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_ 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照相机、眼睛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
2、经探究知道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办法。
3、了解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办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2、有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照相机与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
2.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难点:
1.当物体远离时,照相机和眼睛的调节原理。
2.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教学过程
照相机的结构
如图: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底片相当于光屏;
2.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普通相机的镜头焦距一般无法改变;
当由近景改拍远景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前移),我们可以通过向后收缩镜头(缩短底片到镜头的距离),让像再次落在底片上。
4.当由远景改拍近景时,又如何?
如图:
1.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眼球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眼球中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一般无法改变;
当由近处看向远处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前移),我们可以通过增大晶状体的焦距(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弱),让像再次落在视网膜上。
4.当由远处看向近处时,又如何?
眼睛的调节
眼睛为了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的清晰像落在视网膜上,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即改变凸透镜的焦距的大小。
看近景-------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
看远景-------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
视力的缺陷与矫正
当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不能使物体的像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引起视力缺陷。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
近视眼和远视眼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近视眼成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成像于视网膜前。
近视眼矫正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近视眼的典型症状:眼球外突,“看远处的物体模糊”
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远视眼成因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成像于视网膜后。
远视眼矫正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
远视眼的典型症状:眼球内陷,“看近处的物体模糊”
特别提醒:
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利用了“补偿法”.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故应用发散透镜(凹透镜)来补偿,使其会聚本领与正常眼睛相同;同理远视眼则通过戴凸透镜来增强晶状体的会聚能力,使其会聚能力达到正常.
速记口诀:
睫松晶薄远视眼,
物像成在膜后面.
凸透镜使光早会聚,
矫正远视看得见.
预防近视“三要”“四不看”:
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②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③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④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⑤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⑥不躺卧看书。
⑦不走路看书。
常见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戴的透镜种类是( B )
A. 远视眼,凹透镜
B. 远视眼,凸透镜
C. 近视眼,凹透镜
D. 近视眼,凸透镜
解析:根据眼睛成像位置判断眼疾类型和矫正所用透镜。由题知,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1.小丽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他的外公看报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丽和外公应分别戴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 D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凹透镜和凸透镜
解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