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
期中学业水平诊断参考答案
1-20 DADBD CDBAC DCDAB CDBAB
21-40 DDCAA CACCD ACABB CBDDB
41.(10分)
(1)半坡原始居民。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等。(2分+3分)
(2)1.人类社会的进步;2.生产力的提高;3.原始居民过上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4.人类进步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5.改善生活环境。(任意答对三点给满分5分。任意答对两点加其它回答给4分。任意答对一点加其它回答给3分。完全无上述答案加其它回答给1分)
42.(10分)
(1)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使用。(3分。1.5分+1.5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分。答案中有“生产力”三字得2分。其它答案酌情给1分)。
(2)商鞅变法。(3分)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奖励军功等。(2分。任意回答两点得2分。任意回答一点得1分。)
43.(10分)
(1)简介关键词句:1.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开创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3.建立郡县制。4.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完整回答三点得5分。任意回答2点加其它内容得4分。任意回答1点加其它内容得3分。其它回答酌情1分。)
(2)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回答。(5分。酌情给分。)
44.(10分)(1)要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态度。(4分)
(2)①做更好自己,需要接纳与欣赏自己;②做更好自己,要扬长避短;③做更好自己,主动改正缺点;④做更好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⑤做更好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6分.任意回答三点得满分)
45.(10分)(1)赞同。(2分)因为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好的朋友帮助我们养成热情开朗的良好性格,对他人真诚、友好、宽容、负责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说“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3分)
(2)两种都有道理,第一种观点: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我们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第二种观点: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鼓励,我们会收获更多。(5分)
46.(10分)(1)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5分。任意回答三点得满分)
(2)①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②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③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④在网上交往过程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⑤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虚拟世界中,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5分。任意回答三点得满分。)2023秋期中阶段性学业水平诊断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
(试题共两卷46题 卷面分数120分 考试时限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60分)
【单项选择】(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其中1-20小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21-40小题为历史试题。)
1.一位初中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上初级中学了,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还增加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一下子增加了好几门,知识点又多,难度系数也增加了。这段话主要表明( )
A.初中的课程和小学的课程没区别 B.初中与小学的思维水平一样
C.这位同学在抱怨初中生活 D.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相比有新变化
2.全国优秀党员罗官章不忘初心,坚守共产党人本色,返乡带领乡亲共圆致富梦。终于在耄耋之年,帮助山区群众搬走了那座贫困的大山。这启示我们( )
①应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②要珍惜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③要把个人梦想和努力奋斗紧密结合起来 ④只要心中有远大的梦想就能成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少年》杂志已经湮没,而少年精神常在。”下列对少年的梦想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取得成功的保证 ②应该成为一名作家
③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引领人生航向④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五峰某校宣传栏中贴有“学无止境”“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基础”。其意在强调( )
A.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B.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C.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D.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5.一名教师在五峰某镇筑堡工程中对某社区留守少年说:“努力非常重要,要努力,但是不能用蛮力、不动脑。复制别人的学习方法,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是不行的,要在努力中掺入对自己的认识。”这告诉我们要( )
A.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B.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C.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D.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6.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指出:“你要认识你自己。”这一箴言的意义“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更为重要,更为深奥”。这是因为,正确认识自己( )
①有助于增强自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②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③能彻底解答“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④能够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启示我们( )
A.要认识学习的苦与乐 B.要了解学习的重要意义
C.要勤奋刻苦,以苦为乐 D.要善于发现和享受学习的乐趣
8.“如果可以接受自己也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可以承认自己并不那么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了。”这一人生感悟启示我们要( )
A.正确看待自己的不完美 B.客观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C.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D.不断迎接挑战,战胜自己
9.七年级学生丁一总是觉得自己脸上有斑点,个子又矮,因此整天只想少见人。他应该( )
①去做美容护理②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③积极接纳自己的外在形象④买增高鞋垫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0.图片《互相嘲笑》启示我们要(  )
①勇于揭露他人缺点 ②学会欣赏他人优点
③敢于挑战他人权威 ④全面客观认识自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属于表达友谊的诗句的有( )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这告诉我们( )
①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②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③朋友让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 ④朋友会满足我们所有的要求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诗经》有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交友是一种交换关系 B.给予朋友帮助时应要求朋友回报
C.交友只能得到物质享受 D.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14.恩格斯为了帮助马克思进行“资本论”研究,唯心接受了父亲的经商要求,并把挣来的钱寄给马克思做研究经费。当马克思还未精通英文时,恩格斯就帮他翻译。这告诉我们,真挚的友情应当建立在( )
A.志同道合的基础上 B.不怕牺牲的基础上
C.真诚平等的基础上 D.互帮互谅的基础上
15.2023年4月,第8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五峰各校均进行专题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
①在网络时代,国家安全意识仍然不能放松 ②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③现在努力学习,为成年时担负国家安全责任做准备④警惕间谍,警惕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2023年10月,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小学生民族运动会在付家堰中小学隆重举行,全县各中心学校组队参赛。如果你的好朋友在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你的正确做法是( )
A.嫉妒他,暗地里说他坏话 B.不再搭理他,谁让他这么风光
C.向他祝贺,同时自我反省和激励 D.结交新的、不如自己的朋友
17.玻璃与金子相会,便有宝石的光辉;愚人与哲人接近,也会变得聪明。该话启示我们( )
A.选择友谊要看这个人对自己是否有利
B.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C.交友要掌握必要的艺术和方法
D.真正的友谊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1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两句名言:“所谓友谊,首先是诚恳,是批评同志的错误。”“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这说明友谊是要( )
A.用热情去浇灌 B.用真诚去播种 C.用宽容去护理 D.用尊重去护理
19.随着五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5G网络覆盖,原本再普通不过的农事活动,通过农民的手机网络直播,吸引大量粉丝。很多农民成了“网红”,手机成了“新农具”,网络交往也成了农民与外界联系和交往的新形式。关于“网络交往”,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②因为网络具有虚拟性,所以我们不能盲目点赞、随意转帖
③中学生不能通过网络进行交往 ④应该遵循网络交往的规则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互联网将你的手伸向世界,伸向未来。现代化的网络,会让人的生活更丰富、更方便、更快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信息,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
B.网络世界奇妙无穷,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C.在没有国界的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D.在交往中让互联网发挥积极作用,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21.元谋人知道使用火的最可靠证据是( )
A.神话传说 B大胆想象 C.历史文献 D.遗骨遗物
22.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
A.铸造司母戊鼎 B.种植水稻 C.烧制彩陶 D.会使用火
23.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珍品,上面的鱼纹反映出原始居民的图腾崇拜。看到这个珍贵的陶盆,我们应该感谢制造它的( )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居民 D.元谋人
24.河姆渡人能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学会建造房屋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自然环境的变化
25.“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先生对谁的评价( )
A.黄帝 B炎帝 C.仓颉 D.少典
26.《礼记·礼运》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A.北京人时期 B.半坡人时期 C.尧舜时期 D.黄帝时期
27.“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8.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 )
A.交纳租税 B治理郡县 C.镇守疆土 D.监察百官
29.之所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是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的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我国发现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30.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中,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周王室分封某位功臣为诸侯 B周王使用青铜器祭祀
C.大量奴隶用“泥范铸造法”铸造青铜器 D.奴隶使用铁制农具进行劳动生产
31.下列三幅所示为约5000年前的器物图片,其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
A.中华文明的演进 B.生产工具的进步
C.耕作技术的发展 D.古代纹饰的演进
32.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对诸侯国发展趋势的影响,不包括( )
A.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少 B.客观上有利于民族交融
C.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多 D.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33.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官。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秦国 B.齐国 C.燕国 D.赵国
34.“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建的( )
A.齐桓公 B.李冰 C.秦孝公 D.商鞅
35.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主张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A.“无为” B.“仁” C.“法与时移” D.“兼爱”“非攻”
36.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孝公有)囊括四海之意……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可见“商君”属于(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7.诗句“秦土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赞扬了秦王嬴政的一项功绩,这项功绩是( )
A.统一南疆 B.统一六国 C.统一北方 D.统一西北
3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9.“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暗指( )
A.秦始皇死后葬于阿房宫 B.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C.秦朝刑法严酷,社会动荡 D.秦朝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40.搜索引擎里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字眼,出现的网页中涉及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商鞅秦孝公 B陈胜吴广 C.项羽刘邦 D.李斯秦二世
第II卷
(非选择题部分,共60分。第41~43题为历史试题,第44~46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
41. 读图题(10分)
请回答:
(1)图一是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2分)假如你有幸到这个原始聚落去做客,请你设想一下生活的情境,并作描述。(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人类从居住洞穴到盖房定居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
42.材料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片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3分)这些信息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2分)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分)据材料二,概括其主要措施。(2分)
材料题(10分)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车同轨。书同文。”——《史记.秦始皇本纪》;“阿房,阿房亡始皇”——童谣。
请据史料及所学在唯物史观指向下评价秦始皇。(5分)
(2)秦朝只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如果是你回到秦朝并被重用,你将会给秦始皇提出哪些建议?(5分)
44.材料题(10分)
材料一 王强上初中后,因为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加深,老师补充的知识点很多,自己不知道该怎样记笔记。爸爸妈妈不再帮他检查作业,也不陪他复习功课,王强自己很苦恼又不知所措,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材料二 王强觉得自己在学习上已经非常努力了,可是学习还是不理想,于是他认为自己在学习上没有天赋,肯定不是“学习那块料”,他还固执的认为自己学习不好,以后其他事情也做不好,王强逐渐变得自卑而沉默……
(1)结合材料一,你认为王强应树立怎样的学习态度?(4分)
(2)上述材料启示我们怎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6分.写出三点即可)
45.材料题(10分)
进入到初中阶段,很多同学的人际交往圈发生了变化,很多同学结交到了新的朋友,也有很多同学依旧和小学时的朋友保持着友谊。有人说:“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
有人说:“朋友应该把机会更多让给对方”,但也有人说“朋友就是应该相互竞争才会彼此促进”。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2分)说说你觉得朋友的意义是什么?(3分)
(2)请你谈谈对以上两种观点的看法。(5分)
46.材料题(10分)
步入初中,我们也会迎来新的友谊。下面是小雨的QQ日志。
日志一

网络空间作为现实世界的延展,网上交往也成为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新的交友方式。
日志二
(1)交友既需要热忱、激情,也需要方法、智慧。结合材料中小雨的做法,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建立、呵护友谊? (5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给像小雨一样喜欢网上交友的同学提出忠告。(5分)2023年秋期中阶段性学业水平诊断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答题卡 42.(1) (3分)
(2分)
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
考场/座位号: (2) (3分)

[0] [0] [0] [0] [0] [0] [0] [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1] [1] [1] [1] [1] [1] [1] [1]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2] [2] [2] [2] (2分)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 [3] [3] [3] [3]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43.(1)
[9] [9] [9] [9] [9] [9] [9] [9]
单选题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22 [A] [B] [C] [D] (5分)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2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24 [A] [B] [C] [D] (2)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25 [A] [B] [C] [D]
26 [A] [B] [C] [D] 31 [A] [B] [C] [D] 36 [A] [B] [C] [D]
27 [A] [B] [C] [D] 32 [A] [B] [C] [D] 37 [A] [B] [C] [D]
28 [A] [B] [C] [D] 33 [A] [B] [C] [D] 38 [A] [B] [C] [D]
29 [A] [B] [C] [D] 34 [A] [B] [C] [D] 39 [A] [B] [C] [D] ( 5分)
30 [A] [B] [C] [D] 35 [A] [B] [C] [D] 40 [A] [B] [C] [D]
材料题
以下为历史答题区域 以下为道德与法治答题区域
41. ( 1) (2分) 44.(1)
(3分) (4分)
(2) (2)
(5分) (6分)
{#{QQABYQSAogCAAgAAABgCEQEKCAMQkAAAACoGxBAIsAAAAAFABAA=}#}
45.(1) (2分)
(3分)
(2)
请勿在此区域作答或
者做任何标记
(5分)
46.(1)
(5分)
(2)
(5分)
{#{QQABYQSAogCAAgAAABgCEQEKCAMQkAAAACoGxBAIsAAAAA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