓意。拓展延伸课堂练习说一说,你对布置房间还有哪些创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课堂总结1.我们了解了杨奶奶的家居情况。2.我们确定了布置方案。3.我们作准备,动手布置房间。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活动一:除旧布新大行动了解杨奶奶家——确定布置方案——作准备、动手布置作业布置1. 说一说,把你除旧布新大行动的创意,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一起分享你的设计。2.反思与分享:(1)在除旧布新大行动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和收获?(2)在除旧布新大行动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想法和建议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沪科+黔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上 过年啦 活动一《除旧布新大行动》教案.doc 【沪科+黔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上 过年啦 活动一《除旧布新大行动》课件.pptx 过年的日子.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