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一共同体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课堂练习综合I 物理、化学合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一共同体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课堂练习综合I 物理、化学合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年秋学期10月份课堂练习
九年级综合I
化学部分
时间:60分钟 分值:70分
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
1. 盐城市博物馆馆藏多件国家一级文物,其中展有陶瓷、铁盘和书画作品等。下列有关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陶瓷耐腐蚀 B. 铁盘硬度大 C. 宣纸易燃烧 D. 墨迹难氧化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B. 鼓励开私家车,带动经济发展
C. 加强环境监测,关注环境保护 D 就地焚烧垃圾,提高环境卫生
3.下列变化产生的热量是化学变化的结果的是
A.摩擦生热 B.电熨斗通电发热
C.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热量 D.太阳能热水器被阳光照射变热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取量筒中的液体体积 B. 滴加液体 C 倾倒液体 D. 闻气体气味
5. 下列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6.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其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B.科学思维: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后的废液集中处理,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对着一块干燥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8.实验室若直接用30%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下列装置能实现的是
9. 下列实验的先后顺序关系正确的是
A.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将集气瓶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面,再盖上玻璃片
C.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 氯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再加热药品
10. 用图示的方法对化学概念进行辨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化学概念之间存在以下三种关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D.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1.实验分析能力是是必备的科学素养。下列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选项 异常现象 分析
A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收集不到O2 装置漏气
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所得液体偏多 仰视读数
C 红磷燃烧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偏大 红磷太多
D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 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12.泡腾片放入水中会发生剧烈的反应,生成很多气泡,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环节。这些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
①产生的气泡是什么 ②气泡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③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气泡是二氧化碳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下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14.加热一定质量KClO3和KMnO4的混合物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下列图示相关量的变化中,不正确的是
A. B.C.D.
15.如图1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食品保鲜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入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X表示二氧化碳,曲线Y表示的是水蒸气
B.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所以不含有氧气
C.200s时没有被采集数据的其他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23.34%
D.呼出气体水蒸气含量160秒后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停止呼气后水蒸气有少量冷凝
二.填空题(符号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Ⅰ.从下列仪器中选出相应的序号填在空格内。
A.胶头滴管 B.试管 C.漏斗 D.量筒 E.烧杯 F.集气瓶
(1)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 (2)用于量取液体的容器是_______;
(3)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是_______; (4)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的仪器是_______;
(5)需要垫加陶土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______; (6)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Ⅱ.某同学在实验室练习定量固体和液体的取用操作时,由于操作不当出现下列问题,请你帮忙分析。
(1)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固体药品时,将砝码放在左盘,将药品放在右盘,没有使用游码,则所取药品实际质量 。(填序号)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2)用50mL量筒量取液体,所量液体的体积为36.8mL。然后从中倒出一部分液体后,把量筒放平,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2.8mL,则从量筒内倒出液体的体积_______(填“>”“<”或“=”)14mL。
Ⅲ.下图是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有关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步骤B中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步骤C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______不同,将氮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3)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4)工业制取的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教,患者呼出气体中的______含量减少。
(5)根据下表数据判断: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T在______℃范围内,可以将下表中液态空气内的氮气分离出来。
物质 H2O CO2 N2 O2
沸点/℃ 0 -56.6 -196 -183
17.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常利用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黄曲霉毒素。该方法是利用NH3与食物中的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再与黄曲霉毒素反应,从而有效的降低黄曲霉的毒性。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寻找氨气熏蒸法的最佳条件。将 50g 花生破碎成粉末,包裹密封并注入NH3,置于恒温箱进行熏蒸。图1是在相同熏蒸时间、NH3浓度和花生含水量的条件下,熏蒸温度对降解某种黄曲霉毒素的影响。
近年来,CO2捕集与封存被认为是减少 CO2排放的有效途径。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可作为吸收CO2的新型吸收剂。图2为工业吸收CO2的装置示意图。实验研究表明,CO2的脱除率受到反应温度、氨水流量、氨水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低于40℃时,CO2的脱除率随着氨水流量和氨水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最高可达到85%,大大减少了CO2的排放,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1)请列举出NH3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答1条即可)。
(2)氨气熏蒸法中,NH3与食物中水的结合过程属于_________(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依据图1回答:
①当温度为40℃和45℃时,降解率分别为84.34%和84.35%,考虑到经济性原则,应选取的最佳熏蒸温度为_____________。
②在25℃~45℃范围内,随着熏蒸温度升高,黄曲霉毒素的降解率逐渐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喷雾塔中利用氨水吸收CO2.氨水以雾状喷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下列仪器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较纯净的O2,最好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看到什么现象开始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用G装置收集氧气,氧气从    (填字母“m”或“n”)端进入,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C装置制取O2时,加入的液体药品液面高度应该在    (填C装置中的“a”或“b”)处,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用装置B代替装置C,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该装置进行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且装置有一不足之处,请进行改进________________。利用F装置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实验,结果并未看到铁丝剧烈燃烧,则在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可能导致该现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1条即可)。
19.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图甲、图乙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两套实验装置,在图甲连接数字传感器,并绘制出图丙所示的压强变化曲线;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 (答一点);图乙实验操作中,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的目的是 。
(2)与图甲实验相比,图乙实验的优点是 (答一点)。
(3)下列有关图甲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红磷的用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C.依据实验现象推测,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D.图丙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压增大
(4)图乙装置的玻璃管中空气体积为25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10mL刻度处,反应完毕后,注射器活塞位于3mL刻度处(反应前后气球都是瘪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写过程)。2023年秋学期10月份课堂练习
九年级综合I
物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夏天,在路上执勤的交警从地上拿起一瓶矿泉水送到嘴边,如下左图所示,他对矿泉水做功约
A.8J B.80J C.800J D.8000J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2.如上图所示,旗杆顶端装有滑轮,升旗时旗手向下拉绳子,国旗冉冉升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滑轮是动滑轮,可以省力 B.旗手对绳的拉力一定等于国旗重力
C.国旗上升的距离等于被旗手拉下的绳端移动距离
D.国旗上升的距离等于被旗手拉下的绳端移动距离的一半
3.如图所示是一根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OA,能绕支点O自由转动,现用力F作用于木棒的A端,使木棒OA在水平位置上保持平衡,当力F由FC方向逐渐转到FB方向时,力F的大小变化为
A.一直在减小 B.保持不变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4.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将A、B两物体匀速向上提升,若所用拉力大小相等,绳端在相同时间内移动了相同的距离。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 B. 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
C. 两种装置中拉力做功的功率相等 D. 两次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相等
5.下列几种情境中,人做功的是
A.女孩把一箱报刊从地上搬到桌面 B.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C.司机费力推车但纹丝不动 D.足球被踢后,在草地上滚动过程中
6. 如图所示,某地发生地震,一个结构坚固的水塔因地基松软而倾斜,为阻止水塔继续倾斜,救援队借助山石用钢缆拉住水塔.下列方案中,钢缆对水塔拉力最小的是
7.如图所示,小华用苹果和橘子来玩跷跷板。她将苹果、橘子分别放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杆马上转动起来。使杆顺时针转动的力是
A.苹果的重力 B.橘子的重力 C.杆对橘子的支持力 D.橘子对杆的压力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8.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用时间关系图像,可知,甲物体的功率与乙物体的功率相比较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两个倾角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将同一木块分别从两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乙斜面光滑,则拉力F甲>F乙
B.若甲、乙斜面光滑,则拉力所做的总功W甲总<W乙总
C.若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拉力所做的额外功W甲额=W乙额
D.若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拉力所做的额外功W甲额>W乙额
10.在下图的三种场景中,拉力F1、F2、F3大小相等,在拉力的作用下物体移动的距离也相等。若拉力所做的功分别记为W1、W2、W3,下列关于它们大小关系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1<W2<W3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11.如图所示是某中学的一位同学大课间跑操结束后手拿班旗时的情景。其中旗杆由质量均匀分布的铝合金管制成,此时旗杆水平放置保持静止状态。若这位同学的左手向旗子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手对旗杆的力变小,右手对旗杆的力变大 B.左手和右手对旗杆的力都变大
C.左手对旗杆的力变大,右手对旗杆的力变小 D.左手和右手对旗杆的力都变小
12.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100N的拉力拉着重180N边长为0.2m的正方体匀速上升,物体在10s内上升了1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1m/s
B.动滑轮的重力是20N C.拉力的功率为10W
D.若在正方体下方再挂一重300N的重物,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达到8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 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在10s内将重为150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10m,在此过程中,推力对购物车做功  J,推力做功功率  w,购物车重力做功 J。
14.简单机械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将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A的树干相当于_________,图乙所示晾衣架在靠近天花板上的轮子是_______;如图丙所示将石碾子滚上台阶,石碾子相当于________。(以上均选填“动滑轮”、“定滑轮”或“杠杆”).
15. 花匠手握如图所示的修枝剪刀把手的末端,便可以轻松地剪断树枝.这时修枝剪刀属于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它的支点在   (选填“A”、“B”或“C”)点.使用时,若在轴上加润滑油,则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杠杆的机械效率.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
16.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用的简单机械除了杠杆、滑轮,还有轮轴和斜面。如图所示,手柄 (选填“粗”或“细”)一些的螺丝刀用起来更省力;螺纹 (选填“密”或“稀”)一些的螺丝钉拧起来更费力;无论使用哪种简单机械都不能省 (距离/力/功)。
17.如图地铁站里的自动扶梯。质量为60kg的行人下了地铁后乘坐扶梯到出口,若扶梯始终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行,扶梯底部到顶部的高度为8m。上行过程中扶梯对他做功 J,功率是 W;如果扶梯上的人数增多,那么扶梯的机械效率将 (变大/变小/不变)。(g取10N/kg)
18.如图甲所示,重为10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由图象可知在0~2s内铁块处于 (平衡/非平衡)状态,2~6s内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J,2~6s内拉力F做功功率为______w.
19.如图所示,供轮椅上下的斜坡长L=4m,高h=2m。小明用120N的拉力平行于斜坡向上将重为200N的木箱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他所做的有用功为    J,斜坡的机械效率为    (精确到0.1%),木箱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20.如图所示,杠杆AB放在钢制圆柱体的正中央水平凹槽CD中,杠杆AB能以凹槽两端的C点或D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长度AC=CD=DB,左端重物G=30 N。当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足够大时,杠杆容易绕 (C、D)点翻转,为使杠杆AB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拉力的最小值F1= N,最大值F2= N。(杠杆、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
三、解答题(共计52分)
21.(每小题2分,计6分)(1)曲杆可绕固定点O转动,在一个最小的力F的作用下,在如图所示位置保持静止,请在图中作出:拉力F的力臂和拉力F的示意图。
(2) 在图中画出利用滑轮组将汽车拖走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静止状态,l1是力F1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动力F1,并画出F2的力臂。
22.(8分)如图所示,在大小为100 N的拉力F作用下,通过动滑轮在10s内将180 N的重物匀速提升了2 m.不计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1)动滑轮对物体做功为多少
(2)拉力做的功为多少?(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拉力做功的功率 ?
23.(7) 一辆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货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车总重的0.1倍,货车(含驾驶员)空载时重为2×10N.
(1)求货车空载行驶时所受的阻力大小
(2)求货车以36km/h的速度空载匀速行驶时,10s内货车牵引力做的功;
(3)当货车以72kW的额定功率、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求货车最多可装载多重的货物?
24.(6分)小明想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估测自己跳绳时克服重力的平均功率(不计绳重)。
(1)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①用 (填测量器材)测量自己的质量m;②测自己平均每次跳起的高度h(人的重心上升的高度);③用 (填测量器材)记录跳n次绳所用的 (填物理量与其对应字母)。
(2)跳绳时平均功率表达式:P= 。
(3)若小明的质量m=60kg,他跳绳时的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所给条件可估算出,在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W。(g取10N/kg)
(4)小明和小华两人想比较跳绳的平均功率(假设两人跳起的平均高度相同),则 ;
A.频率相同,体重大的功率大
B.频率相同,跳的时间长的功率大
C.体重相同,频率高的功率小
D.体重相同,跳的时间长的功率大
25.(8分)小高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杠杆上挂钩码前,杠杆静止在甲图中的位置,此时杠杆 ______(选填“平衡”“不平衡”),为使杠杆水平平衡,他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节,这一步操作的目的是 。
(2)图乙中,他用弹簧测力计在B处竖直向上拉杠杆到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N,如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示数将 。
(3)此实验多次改变码的数量和悬挂位置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位置,收集杠杆平衡时多组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其目的是 。
(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高测量杠杆自身的质量m0:(杠杆质量分布均匀O为重心)
①如图丙将杠杆的C点挂在支架上,在C点的右侧挂质量为m的钩码,左右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用刻度尺测出此时钩码悬挂位置D点到C点的距离L1和 点到C点的距离L2;
③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杠杆的质量m0= (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7分)测量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钩码重力 G/N 钩码上升 高度h/cm 拉力 F/N 绳端移动 距离s/cm 机械效率 η
1 1.0 10 30 55.6%
2 1.5 10 0.8 30
3 2.0 10 1.0 30 66.7%
4 2.0 20 1.0 60 66.7%
(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  运动。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为 N。
(2)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3)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提升的重物的重力越  (大/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分析3、4次数据,可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关系。
(5)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加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 B.减轻动滑轮重 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血氧仪是一种测量人体血氧饱和度的医疗设备,血氧饱和度是人体血液中的含氧血红蛋白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与含氧血红蛋白之和)容量的百分比,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一般在95%以上,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93%,就应尽快就医。
指夹式血氧仪(如图一)带有两个发光极管,一个红光LED(660nm)和一个红外光LED(910nm),其检测原理;利用手指血液中含氧血红蛋白与脱氧血红蛋白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率不同(如图二),实线条表示脱氧血红蛋白感应曲线,脱氧红蛋白对660nm红光的吸收比较强,而对910nm红外光的吸收比较弱。虚线条表示含氧血红蛋白感应曲线,含氧血红蛋白对660nm红光的吸收比较弱、对910nm红外光的吸收比较强、在血氧测量时,脱氧血红蛋白和含氧血红蛋白,通过检测两种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的区别,所测出来的数据差就是测量血氧饱和度最基本的数据。
(1)910nm的光源 (能/不能)做加热理疗;
(2)检测设备检测到红光越弱,表示血氧浓度越 (高/低);
(3)要准确检测血氧饱和度,可见光光源波长不宜选取 800纳米;
A.大于或等于 B.小于或等于 C.小于 D.大于
(4)人的心脏跳动一次,就是一个血液循环。静息时心脏跳动一次,左心室会通过主动脉把血液射出,做功1J,右心室会通过肺动脉把血液射入肺部,做功0.2J。成年人静息正常心跳每分钟75次,静息时心脏跳动一次做的功为 J。而人运动时,心脏跳动一次射出的血液的量是静息时的4倍,收缩压力也增加50%,心跳也加快一倍。则运动时心脏的功率为 W。2023年秋学期10月份课堂练习
九年级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C C A B D A D A D D
二、填空(共24分,每空1分)
13. 200 , 20 , 0 。
14. 动滑轮 , 定滑轮 , 杠杆 。
15. 省力 , B ; 增大 。
16. 粗 , 稀 , 功 。
17. 480 , 24 , 变大 。
18. 非平衡 , 144 , 36 。
19. 400 , 83.3% , 20 。
20. D  , 15 , 60 。
三、简答题(6分)
21.(1)曲杆可绕固定点O转动,在一个最小的力F的作用下,在如图所示位置保持静止,请在图中作出:拉力F的力臂和拉力F的示意图。
(2) 在图中画出利用滑轮组将汽车拖走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静止状态,l1是力F1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动力F1,并画出F2的力臂。
22.(8分)
(1)360J
(2)400J
(3)90%
(4)40W
(7分)
(1)2×10N
(2)2×10J
(3)1.6×10N
(6分)
磅秤(体重秤) , 秒表 , 时间t
(2)跳绳时平均功率表达式:P= nmgh/t 。
(3) 90 (4) A
25.(8分)
(1) 平衡, 右 , 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产生影响 (2) 1.5 , 变大
(3) 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4) O , m×l/l
26.(7分)
(1) 匀速直线 , 0.6 ,(2) 0.15 , 62.5%
(3) 大 (4) 钩码上升的高度 (5) B
27(10分)
能 ,(2) 低 (3) A
1.2 , 182023年秋学期10月份课堂练习
九年级化学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值:70分
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C D C B A C C B C A C A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符号表达式每空2分)
16. Ⅰ. (1)  A  ; (2)  D  ; (3) F  ;
(4)  C  ; (5)  E  ; (6) B  。
Ⅱ. (1)  C  ; (2)  >  。
Ⅲ. (1) 混合物  , 物理变化  。
(2) 沸点 。(3) 稳定(或不活泼)。
(4) 氧气 。(5) -196至 -183 ℃。
(1) 有刺激性气味(或能溶于水)  (答1条即可)。(2) 化学变化  。
(3)① 40℃ 。② 增大 。(4)增大氨水与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吸收。
18.
(1)长颈漏斗   。
(2) F  , 导气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出现 。
 m  ,将带火星小木条放在n管口处,若复燃,则已满。
(3) a  , H2O2 MnO2 H2O+O2  。可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
(4) KClO3 MnO2 KCl+O2 ,  A  , KMnO4 K2MnO4+MnO2+O2 ,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 集气瓶内未装满水  (答1条即可)。(或导气管口一有气泡就立即收集,将集气瓶拿出水面后再该玻璃片,合理即可)
19.
(1) 不可燃(或不助燃等,合理即可)(答1条即可); 使铜与氧气充分反应 。
(2) 减少污染(或实验结果更准确,合理即可) (答1条即可)。
(3) CD 。
(4) 20% (写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