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高考常考标点:引号、省略号、破折号、冒号用法详解双引号作用:⒈表直接引用(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⒉表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⒊表反语、讽刺或否定(又称“反语讽刺”)。⒋表特殊含义5.表强调省略号作用:1.表列举省略2.表引用省略3.表停顿4.表沉默,类似于“emm…”5.表声音中断或话未说完6.表声音断断续续7.表示语意未尽,欲言又止,言在意外8.表示语音延长破折号作用:1.表注释或补充说明2.表递进3.表转折4.表声音延长或停顿5.表转换话题6.表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7.表强调被引出的后文8.表总结前文冒号作用:1.表总说2.提示下文3.表注释或说明4.表总结上文5.表具体说明【省略号用法详解】一、表示引文的省略1.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二、表示列举的省略2.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表示钟声还在继续响)3.在广州有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三、表示说话断断续续4.“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5.“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四、表示话未说完6.听鸟叫的人说:“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五、表示沉默(或冷场尴尬,效果类似于“emm...”)7.何为: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六、表示思维的跳跃(或话题转换)8.“对呀对呀!……茴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吗?”七、表示语意未尽,欲言又止,言在意外9.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10.“可恶!然而……”四叔说。八、表示语言中断11.凤凰接着说:“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杈……”老鹰一听,想:“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12.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13.穿长袍的看他是一个外地来的陌生人,就问道:“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提示:省略号表示的语言中断倾向于停顿了一下,而破折号表示的语言中断特指戛然而止)【冒号用法详解】一、表提示下文:“问/答、说、想、是、即、写道、认为、证明、表示、指出、例如”之类动词都可加冒号,使其具有提示性,以引出宾语。例如:⑴问:你觉得在翻译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答:谁都知道,翻译是转述而非创作,因此译者:⑴应该知道原作者说的是什么;⑵能够用另一种语言准确无误地把原意表达出来。……(王宗炎《辨义为翻译之本》)⑵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叶文玲《我的“长生果”》)⑶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几乎犯了错误!⑷一般地说,作品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人物太多,故事性不强。⑸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八百个字。⑹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例句中的“问/答”“说”“想”“是”“明白”“表明”后都加了冒号。如果不强调这类动词的提示作用,大都可用逗号代替冒号。二、表总说1.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例如:⑴我们一般提六门基础科学: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⑵但一般来说,质量好的文化产品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先进的政治性、思想性;较高的知识性、学术性、艺术性;较高的文字质量和印刷装帧质量;鲜明的特色和风格。⑶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4)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2.用于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表示下文是解说。(1)(本市将举办首届大型书市。)主办单位:市文化局;承办单位:市图书进口公司;时间:8月15日—20日;地点:市体育馆观众休息厅。(2)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刘宗明《北京立交桥》)(3)今有恳者:书籍二包、散稿一束由邮寄上,祈代保存,是所至祷。例⑴冒号表示后面的文字是解说前面的项目的,在这里也可用空格来代替冒号。例⑵冒号后的文字解说前面的宾语“桥”。例⑶冒号后的分句解说前面的分句,而不是解说前面的某个句子成分。(总说性和注释说明的区别:总说性后面内容省掉,句子意思可以成立;注释说明后面的内容不能省。总说注意是“总”,与后面“分”的关系对应;注释说明强调的是解释说明,更多的是句意更进一层解读。)3.表示总结上文。示例:(1)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2)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个乞丐了。4. 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一、用于书信、讲话稿的称呼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⑴聚卿先生:上月晦寄一函,想达左右……(《王国维致刘聚卿》)⑵同学们:我们中学毕业20周年,有人建议搞一个同学聚会。……(湘仁《在老同学聚会上的发言》)三、在采访、辩论法庭审讯等言谈的记录中用于说话人名之后,以引出说话内容。⑴记者:您二位一向关心中学语文教学,请谈一谈一个中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秦牧:要学好语文,必须注意多读、多写、多思索。……紫风:除读好教科书外,必须进行课外阅读。……(《秦牧吴紫风答记者问》)【破折号用法详解】区分难点:“注释或补充说明”“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 “语意递进” “话题转换”【常规用法】1.表示事项列举分承示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空气动力学。2.表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示例 1:“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示例 2:“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多爱您。——还有你,我的孩子!”3.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示某种声音的延续,表示人物语言的拖长。)哗──哗──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4.用于副标题之前示例:飞向太平洋——我国新型号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5.用于引文、注文后,标示作者、出处或注释者示例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示例 2: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汉书》示例 3:很多人写好信后把信笺折成方胜形,我看大可不必。(方胜,指古代妇女戴的方形首饰,用彩绸等制作,由两个斜方部分叠合而成。——编者注)6.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示例 1:坚强,纯洁,严于律已,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示例 2:画家开始娓娓道来——数年前的一个寒冬,…7.标示插入语示例: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8.标示引出对话示例:——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当然想了!9.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示例 1: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示例 2: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在正门口——好象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10、表示转折、跳跃或话题转变示例:“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话题转变)示例:“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话题转变)示例: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前面写“再去看看他”,后面写“有什么看头啊”,前后内容形成话题转换。)11.表示意思的递进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有门路的带工…12.表示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13.表强调被引出的后文【使用破折号重点关注以下三点】(1)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语句插在一个句子当中,前后两处都要用破折号。例如:一个人倘不把自己的文化积累——包括语言——尽可能地占为己有,并且从这个基础上跨开步去,那他实际上是不懂得利用条件,让自己处在优势的地位。(2)破折号可以表示声音的延长;也可以表示话语突然中断,戛然而止。例如:①我们对着大海喊:“大——海——,我们爱——你——”②“你——”老师看着我,忍不住笑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没弄明白,还老想做那些高难度的,路要一步一步走嘛。”(3)破折号与括号都有解释说明的意思,但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引出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补充说明而已。例如:①原来这是钾正推开水中的氢离子——水分子是由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氢氧离子结合而成的,硬将自己代替氢离子而与氢氧离子结合,变成氢氧化钾。(把破折号去掉,“水分子……而成的”加括号)如注释内容较重要,需与正文一起读出来,就用破折号;如注释内容不重要,不需与正文一起读出,就用括号。例:每个汉字都凝结着先人对已知世界的渐悟(它积淀着几经迷失的文化传统及富有民族个性的道德伦理尺度)和对未来世界的哲思。(4)要正确区分破折号和冒号。用破折号注释,中间没有停顿或停顿很短,删去注释部分,句子仍完整;冒号表总分时,分说部分不能去掉,且冒号停顿时间较长。例: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例: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杂技和相声。3、要正确区分破折号和逗号。破折号比逗号停顿时间长,强调作用强;破折号多强调以后成分,而逗号多强调以前成分。例:我就是我——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引号用法详解】一、表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1.特定称谓的概念理解“特定”,即在某个行业中被特别确定的,或被公认的。“称谓”,是一个名字、叫法,这是区分的关键点。是不是“称谓”,抓住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是断定引号这一用法的根本。2.类型:一是名称、简称,二是专用术语,三是纪念日①称谓名称。例如: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又如:“包身工”的身体,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带工的老板。“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②简称。例如:你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③专用术语。例如:科学家仔细研究鲸,发现这座建筑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④纪念日:例如:“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十一”。二、表特殊含义指字面意义外还有其他含义,表层之外有深层,也就是结合句子的具体语言环境,有特殊的含义。例如:学生会组织领导体制是学生会组织能够顺畅运行的“导航系统”。三、表强调用引号把需要论述的对象单独标示出来,起一个强调作用,以引起读者注意。例如:中国的古书,一向被称为“浩如烟海”,是一辈子也读不完的。【分析】“浩如烟海”,这里就是强调,突出古书数量之多。有人认为这是引用,但是正常情况下引用成语,成语可以不标引号;如果加了,那就是强调,或有其他含义。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分析】“未经登记”并没有什么深层含义,字面意义一读就懂。这里可以不加引号,但加上了,就是起着重强调作用。那么,着重强调与特殊含义的区别在哪里呢?【着重强调】例如: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要求,叫作“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分析】“有物”“有序”,就是强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深层含意。【特殊含义】例如: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江苏南京市一家餐厅宣传单上打出了所用鸡蛋①“专供”等字样。和一些开发商热衷给楼盘取②“洋名字”的做法异曲同工,“专供”也想实现③“换个新名头,草鸡变凤凰”,在消费社会,独树一帜,即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功能。这一段中的三个引号,作用分别是①特殊含义②特定称谓③引用 。难就难在第一个引号的作用:“专供”,从字面上理解,是专门供给。鸡蛋打出“专供”字样,有其表层的意义,也就是本店鸡蛋非同一般,有“贵族血脉”,专门供给特定人群享用。那么,我们是不是由此来断定这个引号,就是起强调作用呢?非也。我们可以想一想:江苏南京市这家餐厅所用鸡蛋是不是真的只专供给特定人群?当然不是,只要顾客进来,都可享用。那餐厅标上“专供”有何深意?这就是本段话第二句要解释的内容。这家餐厅吸引顾客方式,和开发商热衷给楼盘取“洋名字”的做法异曲同工,“换个新名头,草鸡变凤凰”,这才是“专供”的真正含意。所以标点的作用,一定要扣文本,也就是品读文段,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在语境中推断,而不是一味地在用法教条中徘徊纠结。【特殊含义VS着重强调】着重强调与特殊含义,都有强调的作用。但着重强调只是强调,所强调的对象并没有特殊的深层含意。特殊含义,在着重强调的基础上,有深层含意。看有没有深层含意,这是区分的根本方法。四、表示否定和讽刺值得说明的是,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时,也具有强调和特殊含义的的作用,但是它的“否定和讽刺”功能是强调和特殊含义所不具备的。例如:①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作“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着重强调)②学生会组织领导体制是学生会组织能够顺畅运行的“导航系统”。(特殊含义)③还有人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否定和讽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