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温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技术试题卷2023.11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全卷共12页,第一部分1至6页,第二部分7至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卷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 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B. 相同的数据所承载的信息都是相同的C. 数据在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新的信息 D. 只有虚假的数据,没有虚假的信息【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据与信息。信息是有意义的数据,相同的数据所承载的信息不一定相同,选项B说法错误;数据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新的信息,选项C说法错误;信息具有真伪性,虚假的信息是存在的,选项D说法错误。故本题应选A。2.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无人驾驶是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 B. 深度学习需要人工构造知识库C. 强化学习是基于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 D. 人工智能技术不会威胁公共信息安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并不一定需要事先构造知识库,通常需要准备好足够的数据集进行训练,故选项B说法错误;强化学习是一种问题引导下的人工智能学习方法,选项C说法错误;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威胁公共信息安全,选项D说法错误。故本题应选A。3. 某餐厅点餐系统的工作流程是:顾客使用手机扫码自主点餐,确认下单后,订单数据保存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服务器再将数据传输到厨师、服务员和收银员使用的终端设备上。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信息系统中的用户只有餐厅职工和顾客 B. 收银软件是系统软件C. 顾客手机属于该系统的硬件 D. 扫描的二维码不是该系统中的数据【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相关内容。点餐系统的用户有消费者、商家、管理员等,A选项错误;收银软件是应用软件,B选项错误;顾客的手机属于该系统的硬件,C选项正确;顾客使用手机扫描的二维码是该系统提供的菜品等信息,是系统中的数据,D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4. 某餐厅点餐系统工作流程是:顾客使用手机扫码自主点餐,确认下单后,订单数据保存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服务器再将数据传输到厨师、服务员和收银员使用的终端设备上。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中网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服务器网络故障不影响顾客使用手机点餐 B. 餐厅的终端设备属于网络的组成部分C. 扫码点餐不需要遵循TCP/IP协议 D. 终端设备与服务器须在同一个局域网中才能正常运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系统相关知识。服务器网络故障会影响顾客使用手机点餐;餐厅的终端设备属于网络的组成部分;扫码点餐需要遵循TCP/IP协议;终端设备与服务器在不同的局域网中也能正常运行。故本题应选B。5. 某餐厅点餐系统的工作流程是:顾客使用手机扫码自主点餐,确认下单后,订单数据保存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服务器再将数据传输到厨师、服务员和收银员使用的终端设备上。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安全和信息社会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餐厅非营业时间也不能关闭服务器的防火墙B. 扫码点餐方式可能忽视了部分老年人的需求和权益C. 对顾客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D. 员工登录系统进行身份认证能有效防止数据被非授权使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系统安全。数据完整性是指保护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防止错误(不符合语义)的数据进入数据库造成无效操作。对顾客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并不能保证完整性,故本题应选C。6. 下列关于移动终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扫码支付运用了NFC技术 B. 只能连入移动通信网络C. 运行速度仅由存储空间决定 D. 普遍采用与计算机相同的体系结构【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移动终端相关知识。扫码支付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选项A说法错误;还可以连接无线WIFI,选项B说法错误;运行速度由CPU和内存等决定,选项C说法错误;普遍采用与计算机相同的体系结构,选项D说法正确。故本题应选D。7. 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该流程时,若输入n的值为11,则输出s的值是( )A 1011 B. 1101 C. 100 D. 0100【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算法流程图的识读。s=0,c=0,输入n=11第一次循环,满足n>0,执行k=(1+n)%2=0,n=n//2=5,s=k*10**c+s=0,c=c+1=1;第二次循环,满足n>0,执行k=(1+n)%2=0,n=n//2=2,s=k*10**c+s=0,c=c+1=2;第三次循环,满足n>0,执行k=(1+n)%2=1,n=n//2=1,s=k*10**c+s=100,c=c+1=3;第四次循环,满足n>0,执行k=(1+n)%2=0,n=n//2=0,s=k*10**c+s=100,c=c+1=4,循环结束,输出s的值是100。故选C。8. 下列二叉树中,前序和中序遍历结果一样的选项是( )A. B. C. 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二叉树遍历相关内容。A选项,前序遍历序列:ABC,中序遍历序列:BAC,两者不同;B选项,前序遍历序列:ABC,中序遍历序列:CBA,两者不同;C选项,前序遍历序列:ABC,中序遍历序列:ACB,两者不同;D选项,前序遍历序列:ABC,中序遍历序列:ABC,两者相同。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9. 一条狭长的管道内有3个物体,每个物体可向左或向右移动,也可停在缓冲带上(最多停一个)。经过多次移动,物体状态从a变成c,其中b为移动中某次状态,如图所示,则移动过程中所有物体经过T点的最少总次数是( )A. 8 B. 7 C. 5 D. 3【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数据结构栈和队列的操作相关内容。分析题意及图示可知,移动过程中所有物体经过T点的最少总次数是5。比如:初始如a状态图所示,(1)A先进入缓冲带,B经过T进入右侧区域,此时为第一次经过T;(2)A退出缓冲带进入左侧区域,B经过T进入缓冲带,此时为第二次经过T;(3)物体1经过T进入左侧区域此时为第三次经过T;(4)B从缓冲带经过T进入右侧区域,此时为第四次经过T;(5)物体1进入缓冲带;(6)A经过T进入右侧区域,此时为第五次经过T。(7)物体1进入左侧区域,即C状态图所示。此过程中,所有物体经过T点的总次数是5。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10. 有如下自定义函数:def fg(n):if n<=2:return nelse:return fg(n-1)+fg(n-2)执行语句s=fg(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s值为5 B. 函数fg被调用的次数是4C. 第二次被调用的函数是fg(3) D. 该程序采用了递归算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递归算法的应用。执行语句s=fg(4)=fg(3)+fg(2)=fg(1)+fg(2)+fg(2)=1+2+2=5,因此s的值为5;函数fg被调用的次数是6;第二次被调用的函数是fg(3);该程序采用了递归算法。故选B。11. 小明编写程序实现数据排序功能,部分程序如下:n=len(d)for i in range(1,n):for j in range(n-i-1,-1,-1):if d[j]>d[j+1]:d[j],d[j+1]=d[j+1],d[j]print(d)此程序存在问题,不适合作为测试数据的是( )A. d=[9,6,5,8] B. d=[9,8,6,5] C. d=[8,9,5,6] D. d=[6,5,9,8]【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由d[j]>d[j+1]可知,程序是想实现升序排序。选项D,d=[6,5,9,8],依据程序,第一趟:9>8,对换位置;6>5,对换位置,新的数据顺序[5,6,8,9]已经是升序排序,不适合作为测试数据。故本题应选D。12. 有如下Python程序段:import randomlst=['A','B','C','D']st=[0]*len(lst)i,top=0,-1while ik=random.randint(0,1)if k==0:top+=1st[top]=lst[i]i+=1elif top!=-1:lst[i]=st[top]top-=1执行该程序段后,lst的值不可能是( )A. ['A','B','C','D'] B. ['A','B','A','C'] C. ['A','A','C','D'] D. ['A','A','C','A']【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数据结构栈的相关操作。以下仅取部分随机数序列进行解析:A选项,若每次使用random.randint(0,1)时,都产生随机数0,即0、0、0、0,则只执行入栈操作(if部分),lst并未发生变化(elif部分未执行),其值仍然为['A','B','C','D'] ,选项A正确;C选项,当产生随机数依次为:0、1、0、0、0时,第一次值为0,将lst第一个元素'A'入栈,i+1变为1,第二次值为1时,将栈st中元素出栈且赋值给lst[1],则lst[1]='A',第三、四、五次值为0时,进行入栈操作,i值由1变为4,结束循环,lst中对应位置元素并未发生变化,lst中元素最终为:['A','A','C','D'] ,选项C正确;D选项,当产生随机数依次为:0、1、0、0、1、1、0时,第一次值为0,将lst第一个元素'A'入栈,i+1变为1,第二次值为1时,将栈st中元素出栈且赋值给lst[1],则lst[1]='A',第三、四次值为0时,进行入栈操作,st=['A','C'],第五、六次执行出栈,lst中元素为:['A','A','C','A],第七次执行出栈,lst不变还是['A','A','C','A],i值由1变为4,结束循环。选项D正确。排除ACD,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3小题9分,第14小题8分,第15小题9分,共26分)13. 小温为芦丁鸡饲养箱搭建了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中已选择的硬件有IoT模块、智能终端、温度传感器、执行器(温度控制器)、服务器等。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终端相连接,智能终端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用户通过浏览器查看数据库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使用浏览器查询系统的历史数据,需向____发送查询指令(单选,填字母:A.智能终端/B.服务器/C.传感器)。(2)下列功能需在智能终端程序中实现的有____(多选,填字母:A.采集温度传感上的数据/B.传输数据到服务器/C.发送指令到执行器/D.分析历史数据)。(注: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3)小温基于Flask Web框架编写服务器端的程序,实现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http://192.168.0.10:5050/query返回查询结果的功能。能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代码组合是____(单选,填字母: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①@app.route('/')def query():#代码略②@app.route('/query')def index():#代码略③target = '192.168.0.10'app.run(host = target,port = 5050)④target ='192.168.0.10:5050'app.run(host=target)(4)为解决芦丁鸡某段生长期容易缺氧和脱水的问题,可以增设哪些硬件设备来改善饲养箱环境?请写出能解决其中一项问题的执行器和传感器,并描述其功能。____(5)小温将系统中10月份温度控制器开启和关闭的数据导出,部分数据如图a所示,分析10月21日至31日温度控制器每天平均工作时长(单位:分钟,保留整数位)。图a 图b部分Python 程序如下:import pandas as pd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df= pd.read_csv("data.csv")#读取数据df.insert(3,"时长",")#插入新列“时长”def timedif(t1,t2):#计算并返回t1,t2两个时间的差值,代码略for i in df.index:#调用 timedif 函数计算时长df.at[i,"时长"]=timedif(df.at[i,"关闭"],df.at[i,"开启"])dfa=df.groupby("①____",as_index=False)["时长"].mean()#分类计算平均值dft = dfa.tail(11)#选取10月21日至31日数据,dft内容如图b所示Ist=[]for i in ②____:lst.append(int(dft.at[i,"时长"]))#将时长转为整数,存入1stprint(lst)#以列表的形式输出结果【答案】 ①. B ②. ABC ③. D ④. 通过加湿器调节湿度,通过湿度传感器监测湿度数据。 ⑤. 日期 ⑥. range(20,31)或dft.index【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的综合应用。(1)若使用浏览器查询系统的历史数据,需向服务器发送查询指令。故选B。(2)采集温度传感上的数据;传输数据到服务器;发送指令到执行器均在智能终端程序中实现。分析历史数据在服务器中实现。故选ABC。(3)小温基于Flask Web框架编写服务器端的程序,实现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http://192.168.0.10:5050/query返回查询结果的功能。路由函数是/query,ip地址是192.168.0.10,端口号port=5050。对应的代码是②、③选项。故选D。(4)为解决芦丁鸡某段生长期容易缺氧和脱水的问题,可以通过加湿器调节湿度,通过湿度传感器监测湿度数据。(5)以日期进行分类汇总,因此第一空填日期。分析10月21日至31日温度控制器每天平均工作时长,故第二空遍历范围填range(20,31)或dft.index。14. 某智能货架有一排货位,货位号从0开始编号,每个货位等宽。货架上可放置不同宽度(占1-3个货位)的箱子,箱子从左往右连续相邻摆放。每次放置箱子时,只能在货架上最后一个箱子的右侧放置新箱子,搬离某个箱子时,该箱右侧所有箱子被自动左移。编写程序,模拟搬离或放置操作,操作结束后,输出当前货架上所有箱子的起始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货架状态如上图所示,搬离第2个箱子后,当前货架上最后一个箱子的起始位置是____。(2)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共有n个箱子供操作,代码略lst=[-1]*nst=0m=0while True:"操作序列如["P1","MO",……,"E"],依次读取序列元素,存入变量op,"P1"表示放置宽度为1的箱子,"MO"表示搬离第1个箱子,代码略"if op[0]=="P":w=int(op[1:])#表示箱子的宽度为wlst[m]=stst=st+w____elif op[0]="M":i=int(op[1:])#表示第i+1个箱子将被搬离if lst[i+1]!=-1:dis=____else:dis=st-1st[i]while 1st[i+1]!=-1:1st[i]=lst[i+1]-disi=i+11st[i]=-1st=____m=m-1else:break#输出当前货架上所有箱子的起始位置,代码略【答案】 ①. 5 ②. m=m+1 ③. lst[i+1]-lst[i] ④. st-dis【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Python基础应用能力。(1)依题意知:搬离第2个箱子后,右边的箱子将自动左移3个货位,由原来的起始位置8变为5;(2)m代表箱子的下标,lst[m]代表下标为m的箱子的起始位置,遍历该列表,因此m=m+1;(3)op[0]=="P"表示下面代码是要进行箱子的搬离,i为i+1的箱子的长度,if lst[i+1]!=-1是用来判断该位置箱子是否为空,不为空时,右边的箱子整体向左移动,因此dis=lst[i+1]-lst[i];(4)while list[i+1]!=-1:是用来判断搬离处的箱子是否存在,若存在则遍历之后的箱子,右面的箱子左移,循环执行,dis的意思是搬离处箱子的宽度,最后搬离了i+1位置上的箱子,因此箱子的长度会减小,得此处填st-dis。15. 某工程的A项目有n个任务组(编号为0~n-1),供料商每小时只提供1份原料,各组按到达时刻(到达时刻各不相同)陆续加入领料队列,领取1份原料后到队列末尾重新等待,直至领完所需原料,离开队列。若多组同时入队,则到达时刻早的优先入队。编写程序模拟领料过程,先筛选出属于A项目的任务组,再计算每个任务组完成领料的时刻(时间单位: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任务组别 到达时刻 原料需求量第0组 0 3第1组 1 2第2组 2 1图a时刻 领料队列 轮到领料的组别0 0 01 0,1 02 1,0,2 13 0,2,1 04 ▲5 1 1注:领料队列中数字代表任务组编号图b(1)某项目任务组信息如图a所示,部分领料过程如图b所示,结合题意,第4时刻的领料队列是____(单选,填字母:A.2,1,0/B.2,1/C.2,0,1)。(2)定义如下filte(task,st)函数。def filte(task,st):i=0;j=0;n=len(task)-1while j<=n:if task[j][0]==st:task[i]= task[j]i+=1j+=1return i若task的值是[['A',0,3],['B',1,3],['B',2,6],['A',3,4],['A',4,5]],st的值是"A",执行语句m=filte(task,st)后,m的值是____。(3)编写程序模拟任务组领料过程,输出每个任务组完成领料的时刻,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def proc(task,st):m=filte(task,st)for i in range(m):task[i].append(-1)order=[0]*mi=0; ct = 0;t = 0while i < m or t < m:if i < m and task[i][1] <=ct:if i==t:①____task[p][3]=ielse:task[i][3]=task[p][3]task[p][3]=ip=ii+=1if i>t:②____task[k][2] = task[k][2] -1if task[k][2]=0:order[k]=ct③____t+=1else:p=task[p][3]ct+=1return order```所有任务组数据存入task列表,task[i]包含3项,task[i][0]为该任务组项目名称,task[i][1]为该任务组到达时刻,task[i][2]为该任务组原料需求量,数据按到达时刻升序排列,代码略```st="A"print(proc(task,st)) #输出该项目中每个任务组完成领料的时刻【答案】 ①. B ②. 3 ③. p=i ④. k=task[p][3] ⑤. task[p][3]=task[k][3]【解析】【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程序设计相关内容①处,有0、1、2三组需要领取原料,图b中,经过0-3时刻,0组已领取完其所需原料,不需要再排队,只剩下1、2组需要排队,由于2先于1入队,所以其领料队列为:2、1。故此处答案是B选项。②处,分析代码段上下文,可知,当task[j][0]==st成立时,执行i+=1,最终返回i的值给m。st的值是"A",task中,值为"A"的有3个,则i的值为3,相应的,m的值也为3。故此处应填写:3。③处,入队人数等于出队人数,即循环队列为空,则跟踪新队尾,并创建指向自己的循环链表,故此处为:p=i。④处,如果入队人数大于出队人数,即队列非空,则取队尾的后继,即队首,故此处为:k=task[p][3]。⑤处,如果k需要的量全部领完,则k出队,故此处为:task[p][3]=task[k][3]。温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技术试题卷2023.11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全卷共12页,第一部分1至6页,第二部分7至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卷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 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B. 相同的数据所承载的信息都是相同的C. 数据在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新的信息 D. 只有虚假的数据,没有虚假的信息2.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无人驾驶是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 B. 深度学习需要人工构造知识库C. 强化学习是基于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 D. 人工智能技术不会威胁公共信息安全3. 某餐厅点餐系统的工作流程是:顾客使用手机扫码自主点餐,确认下单后,订单数据保存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服务器再将数据传输到厨师、服务员和收银员使用的终端设备上。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信息系统中的用户只有餐厅职工和顾客 B. 收银软件是系统软件C. 顾客的手机属于该系统的硬件 D. 扫描的二维码不是该系统中的数据4. 某餐厅点餐系统的工作流程是:顾客使用手机扫码自主点餐,确认下单后,订单数据保存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服务器再将数据传输到厨师、服务员和收银员使用的终端设备上。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中网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服务器网络故障不影响顾客使用手机点餐 B. 餐厅的终端设备属于网络的组成部分C. 扫码点餐不需要遵循TCP/IP协议 D. 终端设备与服务器须在同一个局域网中才能正常运行5. 某餐厅点餐系统的工作流程是:顾客使用手机扫码自主点餐,确认下单后,订单数据保存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服务器再将数据传输到厨师、服务员和收银员使用的终端设备上。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安全和信息社会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餐厅非营业时间也不能关闭服务器的防火墙B. 扫码点餐方式可能忽视了部分老年人需求和权益C. 对顾客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可以确保数据完整性D. 员工登录系统进行身份认证能有效防止数据被非授权使用6. 下列关于移动终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扫码支付运用了NFC技术 B. 只能连入移动通信网络C. 运行速度仅由存储空间决定 D. 普遍采用与计算机相同的体系结构7. 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该流程时,若输入n的值为11,则输出s的值是( )A. 1011 B. 1101 C. 100 D. 01008. 下列二叉树中,前序和中序遍历结果一样的选项是( )A. B. C. D.9. 一条狭长的管道内有3个物体,每个物体可向左或向右移动,也可停在缓冲带上(最多停一个)。经过多次移动,物体状态从a变成c,其中b为移动中某次状态,如图所示,则移动过程中所有物体经过T点的最少总次数是( )A. 8 B. 7 C. 5 D. 310. 有如下自定义函数:def fg(n):if n<=2:return nelse:return fg(n-1)+fg(n-2)执行语句s=fg(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s的值为5 B. 函数fg被调用的次数是4C. 第二次被调用的函数是fg(3) D. 该程序采用了递归算法11. 小明编写程序实现数据排序功能,部分程序如下:n=len(d)for i in range(1,n):for j in range(n-i-1,-1,-1):if d[j]>d[j+1]:d[j],d[j+1]=d[j+1],d[j]print(d)此程序存在问题,不适合作为测试数据的是( )A. d=[9,6,5,8] B. d=[9,8,6,5] C. d=[8,9,5,6] D. d=[6,5,9,8]12. 有如下Python程序段:import randomlst=['A','B','C','D']st=[0]*len(lst)i,top=0,-1while ik=random.randint(0,1)if k==0:top+=1st[top]=lst[i]i+=1elif top!=-1:lst[i]=st[top]top-=1执行该程序段后,lst值不可能是( )A. ['A','B','C','D'] B. ['A','B','A','C'] C. ['A','A','C','D'] D. ['A','A','C','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3小题9分,第14小题8分,第15小题9分,共26分)13. 小温为芦丁鸡饲养箱搭建了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中已选择的硬件有IoT模块、智能终端、温度传感器、执行器(温度控制器)、服务器等。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终端相连接,智能终端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用户通过浏览器查看数据库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使用浏览器查询系统的历史数据,需向____发送查询指令(单选,填字母:A.智能终端/B.服务器/C.传感器)。(2)下列功能需在智能终端程序中实现的有____(多选,填字母:A.采集温度传感上的数据/B.传输数据到服务器/C.发送指令到执行器/D.分析历史数据)。(注: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3)小温基于Flask Web框架编写服务器端的程序,实现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http://192.168.0.10:5050/query返回查询结果的功能。能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代码组合是____(单选,填字母: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①@app.route('/')def query():#代码略②@app.route('/query')def index():#代码略③target = '192.168.0.10'app.run(host = target,port = 5050)④target ='192.168.0.10:5050'app.run(host=target)(4)为解决芦丁鸡某段生长期容易缺氧和脱水问题,可以增设哪些硬件设备来改善饲养箱环境?请写出能解决其中一项问题的执行器和传感器,并描述其功能。____(5)小温将系统中10月份温度控制器开启和关闭的数据导出,部分数据如图a所示,分析10月21日至31日温度控制器每天平均工作时长(单位:分钟,保留整数位)。图a 图b部分Python 程序如下:import pandas as pd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df= pd.read_csv("data.csv")#读取数据df.insert(3,"时长",")#插入新列“时长”def timedif(t1,t2):#计算并返回t1,t2两个时间的差值,代码略for i in df.index:#调用 timedif 函数计算时长df.at[i,"时长"]=timedif(df.at[i,"关闭"],df.at[i,"开启"])dfa=df.groupby("①____",as_index=False)["时长"].mean()#分类计算平均值dft = dfa.tail(11)#选取10月21日至31日数据,dft内容如图b所示Ist=[]for i in ②____:lst.append(int(dft.at[i,"时长"]))#将时长转为整数,存入1stprint(lst)#以列表的形式输出结果14. 某智能货架有一排货位,货位号从0开始编号,每个货位等宽。货架上可放置不同宽度(占1-3个货位)的箱子,箱子从左往右连续相邻摆放。每次放置箱子时,只能在货架上最后一个箱子的右侧放置新箱子,搬离某个箱子时,该箱右侧所有箱子被自动左移。编写程序,模拟搬离或放置操作,操作结束后,输出当前货架上所有箱子的起始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货架状态如上图所示,搬离第2个箱子后,当前货架上最后一个箱子的起始位置是____。(2)实现上述功能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共有n个箱子供操作,代码略lst=[-1]*nst=0m=0while True:"操作序列如["P1","MO",……,"E"],依次读取序列元素,存入变量op,"P1"表示放置宽度为1的箱子,"MO"表示搬离第1个箱子,代码略"if op[0]=="P":w=int(op[1:])#表示箱子的宽度为wlst[m]=stst=st+w____elif op[0]="M":i=int(op[1:])#表示第i+1个箱子将被搬离if lst[i+1]!=-1:dis=____else:dis=st-1st[i]while 1st[i+1]!=-1:1st[i]=lst[i+1]-disi=i+11st[i]=-1st=____m=m-1else:break#输出当前货架上所有箱子的起始位置,代码略15. 某工程的A项目有n个任务组(编号为0~n-1),供料商每小时只提供1份原料,各组按到达时刻(到达时刻各不相同)陆续加入领料队列,领取1份原料后到队列末尾重新等待,直至领完所需原料,离开队列。若多组同时入队,则到达时刻早的优先入队。编写程序模拟领料过程,先筛选出属于A项目的任务组,再计算每个任务组完成领料的时刻(时间单位: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任务组别 到达时刻 原料需求量第0组 0 3第1组 1 2第2组 2 1图a时刻 领料队列 轮到领料的组别0 0 01 0,1 02 1,0,2 13 0,2,1 04 ▲5 1 1注:领料队列中数字代表任务组编号图b(1)某项目任务组信息如图a所示,部分领料过程如图b所示,结合题意,第4时刻的领料队列是____(单选,填字母:A.2,1,0/B.2,1/C.2,0,1)。(2)定义如下filte(task,st)函数。def filte(task,st):i=0;j=0;n=len(task)-1while j<=n:if task[j][0]==st:task[i]= task[j]i+=1j+=1return i若task的值是[['A',0,3],['B',1,3],['B',2,6],['A',3,4],['A',4,5]],st的值是"A",执行语句m=filte(task,st)后,m的值是____。(3)编写程序模拟任务组领料过程,输出每个任务组完成领料的时刻,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def proc(task,st):m=filte(task,st)for i in range(m):task[i].append(-1)order=[0]*mi=0; ct = 0;t = 0while i < m or t < m:if i < m and task[i][1] <=ct:if i==t:①____task[p][3]=ielse:task[i][3]=task[p][3]task[p][3]=ip=ii+=1if i>t:②____task[k][2] = task[k][2] -1if task[k][2]=0:order[k]=ct③____t+=1else:p=task[p][3]ct+=1return order```所有任务组数据存入task列表,task[i]包含3项,task[i][0]为该任务组项目名称,task[i][1]为该任务组到达时刻,task[i][2]为该任务组原料需求量,数据按到达时刻升序排列,代码略```st="A"print(proc(task,st)) #输出该项目中每个任务组完成领料的时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一模)技术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一模)技术试题(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