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赤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赤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年秋季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
(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共8页)和答题卡;全卷34小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1—14小题为道德与法治选择题,18—31小题为历史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小学印象模糊,大学印象不深刻,唯独中学在我人生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我后来能做点事情,与在中学时代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的话告诉我们
①中学时代是人生最辉煌、最精彩的时期 ②中学时代是人生学习活动的起点 ③中学时代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④要珍惜中学时光,为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鲁迅年少时看到列强侵略中国,立志拿起文学武器唤醒亿万民众;周恩来十几岁时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愿;邓恩铭16岁写下“男儿立下钢铁志,国计民生焕然新”的诗句……这启示我们
A.少年时代的梦想往往很幼稚 B.个人梦想要和国家命运相连
C.名人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D.个人的梦想都是不断变化的
3.在“编织人生梦想”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梦想
甲:我爸妈辛苦经营着一家小餐馆,等我长大后,想开个大饭店,我上班,让爸妈多休息。 乙: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我长大后想从事幼儿教育方面的工作,用我的爱心浇灌孩子们成长。 丙:我国高铁发展迅速,我喜欢动手,希望未来从事高铁维修方面的工作,成为行业精英。
从以上同学的梦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梦想和现实间的距离不可逾越 ②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③梦想应该与国家的发展需要联系在一起 ④从事的工作就应该是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在初中学习生活中,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妥善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下列情况处理不得当的是
①同桌小刘请我给他讲数学题——让他自己看参考书,考试时我们可是竞争对手
②我和小李是异性好友,我怕别人误解——与小李交往做到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③来不及吃早饭,妈妈没完没了地唠叨——请妈妈学会放手,尊重我的生活规律
④我不喜欢语文老师严肃的讲课风格——主动与老师沟通,劝诫老师要反省自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对下列同学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行为 微点评
小刚为了一道数学难题,废寝忘食,苦思冥想,最终解出这道题时,别提有多开心。 ①学习中有辛苦,也有快乐
周末,小丽参加了学校的研学旅行,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去体验感知,收获很大。 ②研学旅行比学校学习更有意义
进入初中的小明不仅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因为他知道学习不能让别人牵着走,要自己走。 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小敏和同学一起设计关于文明养犬的调查问卷,周末在学校周边几个社区做调研,针对问题完成了一份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④只能通过合作学习完成实践任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如图漫画启示我们要
A.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 B.增强信心,为梦想坚持努力
C.专注所爱,激发自己的潜能 D.善于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
7.心理学中通常使用冰山模型(如图所示)进行自我认知,将人的个体素质和能力划分为冰山以上部分和冰山以下部分。冰山以下部分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不易因外界影响而改变,却起着关键作用。冰山模型说明
①认识自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②全面认识自己应该拒绝接纳他人的评价
③完善自我不需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④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珍视友谊的传统美德。下列诗句能表达友谊的有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③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进入青春期后,小闽有很多心里话无处诉说,总是担心自己主动与人交往时会遭到拒绝,很希望其他同学能主动和自己交往。如果你是她的朋友,你应该告诉小闽
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②要敞开心扉,交朋友是中学时代的重要任务 ③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④封闭自己,等待他人主动和自己交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正能量对我们有积极影响。下列朋友对“我”的影响中,属于正能量的有
①小鹏性格开朗,和他相处我变豁达了 ②小乐见多识广,我也开拓了眼界 ③小鸣和其他同学有矛盾,我也跟着不理他了 ④小华不喜欢上体育课,我也开始讨厌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朋友往往是测量自己的一把尺子,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朋友。你拿一分真心待人,人家也就会拿一分真心待你,你所“取”如何,就看你所“予”如何。这对我们交往的启示有
①不要与有缺点的人交朋友 ②与朋友交往要真诚相待 ③要时时处处维护朋友面子 ④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如图漫画告诉我们
①网络交往拓展了我们的交往圈
②网络交往比现实交往更真实
③网上的朋友可以轻松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
④无论网络世界多么丰富,都要注重与现实
中朋友的交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父母发来微信验证,你会不会将他们加为好友 加为好友后,你会不会在朋友圈将他们拉黑 近日,某市有记者就此问题随机采访了60位市民(子女40人,父母20人)。其中有17名子女将父母加为微信好友,但他们中有14人将父母拉入黑名单,仅有1位母亲可以看到子女的朋友圈。对此现象,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互联网影响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所以我们要远离互联网
B.亲子之间因为代际文化差异而出现沟通障碍,所以彼此尽量少沟通、交流
C.子女依法享有隐私权,即使是父母也不得侵犯
D.亲子间的隔阂,需要彼此尊重、沟通来化解
14.有人说网络交友多姿多彩,也有人说网络交友陷阱密布。因此我们应该
①自动添加网上的陌生人为好友 ②学会用网络所长,避其所短 ③要远离网络,避免受到伤害 ④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小题8分,第16小题13分,第17小题11分,共32分。
15.【解读漫画 学会学习】(8分)
(1)漫画一说明了什么?(2分)
(2)如何改变漫画二中的这一学习状况?请你为此提出建议。(6分)
16.【正确认识自我 理性对待评价】(13分)
材料一: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后,曾在宴请满朝文武之时,总结自己赢得天下的关键。他指出:“要论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要论治国安邦,安定百姓,筹集粮草,我比不上萧何;要论带兵上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俊杰(汉初三杰),而我能重用他们是我得天下的根本!”
材料二:“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古话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当然也包括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于是就如何理性对待他人的评价,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材料一中汉高祖刘邦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自己的?结合汉高祖刘邦得天下的故事,分析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3分)
(2)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两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10分)
17.【走进友谊 共同成长】(11分)
材料一:下面是小敏同学的三个生活场景:
场景一:小敏平常不太和同学们交往,而是经常在网上与相隔遥远的网友倾吐心声与烦恼,沉溺于网络交往中。
场景二:小敏和小东是最要好的朋友,考试的时候,小东让小敏给他递纸条。
场景三:小敏认为小东是他最好的朋友,不允许小东与其他同学交往。
材料二:美好的友情有助于人生成长进步,友谊的天空承载着我们几多欢乐几多幸福,友谊像一缕春风,吹走浮在心头的乌云;友谊像一轮明月,轻抚天涯游子久违的梦乡;友谊像……。
(1)请就材料一中三个场景分别给小敏提出正确的做法建议,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9分)
(2)请根据材料二中划线部分对友谊的描述,仿写句子说出你对友谊的理解。(2分)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8.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图片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出土的考古遗存,其中可以作为北京人用火证据的是
①烧骨 ②石器 ③洞穴中的灰烬 ④骨针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9.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神话传说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农耕文明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20.山东大汶口文化后期墓葬中,出现随葬品多寡不一的现象,多者达四五十件,寡者一件都没有。这表明当时
A.早期农业产生 B.出现贫富差距 C.墓葬文化盛行 D.早期国家出现
21.我们常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那就是从黄帝时代算起的。是黄帝带领着我们民族真正走出四分五裂的所谓“万国时代”,走上了人文大道,因此人们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据此可得出黄帝
A.通过发明创造造福人类 B.教民开垦耕种五谷
C.奠定华夏文明统一基础 D.开启大一统的王朝时代
22.《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A.奴隶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2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表格中的甲骨文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
幸 古代的手铐、脚铐
圉 关人的监狱
劓 用刀把鼻子割掉
伐 用戈把头砍掉
A.商朝的刑罚残酷 B.商朝经济发达
C.商朝的奴隶众多 D.商朝文化繁荣
24.公元前707年,周王室与郑国在繻葛兵戎相见,周桓王中箭,郑国派人“慰问”,桓王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说明
A.诸侯争霸激烈 B.王室地位下降
C.西周社会安定 D.西周经济发展
25.“春秋之初,楚国是中原诸侯国里的南方蛮夷……到楚庄王时期,楚国文化正潜移默化地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楚人已经完全接受了中原文化,与中原人无异。”材料说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A.严重破坏了人民的生产生活 B.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交往
C.帮助楚国最终称霸中原 D.加快了国家走向统一的步伐
26.下列一组图片直接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打制石器 ②磨制石器 ③青铜农具 ④铁农具
A.生产工具的变革 B.社会制度的变化
C.冶炼技术的进步 D.科技水平的提高
27.“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出自安徽桐城六尺巷的一段历史典故。它体现出了
A.兵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儒家思想
28.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
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
29.“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为了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秦始皇设立了
A.御史大夫 B.太尉 C.丞相 D.军机处
30.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巩固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A.封建国家的巩固以及社会危机 B.社会急剧变革与民族相互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国家的产生和奴隶制度的发展
31.“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以上材料说明秦朝统治
A.徇私枉法 B.奢侈无度 C.贪污腐败 D.暴虐残酷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32题10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0分,共32分。
32.【早期人类文明】(10分)
材料一: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逐渐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知识,学会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据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类产生之初的生产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主要标志。(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介绍河姆渡文明的特征。(6分)
33.【改革促发展】(12分)
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材料二: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材料三: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根据材料一,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秦国的一位农民,是否支持变法,为什么?材料一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什么?(5分)
(2)分析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导致了材料二中局面的出现。(2分)
(3)材料三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此次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影响?(5分)
34.【汉初经济的发展】(10分)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无盖臧(无积蓄),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上(指汉高祖)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至今上(景帝)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瘐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反映出西汉初期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4分)
(2)材料二的描述与汉初的什么统治政策有关?材料三反映了西汉建立七十余年后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4分)
(3)就西汉初年社会经济状况而言,上述三则材料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何?(2分)2023年秋季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B C B A D B A C A D B D C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答案 D C B C C A B B A D C A C D
二、非选择题
15.(1)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2分)
(2)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④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共6分)
16.(1)自我评价;(1分)
意义: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每点1分,共2分)
(2)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理由:①我们既要重视自我评价,又要正确对待他人评价,两者都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②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③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④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⑤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⑥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等等。(观点判断正确得2分,理由每点2分,理由至少答出点4点,本小题共10分)
17.(1)场景一:小敏应该多和现实中的朋友交往;
理由: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奠定友谊更可靠的基础;
场景二:小敏应该拒绝;
理由: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当朋友误人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场景三:小敏应该同意小东与其他人交往;
理由: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每个场景,做法建议正确得1分,理由合理得2分,本小题共9分)
(2)如:友谊像及时的雨水,滋润着干旱的禾苗。(表述与材料中表述类似,表达出对友谊作用、意义的理解即可,2分)
32.(1)生产方式:采集和渔猎;(2分)
主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2分)
(2)①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稻谷遗存说明河姆渡人会栽培水稻,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②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说明劳动工具的进步;③猪纹陶钵的出土说明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饲养猪等家畜。(每点2分,共6分)
33.(1)支持;(1分)因为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2分)
措施: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分)
(2)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2分)
(3)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1分)
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4分)
34.(1)境况:西汉初年,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经济萧条;(2分)
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2分)
(2)政策:休养生息的政策;(2分)文景之治。(2分)
(3)西汉初年社会经济状况促使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姓 名:
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区
二、非选择题

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共64分)
15.(8分)
(1)(2分)
(2)(6分)
16.(13分)
(1)(3分)
(2)(10分)
17.(11分)
(1)(9分)
场景一:小敏应该
;(1分)
理由:
;(2分)
场景二:小敏应该
;(1分)
理由:
;(2分)
场景三:小敏应该
;(1分)
理由:
;(2分)
(2)(2分)
(2)(2分)
2023年秋季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答题卡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考号、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作解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一、选择题

请用2B铅笔填涂,共56分)(第1—14小题为道德与法治选择题,第18—31小题为历史选择题)
1.
A
B
C
D
5.
A
B
C
D
9.
A
B
C
D
13
.
A
B
C
D
2.
A
B
C
D
6.
A
B
C
D
10
.
A
B
C
D
14
.
A
B
C
D
3
.
A
B
C
D
7
.
A
B
C
D
11
.
A
B
C
D
4.
A
B
C
D
8.
A
B
C
D
1
2
.
A
B
C
D
18
.
A
B
C
D
22
.
A
B
C
D
26
.
A
B
C
D
30
.
A
B
C
D
1
9
.
A
B
C
D
23
.
A
B
C
D
27
.
A
B
C
D
31
.
A
B
C
D
20
.
A
B
C
D
24
.
A
B
C
D
28
.
A
B
C
D
2
1.
A
B
C
D
2
5.
A
B
C
D
29
.
A
B
C
D
13.
A
B
C
D
17.
A
B
C
D
21.
A
B
C
D
14.
A
B
C
D
18.
A
B
C
D
22.
A
B
C
D
15.
A
B
C
D
19.
A
B
C
D
23.
A
B
C
D
16.
A
B
C
D
20.
A
B
C
D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32.(10分)
(1)(4分)
(2)(6分)
33.(12分)
(1)(5分)
(2)(2分)
(3)(5分)
) (
34.(10分)
(1)(4分)
(2)(4分)
(3)(2分)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