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历史第二次阶段性检测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6 分)(政治部分 1—14 题,历史部分 15—28 题)在家里,“我”是爸妈的乖女儿;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好学生;在社区“我”是叔叔阿姨心目中的小邻居……材料中“我”的身份确定依据分别是( )A.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血缘关系 B.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C.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业缘关系 D.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助人行为 ②社会公益行为 ③电信诈骗行为 ④行人闯红灯行为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从来没有一个渠道,能够汇集如此之多民间声音;从没有一个空间,可以同时容纳如此之众共商国是;也从来没有一种力量,能够把互不相识的大众意见凝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中国互联网做到了,中国网民做到了这意味( )A.网络成为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保障 B.网络成为促进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平台C.网络反腐逐渐成为廉政建设的利器 D.网络发展正深刻影响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微信朋友圈我们经常看到朋友转发的链接,但有些并未被核实。据相关专家介绍,在微信朋友圈 ,未经核实转发别人的信息,也属于违法行为,对于复杂的网络信息,我们应该( )①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②远离网络、远离是非③增强抵制诱惑的能力 ④培养兴趣爱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美国当代政治学家赛缪尔·享廷顿说:“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这句话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关于社会秩序,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有(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④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如果要劝导身边不守规则的人,你应该( )A.语言文明、晓之以理、适可而止 B.态度强硬,维护规则的尊严C.不惜一切手段惩罚不守规则的人 D.调动身边的人施压不守规则的人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告诫我们( )A.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B.要自尊自爱C. 要 自 立 自 强 D. 要 遵 守 规 则常言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下列有关“诚信”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 ②是一项民法原则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现实生活中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A. 道 德 B. 习 俗 C. 法 律 D. 法 治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属于附加刑的是( )A.管制 B.有期徒刑 C.无期徒刑 D.没收财产八年级学生小李将自己积攒了半年的零花钱通过“轻松筹”平台捐给身患疾病的陌生人。小李承担了 责任,这一责任的来源于 。( )A.关爱社会 道德规范 B.维护国家利益 公民身份C.关心同学 法律规定 D.维护正义 老师的要求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关爱他人时,我们要( )①心怀善意,帮助他人 ②尽己所能,奉献社会 ③讲究策略,理智行动 ④不顾一切,付出所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这体现服务社会能够( )A.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B.体现人生价值 C.主动承担责任 D.自己长大关爱他人,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下面属于关爱他人的事例有( )①洁颖同学的父母长期在国外打工,班长刘静常帮她复习功课②某校教职工积极参加抗震救灾的捐款活动③“世界无偿献血日”这天,许多市民走上采血车献血④小红下课后给刚讲了整整一节课的老师递上了一杯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某校历史社团编演了四部课本剧,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第一部:林则徐-虎门销烟显意志第二部:陈化成-抗英斗争展丹心第三部:邓世昌-黄海海战壮军威第四部:冯子材-镇南大捷震敌胆A.反抗外来侵略 B.推翻封建统治C.学习西方文化 D.维护民族团结(项目历史史实历史结论A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C《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历史结论是对历史史实的理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主观认识,历史结论的正确得出必须建立在对 历史史实正确解读基础上,下列历史结论与历史史实正确对应的是( )A.A B.B C.C D.D((一)创办报纸,设置不受众官节制也不节制众官的新闻官;(二)成立地方自治机构,管理地方财政、教育及社会救济事业等;(三)兴办近代工矿交通等企业,准许私人投资,奖励发明创造;(四)与外国通商,平等往来,欢迎外国人前来传授工艺技术。)八年级某班同学根据课堂总结和查阅的资料编写了下图学习资料卡,从这张资料卡可以看出,《资政新篇》( )A.体现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B.带有资本主义色彩C.表达了农民阶级的意愿 D.违背社会发展潮流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从 1894 年的 80 家到 1900 年的 933 家,引发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如图为中国近代开放商埠平面示意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农民战争打击外国侵略势力 B.西方列强割占中国大片领土C.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D.近代军事民用企业迅速发展下面是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称呼用语的变化,变化说明( )年代 “天朝”使用频率 “中国”使用频率道光最初 10 年 50 余次 不满 10 次道光十六年(1836 年) 四月至十七年四月 6 次 5 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 6 次 14 次咸丰 《筹办夷务始末》前五卷约 5 次 迁渐取代天朝光绪 几乎不用A.体现国人天朝上国的优越心态 B.清政府对外交往开始掌握主动权C.近代中国外交取得丰硕成果 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的外交理念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边疆、沿海地区受到列强的窥视,形势严峻。清政府为此采取的措施有 ( )①派左宗棠收复新疆 ②1884 年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③1885 年在台湾建立行省 ④初步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北洋等新式海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根据论从史出原则,从表可以得出孙中山是( )表 孙中山大事年表(部分)时间 事件1894 年 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 年 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1906 年 正式提出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指导思想A.维新变法运动的倡导者 B.民主国家的缔造者C.群众路线的开拓者 D.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经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座城市是( )A.北平 B.上海 C.长沙 D.南京(出处观点当事人回忆7月1日(张国焘和李达);7月10日左右(包惠僧)共产国际档案大会预定6月20日召开,但各地的代表直到7月23日才全部到达上海大会才开幕《中国社会科学》刊载文章从代表行踪、从可以借助的间接事件、从当时的文字记载三方面考证认为一大的开幕日期是7月23日)关于中共一大开幕日期史学界曾多次讨论,下表列举了部分观点。可以得出( ),A.当事人回忆更接近史实 B.史学研究依赖原始档案C.国家刊物最具有权威性 D.历史研究需要多重考证25.1921 年,中共一大把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22 年,中共二大主张消除内乱,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上述变化表明( )A.革命纲领逐步契合国情 B.中共成为革命领导核心C.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理论创新成为首要工作这是中国继辛亥革命之后的又一场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国民党由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 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幼年的中国共产党也充分崭露头角,由一个少数知识分子精英聚集的小团体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场“大革命” ( )A.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朱德曾赋诗称赞说:“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朱德的诗句点出了南昌起义的( )A.时代背景 B.发生原因 C.失败原因 D.历史影响下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比例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B.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D.古田会议的召开二、非选择题(64 分)(政治部分 29—32 题,历史部分 33—35 题)【价值判断题 6 分】放学回家的路上,你看到同学在被坏人围追堵截。你 会 : 理由:你乘坐的公共汽车靠站后,上来一位老大爷。你会:理由:有人说,关爱他人是成年人的事情,与我们未成年人无关。这种说法是 的,因为:【材料分析题 7 分】有人说,责任是一种生命与生命传承的情感;也有人说,责任是一种本能的保护与坚守;还有人说,责任是承担与付出后获得的一种快乐与幸福。 某校围绕“责任”这一主题 ,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1 分)承担责任,我们可能会付出哪些代价与回报 (2 分)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4 分)【材料分析题 9 分】近年来,无论是创文还是疫情防控期间,到处都可以看到义工活跃的身影。义工是平凡又普通的一群人,义工也是伟大又令人敬佩的一群人,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们的城市更有温度。你参加过什么公益活动?(2 分)参加微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有什么意义 (4 分)我们该怎样向义工学习,让我们的城市更有温度?(3 分)【材料分析题 10 分】王涵是某中学的“三好学生”,他最近结识了几个“朋友”,他们经常去网吧通宵玩游戏。他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参与赌博,家长和老师对其进行多次教育,他都不听。辍学后,为了偿还赌债, 他经常向低年级的学生索要财物,稍有不从,就大打出手,还经常在学校周围扒窃,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仍不悔改,后来竟发展到入室盗窃,拦路抢劫。在一次持刀抢劫过程中被公安机关抓获,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处有期徒刑 5 年。王涵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2 分)王涵持刀抢劫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这种行为具有哪些特征?(4 分)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请你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提几条建议。(4 分)中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实践的生动范本,中国的领航者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焕发出蓬勃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活动(摘录)1918 年与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反对封建思想,介绍社会主义思想。1918 年 11 月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9 年 5 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1919 年在《晨报》副刊开辟“马克思研究”专栏,翻译并发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马氏资本论释义》等译文。1920 年初,组建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会员人数一度达 250 多人。1920 年 7 月,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社会主义史》《唯物史观研究》等课程。自 1918 年到 1921 年 7 月,在各地发表《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等宣传社会主义的演讲十多次。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期间,增购大量马克思主义书籍和外文刊物,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摘自舒悦《五四时期李大钊向青年学生群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途径研究》材料二:图 一 图 二 图 三材料三: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摘编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根据材料一归纳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任写两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 分)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图三之间的逻辑联系。(2 分)据材料三回答,半殖民地中国出现新的领导阶级是什么?该阶级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3 分)综上所述,请你谈一谈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不断发展,焕发蓬勃生命的原因有哪些?( 任写两点)(2 分)某校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历史探究活动。(10 分)【自救失败】材料一:19 世纪后期,少数有远见的清朝官员倡导在中国实行“自强”运动。鼓励西方投资修建铁路,甚至在他们管辖的省份中建立工厂,并且使他们自己的军队现代化,但他们只想保持现存的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12 分)材料一: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摘编自邹容 《革命军》()(1)青年学生邹容以满腔热血呼吁革命,是因为二十世纪初中国什么战争的失败?该战争给中秩序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它。1895 年,清政府在与日本的战争中令人震惊的失败了。国社会性质带来了什么深重的影响?(2 分)——摘编自[美]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材料中的“自强”运动到了后期又提出了什么主张?“与日本的战争中令人震惊的失败了”指的是什么战争?(2 分)【制度借鉴】材料二: 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的……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建立了政党,夺取了国家的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摘编自赵博宇、孙琰《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两个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虽然“暴力革命”的果实被“断送”,但它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3 分)【思想革命】材料三: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德先生”和“赛先生”成为那个时代的口头……旧道德、旧习俗、旧文学、旧的社会关系都受到贬义性的攻击,这次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中的“思想革命”指什么事件?吹响这场革命号角的人是谁?这场革命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3 分)综上所述,请你给这个探究活动制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并谈谈你的感悟。(2 分)材料二:“《新青年》……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我非常钦佩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摘编自毛泽东接受美国记者采访片段材料说明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受到《新青年》主要宣传的哪两种思想的洗礼?(2 分)材料三:“觉悟”的声浪,在二十世纪的新浪潮中,澎渤得很厉害。……有了这种“觉悟”,遂酝酿成这次全国的“学潮”,冲动了全国的学生界,人人全想向“觉悟”方面走。——摘编自周恩来《“觉悟”的宣言》材料中的“学潮”中青年学生呐喊出的最能体现其性质的口号是什么?该事件体现出青年学生具有什么精神?(2 分)材料四: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共一大正式代表的平均年龄是 28 岁。这些代表大多数与各地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关系密切,有的是创建人,有的是参与者。——摘编自胡献忠《中国青年运动一百年(1919—2019)》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其体现出中国青年身上具有什么伟大精神?(2 分)材料五:李大钊深刻影响了年轻助手毛泽东的思维,1918 年,李大钊向毛泽东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并且成功地以民粹派对农民在革命中的角色的民族主义观点激发了他。1927 年 4 月 28 日李大钊遭军阀张作霖迫害后,毛泽东坚持农民斗争,将其导师的理念付诸实践。——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毛泽东将其导师的理念付诸实践”开辟出一条什么道路?该道路的开创体现出什么精神?(2 分)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请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样肩负起历史使命?(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