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学科知识竞赛历史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学科知识竞赛历史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年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七年级学科知识竞赛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
1~5 ADBAD 6~10 ABBCD 11~15 ABDAA
16~20 CCBCA 21~25 BCDBA
二、材料解析题:包括 2道题,第 26题 18分,27题 17分,共 35分。
26.(1)北京人(2分)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2分)
(2)内容:②长江流域(2分) ④半坡(2分) ⑥粟(2分)
工具:石器(磨制石器)(2分)
(3)人物:孔子(2分) 思想:“仁”(2分)
意义: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2分)
27.(1)作用:图一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分)
图二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或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2分)
影响:巩固国家统一(2分)
(2)①刑法残酷(严苛)(2分) ②兵役徭役重(2分)
(3)大泽乡起义或陈胜、吴广起义或秦末农民起义(2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2分)
(4)暴政亡国;要关注民生,减轻人民负担;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就是江
山,江山就是人民(从秦亡原因得出,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一点 3分)
三、探究题:15分
28.(1)A.华夏(2分) B.商(2分)
(2)春秋:争霸(2分) 战国:兼并(2分)
(3)材料二:分封制(2分)
材料四:(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2分)
(4)走向统一(3分)
{#{QQABAQSAogiAAABAARgCAQFYCkGQkBAAACoORFAIsAIAAQNABAA=}#}9.右图文物名为利簋,作器者名“利”,内底铭文记载了他随武王参加牧野
2023年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七年级学科知识竞赛
大战,胜利后受到奖赏的史实。这件青铜器记录的史实是
A.夏朝灭亡
B.盘庚迁殷


C.武王伐纣
D.平王东迁
10.“春秋之初,楚国是中原诸侯国里的南方蛮夷…到楚庄王时期,楚国
文化正潜移默化地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楚人己经完全接受了中
原文化,与中原人无异。“可见,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温馨提示:
A.严重破坏人民的生产生活
B,使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C.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D.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2.请你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一言论体现了对立双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做在本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方可互相转化的哲学思想。这一言论出自老子的
A.《道德经》
B.《孙子兵法》
C.《孟子》
D.《韩非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12.某地曾上演“烟雨春秋”水影秀,展现了一个激情动荡的春秋时代,在这场演出中不宜出场的人
合题目要求。
物是
1,1965年,云南省出土了距今约170万年的两颗人类门齿化石和粗糙的石器。该人类是我国迄今
A,齐桓公
B.周武王
C.晋文公
D.楚庄王
已确认最早的远古人类,揭开了中国早期人类历史的新篇章。该远古人类是
13.《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山顶洞人
D.良渚人
A.晋文公称霸
B.楚庄王称霸
C.勾践称霸
D.齐桓公称霸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下图的出土文物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14.春秋时期为了国家的发展,某诸侯国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对牛的重视是因为
A.牛耕的使用
B.铁器的使用
C,战争的需要
D.交通的需要
15.“楚庄王时,楚国大举北进,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洛带,并询问九鼎(天下的象征)大小重
量,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这反映出
A.周王室地位的衰微
B.楚国军事力量弱小
C.楚国想与周朝建交
D.周王室的势力强大
16,“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是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的诗句。上述两
A.会制作工具
B.靠采集、狩猎为生C.共同劳动
D.具有爱美意识
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是
句诗措描述的历史时期是
B.西周初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末年
孙中山先生对黄帝的赞颂。与黄帝“平定蚩尤乱”相关的战役是
A.史前时期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17.毛泽东早年在评论某历史事件时指出:“…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
4.《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这一历史事件是指
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所指的制度是
A.武王伐纣
B.管仲改革
A.禅让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C.商鞅变法
D.戊戌变法
B.世袭制
5.乡间流传着这样的歌:一过家门听骂声,二过家门听笑声,三过家门梢口信,治平洪水转家中
18,观察右边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③两处分别为
这四句普普通通的家常话,体现了古代黄河流域一位英雄首领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是
A.燕、楚
B.齐、秦
A.舜
B.蚩尤
C.炎帝
D.禹
C.秦、楚
D.燕、齐
6.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这里既有
19.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儻,时无荒年,谓之天
严整的宫殿建筑群,又有简朴的平民生活区。材料反映了夏朝
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B.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A,灵渠
B.长江
A.存在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C.国君与平民经济地位平等
D.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C.都江堰
D.大运河
20,“商鞅虽死,变法犹存”,商鞅最后被判处车裂之刑,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商鞅变法
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C.西周
D.春秋
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得到了旧贵族势力的支持
A.夏朝
B.商朝
D.遏制了地主阶级势力
8.我们国家现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象形。下图最左是“人”字,我们也
C.维护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
21.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我
可以知道后面四个甲骨文字,判断依据是甲骨文造字方法中的
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被赢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
D.荀子
00
A.墨子
B.韩非
C.孟子
2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创立的诸多政治制度影响深远,其中作为中
【从
国历史上运行最久远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基层管理等都有极为重要作用的是
A.指事
B.会意
C.转注
D.形声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