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秋七年级期中目标检测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5 ACADB 6—10 CBBAD 11—14 DCCD15.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1) 没有。 (1分) ①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②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③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或: 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3分)(2) ①扬长避短。 ②主动改正缺点。 ③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6分)16.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1) 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6分)(2)小帆“毫无顾忌地结交网友”的想法是错误的。(1分)理由:①网络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的特点。②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要有自我保护意识。③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的朋友,需要慎重。④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但难触摸生活中的真实。⑤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的感受。(任答2点即可,3分)17.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1) 不认同。 (1分) 理由:学习中有辛苦,学习中有快乐,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那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1分)(2) ①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③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④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⑤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⑥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任答3点即可,4分)(3)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6分)7年级历史参考答案1—15:BCCBD DDDBD DCBAC16、(1)制度:禅让制;代表:尧舜禹(答对其中一人均可的)(2)制度:世袭制;朝代:夏朝(3)制度:分封制;作用:(4)说明这些制度的制定符合历史潮流。17、(1) A(2) 铭文1:商鞅变法;铭文2:秦灭六国,统一中国(3) 中华文明的起源:①⑤;动荡与巨变的时代:②④;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③⑥18、(1)制度:分封制。制度:郡县制。(2)措施:统一货币,统一文字。(3)评价: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依据:秦始皇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原因:秦的暴政。表现:沉重的赋税,沉重的徭役和兵役,刑法严苛。19、(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1分)(2)【示例一】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2分)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形成诸侯纷争的局面。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治方面,秦国实行商鞅变法,使国富兵强,为后期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思想上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不同学派,百家争鸣的出现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结论: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在政治、经济、思想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1分)【示例二】观点: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趋势是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2分)论述:西周建立之后,为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实行分封制,建立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形成诸侯纷争的局面,整个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的动荡之中。通过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秦国最终灭掉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2分)结论: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出现战乱分裂的局面,秦灭六国,结束了这一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1分)2023 年秋七年级期中目标检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卷注意事项:姓名: 考号: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道德与法治学科 60 分,历史学科 60 分。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道德与法治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 2023 年 9 月 1 日,我们步入了中学的大门。面对这全新的环境,我们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下列做法能帮助我们尽快调整的是( )①要主动去了解新环境 ②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③只和小学的同学接触 ④把自己“隐藏”起来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面对初中新的学习天地,我们应该A.知难而退,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体育 B.顺其自然,得过且过地生活学习C.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 D.珍惜当下,把所有时间用于学习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下列关于“努力”的名言有( )A.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下图漫画中,我们可以汲取的人生智慧有( )①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②懂得预防网络沉迷③理性面对他人评价 ④学会接纳欣赏自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禾下乘凉追梦去,稻香四海惠苍生”是袁隆平院士一生的梦想,追梦路上,他常说:“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知识是基础,研究需要付出汗水。灵感是思想的火花,还要抓机遇”。 袁隆平院士的言行,启示我们要( )①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知识 ②静待花开,努力提升素养③少年有梦,树立远大理想 ④艰苦奋斗,一定能获得成功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路也漫漫。遥遥其途,心向往之,虽远莫阻。”做更好的自己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寻。为此, 我们要( )①学会欣赏完美的自己 ③坚持努力定能实现梦想 ②学会学习,培养兴趣 ④参与活动,激发潜力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句话告诉我们( )要重视他人评价,理性对待他人评价要正确认识自己,勇于战胜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C.看到别人的缺点是智慧的,认识自己的优点是聪明的D.正确认识自己就能塑造完美的自我在某初中校园里,脑瘫女孩婷婷是不幸的,然而幸运的是,多年来,同学王燕媚、严梓玲一直坚持做她的“拐杖”,让她重拾对未来的信心。这说明( )A.朋友能够帮助我们战胜一切困难 B.朋友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C.我们要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 D.我们的言谈举止和性格特点都受朋友影响小福和小闽是一对好朋友。小福英语成绩好,小闽数学成绩棒,他们两人经常给对方补习功课。期末考试的时候,两人的各科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说明( )①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需要我们共同分享,相互分担②要与学习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交友③交友就是为了利用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④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据统计,截至 2022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10.5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74.4%,越来越多人喜欢通过网络结实新朋友。对待网上认识的朋友,我们应该( )①学会保护自己②将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都告诉新交的网友③要真诚交往,把自己的真实信息告诉网友④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小虎和小李是好朋友,小虎的许多秘密只告诉了小李一个人。但有一天,小虎发现,小李将他的秘密告诉给班里许多人,为此小虎非常伤心。小李的做法( )A.正确。这对外向开朗的人没有伤害性 B.错误。朋友之间不应该分享秘密C.正确。在班级分享信息是司空见惯的 D.错误。要尊重朋友,为朋友保守秘密2022 年北京冬奥会,来自同场竞技对手的“神仙友谊”让很多人破防。在赛场上,运动员们奋力冲刺;赛场之外,对手之间相拥庆祝、俯身宽慰、真诚互动……一次次包含着竞争、爱与友情的拥抱,充分展现了运动员彼此之间超越胜负的友谊。这启示我们( )A.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坦然接受友谊的淡出B.朋友间应坦诚相待,毫无保留给予对方支持C.友谊不分国界,是我们成长中宝贵的精神财富D.在竞争中,我们要坦然接受朋友的成就并欣赏自己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诗句中反映友谊的是( )①寒当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④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我和小美在生活中是好朋友,在学习上是竞争对手。这次学校要在班级选一位优秀班干部,我俩都报名竞选。结果我被选中,她落选了。现在小美不和我说话了。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朋友只能相互合作,不能相互竞争 ②竞争并不伤害友谊,要正确对待竞争③在合作中帮助朋友,在竞争中放弃朋友 ④要在竞争中坦然接受朋友的成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共 3 大题,共 32 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 分)材料一:为了帮助升人初中的新同学正确全面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充分发掘潜能,树立自我新形象,某校七(6)班组织了一次“我的成长过程”主题班会。如果你是该班的学生,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二:小英擅长体育,在校运动会上为班级夺得很多荣誉,却总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整天愁眉苦脸。她有没有正确认识自己 那你是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的 (4 分)怎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向大家证明自己是最棒的 清你给大家出谋划策。(6 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 分)材料一:即将毕业的小帆,经父母同意,开通了自己的微信账号。他将朋友分成“同学旧时光” 与“网友新时空”两组。【同学旧时光】和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就要分别了,小帆很不舍,希望毕业后依然能和大家保持友谊。而对于那些和自己有过争执,甚至是相互伤害的同学,也能彼此谅解。【网友新时空】面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小帆想利用微信这个交往新通道,毫无顾忌地结交网友,拓展朋友圈。材料二:当前,网络交友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热衷的交友方式,但网络世界宛如戴着面具的舞会,你看不到我,我见不着你,间络信息真假难辩,生活中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的现象时有发生。珍惜同学旧时光,呵护初中阶段的友谊,小帆应该怎么做 (6 分)拓展网友新时空,请你对小帆“毫无顾忌地结交网友”的想法进行简要评析。(4 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 分)材料一:放学路上,小江在向自己的好朋友小海倾吐心声:“真累啊,上学怎么这么苦啊!数学课听不懂,英语单词背不来,作业一大堆,抄都抄不完。”“是啊!”小海接着说,“班主任还总是找咱们麻烦;补作业,请家长。哎!在学校没有快乐,只有到网吧才能体会到什么是快乐,都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 ”材料二:小华在小学时,是个成绩很好的学生,可是进入初中后,随着科目增多,小华感到时间不够用,成绩也有很大的下滑,他父母很着急,小华也是忧心忡忡。小江觉得学习只有苦,你认同这种想法吗 为什么 (2 分)小江的言行体现了他缺乏梦想的指引,请你从梦想的角度写一份劝说提纲来帮助他体会到学习的快乐。(4 分)面对材料二中忧心仲仲的小华,你准备怎样劝导他学会学习 (6 分)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从下图可以看出( )A . 劳动改变人类B.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的C.人类懂得爱美D.人类是由猩猩进化而来的遗址和遗迹是我们研究历史最宝贵的资料。半坡遗址出土了盛粟的陶罐,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谷和稻叶堆积。这些考古发现最能证明( )A.黄河流域是水稻的最早起源地 B.长江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C.我国原始农业迅速兴起和发展 D.半坡人的制陶技术比河姆渡人高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发展史。中国的农业起源于距今 10000 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由“穴居”时代步入“定居”时代。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①种植粟和水稻 ②饲养猪狗等家畜③原始聚落的出现 ④火的使用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亲爱的同学,你看过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大片《2012》吗?影片中展现了在世界末日来临之际,是中国人制造的巨型诺亚方舟将世界拯救。我们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造船技术。下列各项 是“人文初祖”黄帝发明的有( )① 造房屋 ② 造船 ③ 造 车子 ④ 发明文字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 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C. 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 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的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个学派学者们在此互相争辩、交流与吸收。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A.诸侯争霸 B.秦并天下 C.闭关锁国 D.百家争鸣《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A.度量衡的标准规范 B.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治大国若烹小鲜”是《道德经》中的名句,“烹小鲜”意指不可搅动太繁,否则鱼肉易碎,治国也不可政令繁苛多变。它体现的治国理念是( )A.以德治国 B.以法治国 C.仁政治国 D.无为而治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建立郡县制 B.根据军功大小受爵位和田宅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国家承认土地私有观察下图四方秦朝印文,联系我们讲过的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①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 ②秦朝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中央官制③秦朝在地方设置郡县 ④秦朝确立了皇帝制度A .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 ①② D. ①②③④秦朝某中央官员除了整理大臣的奏章外,还要负责对违法乱纪官员进行明查暗访。则该官员 的职务最有可能是( )A.太尉 B.郡守 C.丞相 D.御史大夫下表内容说明秦朝( )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郡名 辖区陇西郡 上封县、冀县、故道县……辽东郡 新昌县、房县、文县……南海郡 番禺县、四会县、博罗县、龙川县A . 设立了中央政权机构 B . 加强了地方权力C . 实行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D . 消除了地域差异如图是位于岷江的都江堰,其鱼嘴的设计可自动将岷江上游的水流按照丰水期“内四外六”,枯水期“内六外四”的比例引入灌区,其工作原理符合“大水走直,小水走弯”的规律。这一设计体现了( )A.岷江水源充沛 B.劳动人民的智慧 C.政府大力支持 D.科学知识的普及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 )A . 四面楚歌 B. 破釜沉舟 C . 围魏救赵 D. 退避三舍《汉书·文帝纪》中记载:”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材料主要体现了文景时期( )A.轻徭薄赋 B.以德化民 C.勤俭治国 D.以农为本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其中 16 题 8 分,17 题 7 分,18 题 9 分,19 题 6 分。)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 分)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通行于天下时,天下是天下人所共有的。选举贤能的人,讲究诚信,重视亲睦,所以人们 不只是爱自己的亲人,不只是把自己的子女看做子女……) ——《礼记.礼运》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哪种政治制度?列举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代表。(写出一例即可)(2 分)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衰微),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出力赚钱)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天子和诸侯都把世袭当做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用城郭、护城河等来维护国家的稳固)……故谋用是作(所以,权谋由此而盛行),而兵(战争)由此起(兴起)。 ——《礼记.礼运》指出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制度是哪种政治制度?这种局面从哪个朝代开始的?(2 分)材料三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史记.封禅书》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哪项政治制度?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3 分)综合上述材料,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变革说明了什么?(1 分)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和解读, 并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加以应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 分)材料一:下图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商鞅方升”,它被连续使用了 120 多年之久,其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有铭文。铭文 1:左壁刻:“十八年(公元前 344 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升。”铭文 2:“廿六年(公元前 221 年),皇帝尽开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隗状)、绾(王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这件商鞅方升属于( )(2 分)A.第一手史料 B.第二手史料请你阅读铭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与这两段铭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2 分) 铭文 1: ;铭文 2:材料二:① ②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圮》 ③良渚遗址:由宫殿区、内城和外 城组成。良渚古城考古发现证实, 距今约 5000 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河南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 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④⑤ ⑥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第三层刻有水陆攻战的图案,左为步战仰攻,右为水陆战争。 陶寺都城遗址:距今 4300-4000 年。学者从遗址所处的位置和存在时间推论,这座大城很有可能是尧都平阳,认为当时的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风鸟纹刺绣:阿尔泰巴泽雷克墓 (今俄罗斯境内)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风鸟纹刺绣,刺绣工艺与中国的传统工艺一样,其中的风鸟形象是楚文化的特色。从材料二中找出能体现以下主题的史料。(写序号,多选、错选不得分)(3 分)中华文明的起源: ; 动荡与巨变的时代: ;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 分)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的一次廷议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史记·秦始皇本纪》据材料一,判断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2 分)材料二:据材料二,说说“秦王扫六合”后,为加强统治,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2 分)材料三: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 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中国史纲》据材料三,指出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 分)材料四: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约 2000 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四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秦亡的原因?它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 分)材料 中国古代史重要事件(部分)时期 事件西周(公元前 1046~前 771 年) 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公元前 770~前 221 年) 诸侯纷争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秦朝(公元前 221~前 207 年)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实行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西汉(公元前 202~公元 9 年) 刘邦建立汉朝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编制上述事件中,哪件事推动了社会转型,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农业逐渐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1 分)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5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年级历史答案.docx 7年级政治答案.docx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