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教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教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照相机的构造;了解眼球的构造 (2)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会探究近视眼的原因 视力的矫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近视眼的原因”的分组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备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细心观察的基本技能和精诚合作、善于交流、乐于探究、综合推理的素养。
教学重点
理解照相机、眼睛的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
探究出“探究近视眼的原因”和矫正方法
教学过程
照相机及成像原理
1、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
2、照相机里的胶片相当于:光屏
3、成像原理:物体在距凸透镜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的调节
照相机为了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的清晰像落在底片上,调节镜头往前或往后移动,即改变像距的大小。
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镜头后,在胶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眼球像神奇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用照相机拍照时,物到镜头的距离应__大于__(填“大于”或“小于”)镜头的两倍焦距,如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__凸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__倒立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解析: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两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类似的,眼睛也是利用物体在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两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总 结
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变焦距光学系统,能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成像过程中,像距不变,焦距根据物距发生相应的变化。
近、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眼睛的工作原理 正常人的眼睛,是一个精密的凸透镜
当观看远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成的像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人就可以看见物体了
提出问题 远近不同的物体为什么都能成像在视网膜上?
眼睛的工作原理 晶状体有自动调节焦距的功能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如图甲)。
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近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如图乙)。
如图:近视眼的缺陷与矫正
1.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强;
2.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
3.需要佩戴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来矫正。
如图:远视眼的缺陷与矫正
1.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弱;
2.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
3.需要佩戴远视眼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来矫正。
速记口诀:
近视看近不看远,
晶厚聚光视网前;
凹透镜使光会聚延,
矫正近视能看见.
【补 充1】远视眼与老花眼的区别:
远视眼和老花眼都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但是两者形成的原因和症状是不同的。
远视眼主要是我们眼睛发育不良或者先天原因,导致屈光系统的折射力不足,进入眼睛的光线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这种情况看远、看近都不是很清楚,我们必须配戴眼镜把焦点前移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到清晰的物体。
老花眼只是我们眼睛调节功能下降,看远是仍然清晰的,但是当眼睛看近的时候需要变焦,因为睫状肌和晶体的老化并不能够正常的对焦到视网膜上,这时候看近就变的不清晰了,就需要配戴老花镜来改善症状。
【补 充2】“远点与近点”以及“眼镜的度数”
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距眼约10厘米;正常眼的明视距离是25厘米。
眼镜的度数D = 100/f,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单位为m;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例如:小明带的眼镜的度数是负200度,可知,小明是近视眼,透镜的焦距是0.5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