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直线运动 教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直线运动 教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5.3直线运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3)会运用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解决一些简单的运动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
(4)了解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特点。
(2)利用生活中具体事例让学生切身体验,学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
教学重难点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概念、公式。
教学难点
(1)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理解;
(2)平均速度。
教学过程
运动的分类
按运动轨迹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分为:
(1)直线运动
(2)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简单
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甲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特点:物体沿着直线,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它的速度是不变的。
乙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特点:物体沿着直线,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它的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
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特点:1、任何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
2、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匀速直线的运动图像
详见课件
s-t运动图象
直线的倾斜程度反映速度的大小
1、①② V=恒量,即匀速运动,V1>V2
2、③V=0,即静止
3、④与①②运动方向相反
再观察与思考
右图:苹果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照片。
由图中可看出: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
苹果的速度逐渐 变大的
上述判断的方法与(观众)的一致
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
自然界中大部分物体所做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如:火车进站、出站时的运动;自行车上下坡时的运动等等。
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计算式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我们可以用平均速度粗略表示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3.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反映的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的运动快慢,所以在说平均速度时必须说明哪一段时间或路程才有意义。
4. 平均速度的计算:
平均速度( v )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反映的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的平均运动快慢,所取路程、时间不同,平均速度可以不同,所以在说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路程才有意义。
平均速度: v=s/t=(s1+s2)/(t1+t2)
速度的平均值:v=(v1+v2)/2
平均速度:v=s/t=(10m+50m)/(5s+10s) =4m/s
速度的平均值:v=(v1+v2)/2=3.5m/s
它们可以不相等
动 能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