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秋季期期中适应性训练七年级地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5 DAABC 6-10 BCCBA 11-15 CBCA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16.(1) 苏伊士运河 (2) 300 2 ( 3)自转 昼夜更替;太阳的东升西落;时间差异。(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分)17.(1)赤道 (2)短 长 (3)寒露(4)南回归线(或23.5°S) 118. (1)山谷 自西北向东南(2)比例尺(3)稀疏 缓(4)大于400小于500之间都可给分19.(1)非洲 亚欧 (可互换) 地中海-喜马拉雅(2)印度洋 太平洋 (3)扩大20.(1) 丁 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 非洲 (2)不均 AC(3)海洋本身对污染物有着巨大的搬运、稀释、扩散和降解净化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它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该海域的污染,甚至影响全球海域,所以保护海洋极其重要。海洋环境为人类提供宜居环境。海洋在调节气候方面有很强的作用。(任选一个角度作答,合理即可)中国愿将自身海洋事业发展充分融入世界海洋发展潮流的期许和担当,为建设和平、安全、开放、繁荣、美丽的海洋,推进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应重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不仅要把海洋作为资源,而且要考虑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海洋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2023年秋季期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生物学(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图1)“风云四号”卫星是运行于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静止卫星,该卫星运行方向、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图1为其拍摄的地球影像。据此完成1~2题。1.地球的形状是A.圆形 B.椭圆形 C.圆柱体 D.球体2.“风云四号”卫星A.运行方向是自西向东B.运行一周是一年C.运行一周长度小于赤道周长D.到地心的距离是6000米(图2)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任何地点在经纬网中都有对应的经度值和纬度值。读图2,完成3~5题。3.①线名称是A.西经20° B.东经20°C.北纬20° D.南纬20°4.②线的名称是A.北回归线 B.赤道C.南极圈 D.本初子午线5.a 点在b 点的A.西北方 B.东南方 C.正北方 D.正南方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举行。杭州亚运会始于秋分,终于寒露。走过一个完整的节气。图3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亚运会举办期间,地球公转运行在图中的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图3)C.③和④之间 D.④和①之间7.亚运会结束时,杭州市A.昼长夜短 B.昼夜等长C.昼短夜长 D.出现极昼小静利用五一假期参加登长城活动,结合长城某段景观图及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4),完成8~9题。(图4)8.①虚线所在的位置,海拔大约在A.500米-600米之间 B.600米-700米之间C.700米-800米之间 D.800米以上9.你认为在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表示的位置中,古长城最可能在的位置是A.① B.② C.③ D. ④下图是图幅大小相同的四幅地图,读图5完成10~11题。(图5)10.四幅图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11.四幅图中,所选用的比例尺最小的是A.①图 B.②图C.③图 D.④图考古学家们认为,中龙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种淡水爬行动物,其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图6为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示意图。读图6,完成12~13题。(图6)12.图中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①两大陆发现相似的动植物化石②两大陆海岸线基本吻合③两大陆发现古海洋生物化石④两大陆古老地层大致相似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3.“中龙化石分布现象”能够证明的学说是A.板块构造学说 B.海底扩张学说 C.大陆漂移学说 D.地球圈层学说2023年3月11日,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返回三亚,圆满完成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图7为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读图,完成14~15题。14.此次科考航行返回三亚,三亚濒临的大洋及所在的大洲分别是(图7)A.太平洋和亚洲B.印度洋和大洋洲C.印度洋和亚洲D.大西洋和大洋洲15.图中堪培拉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 B.北温带(图8)C.南温带 D.南寒带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16.图8为地球仪示意图,读图8,完成下列问题。(6分)(1)图8中甲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2)A地和B地的经度相差是 ,时间相差 小时。(3)小明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的是地球的 运动。地球的这种运动会产生哪些现象?(2分)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17.中国诗词歌谣对时节和气候丰富细腻的描述堪称二十四节气的“文学说明书”。图9是二十四节气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图9)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左河水《春分》(1)“黑夜两均分”是因为春分时太阳直射 (纬线名称),各地昼夜等长。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注:“晷”是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2)北半球夏至,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 ,我国各地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宵漏自此长”,是指黑夜开始变 (长/短)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宋)谢逸 《点绛唇》(3)“风清露冷”寓意秋分过后迎来 (节气) ,天气渐渐风寒水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北京版“九九歌”(4)北半球冬至一般在每年12月22日前后,该日太阳直射 (纬线名称),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较少。“数九”是从冬至日起向后数,每九天为一“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出现在 月。18.图10为山体模型示意图、图11山体模型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图10图11)(1) 观察对比图10、图11可知,容易发育成河流的地形部位是 。图10中小河A的大致流向是 。(2)图11是标注了地图“语言”的等高线地形图,其中缺少 (比例尺/方向/图例)。(3) 图11中,连接两村的拟建公路中,线路②比线路①等高线 (稀疏或密集),坡度较 。(4)结合两图可知,图中山峰的海拔高度约为 米。19.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发生了两次7.8级地震。至2023年4月5日,强震已致该国50399人遇难,地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图12为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图12)(1)图12中地震震中位于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其位于 火山、地震带。(2)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板块;几乎是大洋的是 板块。(3)据图判断,大西洋中间以张裂运动为主,该大洋的面积在不断 (填扩大或缩小)。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同学们在地理课上通过实践活动探究“世界的海陆分布”。图12为戴马克松地图,该图在一个平面上向人类展示了无明显变形的各个大陆。(图13)【活动主题】探究世界的海陆分布【活动步骤】第一步:用七种不同颜色涂出七大洲,并给海洋涂上蓝色。(1)涂色过程中可见:图13中甲乙丙丁四个大陆,代表南极大陆的是 ,在南极大陆,人们可观察到极昼极夜现象,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从纬度位置看,热带面积最广的是 (大洲名称)。第二步:沿大陆轮廓剪下陆地,包括面积较大的岛屿。(2)裁剪过程中可见:世界海陆分布 (均匀/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 (双项选择)。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学习拓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3)请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说说你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认识。(1分)生物学部分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2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生石花开出花朵 B.机械狗运送铁饼C.数字人点燃火炬 D.钟乳石慢慢长大22.小明和同学调查了家周围环境中的生物,将鱼、荷花、水葫芦、水稻归为一类,将狗、树木、牛和猪归为另一类。他们依据的归类方法是A.按照形态结构归类 B.按照生活环境归类C.按照用途归类 D.按照个人喜好归类23.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对生活在池塘里的鲤鱼而言,环境就是A.池塘里的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 B.阳光、水、温度、土壤C.池塘里的细菌、真菌等 D.以上都是24.在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非生物都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C.“鼠→蛇→鹰”是一条食物链D.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25.我国的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以下对生态系统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森林生态系统能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被称作“地球之肾”B.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雨水充沛的地区,有水土保持的作用C.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稀少,是地球上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D.海洋生态系统以观赏植物为主,产氧量大,动物种类丰富26.某同学将自己的一根头发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只能看到外表,看不到内部结构,主要原因是A.光线无法透过材料B.头发丝太细了C.周围环境太暗了D.头发没有经过染色27.学生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表皮制成玻片标本,这种玻片标本称为A.永久装片 B.临时装片 C.涂片 D.切片28.将紫色萝卜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会逐渐变色,其原因是A.细胞壁被破坏 B.细胞核被破坏C.细胞膜被破坏 D.细胞质被破坏29.细胞生活需要多种营养物质,下列属于有机物是①水 ②糖类 ③脂类 ④蛋白质 ⑤无机盐 ⑥核酸A.①②③④ B.①⑤⑥⑧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30.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如果我们将细胞比作汽车,那么细胞中的“发动机”和“燃油”分别是A.叶绿体、有机物 B.线粒体、有机物C.叶绿体、水分 D.线粒体、无机物31.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组成染色体的物质主要是A.DNA和脂质 B.RNA和脂质C.DNA和蛋白质 D.RNA和蛋白质32.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刮破,你会感到疼会流血。这说明皮肤可能含有哪几种组织A.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B.上皮组织、结缔组织C.结缔组织、神经组织D.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33.红薯又称地瓜,如图1,香甜味美深得人们喜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薯叶制造的淀粉可通过输导组织向下运输B.吃地瓜时剥去的“皮”属于保护组织C.糖分含量高的地瓜瓤,在层次上属于器官(图1)D.红薯的食用部分——根,属于营养器官34.草履虫和变形虫都是单细胞生物,它们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A.口沟 B.伸缩泡C.食物泡 D.表膜(细胞膜)35.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许多单细胞的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B.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形成赤潮,危害渔业C.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D.单细胞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四、综合题(本大题共5题,每空1分,共30分。)36.下面图2所示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过程,请根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图2)(1)图甲材料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形态。(2)图乙中是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染色,滴加的液体是 ,目的是便于观察。(3)在透明的塑料片上写一个“P”,在丙图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A.d B.p C.q D.b(4)在用丙图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是A.左下方 B.左上方C.右上方 D.右下方(5)如图丙,在显微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像,但发现视野有些模糊,可使用【 】(填序号)使物像变得清晰。(6)图丁中的镜头能使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填序号)。37.小明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结构知识后,设置了下面的一些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请根据图3回答问题。(图3)(1)除了病毒以外,生物体的结构和基本功能单位是 。(2)图 最有可能是植物细胞,判断依据是含有细胞壁、液泡和 (填名称)。(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②】 内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糖分。(4)细胞中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④】 。(5)一般植物具有而动物不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①,它能把 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物中。38.下面图4是由受精卵发育为家兔的结构层次示意图,请根据图4回答有关问题。(图4)(1)【A】细胞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细胞体积不断增大,该过程是细胞 。(2)【C】中组成各细胞群的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性变化, b过程是细胞 。(3)【C】中的③主要由 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能够使机体产生运动。(4)【D】胃所处的结构层次是 ,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5)与植物体相比,动物体特有的结构层次是图乙中的【 】(填字母)。(6)小兔子能由小长大的原因是A.经常跑跳 B.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C.经常吃葫萝卜 D.细胞的分化和生长39.据报道,日本政府8月24日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水排海,引发国内和国际多方强烈反对。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进入海洋后,沉积到海底泥沙中,长期时间里影响海底和周围的生态环境,十年后将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风险。在海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将富集在海洋生物体内,人类一旦食用被污染的海产品,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可能对DNA产生影响,并造成基因损害。请回答:(1)海洋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 组成。(2)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 。(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3)日本核污水排海,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4)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功能。放射性物质通过 富集起来,最终可能会影响人类的DNA,造成基因损害。(5)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你以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写出一点即可)40.同学们搬开花盆或石块寻找鼠妇,偶然发现了几条蚯蚓,但蚯蚓很快又钻进了土壤里。同学们产生了疑惑:光能影响鼠妇的生活,那会不会同样影响蚯蚓的生活呢?为此,同学们分成了5个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实验:①每个小组准备了10条鲜活健壮的蚯蚓;②将10条鲜活健壮的蚯蚓放入如图5所示实验装置中央;③静置半小时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蚯蚓数量。如表格1是5个小组的实验结果,请根据图5和表格1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图5)组数 一 二 三 四 五明亮处/条 3 2 2 2 1阴暗处/条 7 8 8 8 9(表格1)(1)提出问题:蚯蚓喜欢在明亮还是阴暗的环境生活?根据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2)静置半小时后,各小组统计实验装置中明亮处和阴暗处的蚯蚓数量,然后计算5组数据的 。在实验过程中,选择10条蚯蚓、5个小组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3)本实验的变量是 。除变量外,实验时环境温度、土壤湿度等条件都应该 。(4)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蚯蚓喜欢在阴暗的环境生活。(5)蚯蚓能够疏松土壤并增加土壤肥力。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 。2023年秋季期期中适应性训练七年级生物 参考答案三、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 A B D B C A B C题号 29 30 31 32 33 34 35答案 D B C A C D D四、综合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每空1分,共30分)※【注意】综合题的答案,凡是有“错别字”的都不能给分,请细心评卷。※36. (1)清水(2)碘液(3)A(4)C(5)⑦(6)①④37. (1)细胞(2)甲 叶绿体(注意“绿”的写法)(3)液泡(4)细胞核(5)光38. (1)生长(2)分化(3)肌细胞(4)器官(5)E(6)B39. (1)非生物部分(2)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3)自动调节(4)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5)不乱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物品;绿色出行;节约用水、用电等(合理即可)40. (1)蚯蚓喜欢(或不喜欢)在阴暗(或明亮)的环境生活。(2)平均值 减少实验误差(3)光/光照 相同(5)生物影响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答案.docx 生物答案.docx 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