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大冶市2023年秋素质教育期中目标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
学校:        姓名:        考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6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卷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三、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8.鸦片俗称大烟,又叫福寿膏,是一种麻醉毒品,每年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八年级某班准备出版一期禁毒黑板报,在收集清朝禁烟运动的课程资源时,点击率最高的历史人物是
A. 魏源 B. 林则徐 C. 严复 D. 关天培
19.这是一段电影解说词:“火,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仇恨。火,烧毁的是皇帝的逍遥宫,却唤醒了千千万万浑浑噩噩的梦中人。火,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火”燃烧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0.小明同学在观察地图时,发现中国的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这种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国有关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美国
21.“时代的局限是真正的局限。……从金田到天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22.李军同学喜欢用顺口溜方式记忆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例如,他将某个不平等条约内容编成“割台湾、赔两亿、增四口、设工厂”的顺口溜。该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23.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时间 1860年 1866年 1875年 1878年
事件 在湖南招募5000人,组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 在福州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造船厂 被清政府任命为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 成功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A. 曾国藩 B. 左宗棠 C. 邓世昌 D. 康有为
24.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夜间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丧失理智的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 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 台湾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25.在课本剧《孙中山》的排练现场,扮演孙中山的同学可以说的台词是
A.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B.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 “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26.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如果用民国纪年法,这一事件发生在
A. 民国七年 B. 民国八年 C. 民国九年 D. 民国十年
27.“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继续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A. 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B.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 没有推翻袁世凯的统治 D. 清朝封建统治势力依然强大
28.“北洋政府统治中国的短短16年时间里,频繁更换了14名国家元首。内阁变更37次,改组24次,有26人担任过总理,任期最长的17个月,最短的仅两天。”其原因是
A. 军阀混战 B. 袁世凯称帝 C. 宋教仁遇刺 D. 二次革命
29.“20世纪初,上海的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修身课《女诚》或《烈女传》等女生教材。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为包办婚姻争得面红耳赤,后来有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由此可见
A. 变法图强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B.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D. 男尊女卑的现象得到了根除
30.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下列史料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A. 电视剧《觉醒年代》 B. 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
C. 电影《建党大业》 D. 书籍《中国共产党简史》
31.下图刊物所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A. 自强与求富 B. 变法图强
C. 民主与科学 D. 马克思主义
32.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提到:“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那么,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 爱国主义 B. 开拓创新 C. 艰苦奋斗 D. 乐观主义
四、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0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英国割取香港,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无疑,这种由战争而造成的变化意味着中国主权的丧失。……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因为自然经济顽强抵抗,不愿退却。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五口”的分布特征是什么?鸦片战争后中国失了哪些主权?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3分)
材料二
(2)指出材料二形势图中A、B两处发生的战役。(2分)
材料三
自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两者交错,反映出晚清当局者在19世纪后60年民族冲突里的矛盾心态。庚子与辛丑之交是一个转折点,在她(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材料三中所说的庚子年是哪一年?在这个“转折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哪项规定“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3分)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鸿章尝往英法提督兵船,见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深以中国军器远逊于外洋为耻,且戒谕将士虚心忍辱,觉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若驻上海久而不能资取洋人长技,咎悔多矣。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我国学习西方主要停留在什么层面?为此,洋务派做了哪些努力(说出一点即可)?他们的努力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3分)
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刺激光绪帝救国的“时局”是什么?光绪帝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努力?(2分)
材料三
这个国家的政府已腐败透顶,只有革命才能提供救世良方……在1911年10月10日,汉口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尽管缺乏配合,革命运动仍迅速席卷全国。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的“兵变”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革命运动仍迅速席卷全国”最后推翻的旧政权是什么?(3分)
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并且决定接受西方的科学、民主和文化作为新秩序的基础。同时,他们发动一场以白话文代替古文的新文学运动。这场知识风暴给儒家,包括传统伦理、风俗、人际关系和社会习俗,以粉碎性的一击;同时,还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的代表(列举2位)及这场知识风暴最为重要的阵地。(3分)
材料二
这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活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许多人义愤填膺。他们聚在一起便畅谈国家面对的危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打开了一个新天地?(2分)
材料三
一大的十二个代表,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作为湖南代表之一的毛泽东还没有满二十八岁……参加会议的这些代表都是社会上还不知名的“小人物”。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会议的地点,说说这些年轻人想创立一个怎样的崭新的合理的社会?(2分)
36.根据下面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7分)
时间 事件
1839年 虎门销烟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94年 邓世昌率致远舰官兵杀敌殉国
1894年 兴中会成立
1900年 聂士成在天津保卫战中壮烈殉国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7年 《文学改良刍议》发表
1918年 《狂人日记》发表
1919年 五四运动
(1)从上述材料中指出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1分)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大冶市2023年秋季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分)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B B C A D B D C C B A C B D A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3.(共8分)
⑴(3分)
①特征:分布于东南沿海;
②主权:领土主权,关税主权,贸易主权等;
③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⑵(2分)
A. 黄海海战; B. 威海卫战役
⑶(3分)
①1900年;②《辛丑条约》;③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4. (共8分)
⑴(3分)
①学习技术(器物)层面;
②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兴办教育,编练军队,筹设海防等。
③它使得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人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答出一点,即可给1分)
⑵(2分)
①“时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被迫割地赔款。
②救国努力:支持戊戌变法。
⑶(3分)
①事件: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②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③旧政权:清政府
35.(共7分)
⑴(3分)
①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列举2位)(1分,列举一位得0.5分)
②北京大学和《新青年》(各1分,共2分)
⑵(2分)
①变化:由单纯的军事行动或少数人参与变为参与的社会面广、态度坚决、意志顽强。
②原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⑶(2分)
①上海和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1分,答出一个地点得0.5分)
②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1分)
36.(共7分)
⑴中国同盟会( 1分)
⑵【示例】(只是参考示例,不拘泥于此答案;评分分值参照后面的评分标准)
观点: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不断进行抗争。
选择的史事:虎门销烟、邓世昌率致远舰官兵杀敌殉国、聂士成天津保卫战壮烈殉国、中华民国成立。
论述:面对英国的侵略,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面对日本的侵略,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面对八国联军侵华,聂士成在天津保卫战中壮烈珣国。为了“医国”,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无数的英雄为了国家战斗,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救国壮烈牺牲,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不断进行抗争。
【评分标准】
等级 分值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 结论
四等 (5-6分) 观点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2分)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以上的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分) 围绕观点和论述进行提升(1分)
三等 (3-4分) 观点明确。(1分)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2分)
二等 (1-2分) 观点不够明确。(0.5分)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1分) 没有结论;或有结论,但只是重复观点没有提升(0-0.5分)
一等 (0-1分) 没有凝练出观点。(0分)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0-0.5分)2023年秋大冶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法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1—5 DCCBA 6--10 CDBBB 11--14DAAD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①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②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③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了新的平台。(任意四点四分)
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
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每点两分)
16.(1)海报一中人物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海报二中人物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每点两分)
(2)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每点两分)
17.(1)社会生活中,一部分人的规则意识不强。(两分)
(2)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每点两分)
①及时了解车辆限行规定这一规则。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④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每点两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大冶市2023年秋素质教育期中目标检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学校:        姓名:        考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6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卷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关于社会关系分类对应正确的有
全国道德模范张桂梅校长和她女子高中的学生们 血缘关系
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和她的父母 血缘关系
“大山的女儿”黄文秀书记和她的老乡 业缘关系
国家荣誉称号“人民英雄”获得者张定宇院长和他的同事们 地缘关系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明代大学者顾宪成的一句名言。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A. 要参加社会实践,热心为公众服务
B. 要事必躬亲,大小事都要亲力亲为
C. 要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D. 告诉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3.《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
①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②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③维护秩序靠规则         ④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
4.有警察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这些现象告诉我们
①他律比自律作用大    ②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规则限制了我们的自由  ④应增强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5.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
A. 文明有礼 B. 尊重他人 C. 遵守规则 D. 诚实守信
6.凌晨三时许,小李在自助银行取款后遭遇抢劫,歹徒跑后,小李立即报警,“110”接警后未出警。基于以上事实,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如果小李以公安机关未依法履职为由提起诉讼,那么他应向检察院起诉
②如果小李以公安机关为被告提起诉讼,那么本案是一起行政诉讼案件
③基于歹徒的犯罪行为,他有可能被依法判处拘留,不可能被判处拘役
④基于歹徒的犯罪行为,他有可能被依法判处罚金,不可能被判处罚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体现尊重他人的是
A. 事虽小,不为不成 B. 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C.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一支由“居委会+中学生”构成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小组走进社区,向居民宣传反诈骗知识,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提高居民的防诈骗能力,以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中学生参与社区反诈骗宣传活动
①有利于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
②能够影响他人,共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③能够杜绝社区居民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④有助于服务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下列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是
①王某将陈某殴打成重伤  ②徐某酒后驾驶机动车
③李某欠钱不还      ④小张被公司无故辞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0.“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这句话告诉我们
A. 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B.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C. 个人诚信决定国家兴旺
D. 诚信和隐私,有时不可兼顾
11.近期,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网络短视频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依法依规处理了一批违法违规网络短视频平台及其账号,同时,大力推动网络短视频优质精品内容生产,开展了一系列正能量传播活动,得到了许多网络短视频平台的积极响应和热烈参与。传播网络正能量需要我们做到
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媒介素养
②学会“信息节食”,少发不良信息,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③传播积极健康文化,少接触网络虚拟空间
④高扬主旋律,共同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网上可上传信息、查询资料、学习求教;可办事购物,娱乐交友;可了解政府的施政纲领,利民措施……好一个网络时代!这一现实反映了
①网络生活充满诱惑,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②网络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
③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④网络向我们展示了崭新的世界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13.陈某因违法受到法律惩处。根据下图判断他的行为应该是
A. 讨薪不成,阻碍交通
B. 捡到手机,拒绝归还
C. 聚众斗殴,致人伤残
D. 上学迟到,冒名登记
14.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阅读。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纸张阅读的新型阅读方式,无纸张限制,无携带保存障碍,图书保存于网络,一点即可阅读,不用案头堆积如山,耗费巨大木材资源。可见
A. 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平台
B. 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
C. 网络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
D. 网络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2分)
15.(10分)
材料一
工信部加大网络强国战略实施力度,以此振兴实体经济,并确保“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顺利推进。据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介绍,加大网络强国战略实施力度,将有针对性地出台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推进网络设施建设、5G研发、工业互联网创新等相关领域的重点任务和项目。
材料二
近些年来,互联网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为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可喜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上网人数将近2亿。我国青少年上网较为突出的是:在网上浏览不良信息,热衷于网上聊天儿,沉溺于网络游戏,网上交友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必要性?(4分)
(2)请结合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就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谈谈你的看法。(6分)
16.某班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10分)
分享一
小区安全宣传栏中的两张海报
海报一 海报二
(1)从触犯的法律看,海报一、海报二中人物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4分)
分享二
一个未成年人的“成长道路”。
12岁的小华认识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违反校规校纪,在学校和同学打架。
13岁的小华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时常旷课到网吧玩游戏。
14岁的小华为筹集上网的费用,入室盗窃他人财物,被公安机关抓获。
(2)小华从认识不三不四的朋友到染上各种不良行为,最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过程对我们有哪些警示?(6分)
17.遵守规则,捍卫规则。(12分)
材料一
小易同学搜集了一组漫画,准备撰写调查报告,请你帮忙。
过马路 霸座 “启蒙”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实行城区机动车尾号限行政策,工作日每天限行两个号。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加强个人防护,一些城市暂缓机动车限行政策,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在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后,实行单号单日、双号双日行驶。同时指出,限行期间遇有重度以上污染天气,另行通告。
(1)材料一中的三幅漫画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请你告诉同学们,我们为什么需要遵守规则?(4分)
(3)结合材料二,从对待规则角度,你想对有车家长、亲友说些什么?(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