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背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默读文本,感知父亲形象,重点赏析“背影”的形象,体会父亲对于儿子深沉且细微的爱。深入理解文章,把握文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的变化。通读全文,思考课文为何以“背影”为中心,了解文章的叙事方式。结合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并理解文中的父子深情。【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文章,把握文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教学难点】通读全文,思考课文为何以“背影”为中心,了解文章的叙事方式。【教学方法】默读法、朗读法、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李广田初读文本(一)通读全文,标记段落并完成内容梳理:本文是一篇带有很强抒情性的写人记事 ,文章记述了作者回家 ,在南京 ,与 在浦口车站 ,收到父亲 的事情,突出表现了父亲的 。【学生默读文本,在标记段落的同时圈点文中关键信息填写填空内容。】明确:本文是一篇带有很强抒情性的写人记事 散文 ,文章记述了作者回家 奔丧 ,在南京 游逛 ,与 父亲 在浦口车站 分别 ,收到父亲 来信 的事情,突出表现了父亲的 “背影” 。【强调: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了解文体:记叙性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提问:记叙性散文与记叙文有什么区别?【学生结合以往所学,进行思考。】明确:记叙性散文:故事片段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记叙文:完整的故事 表达方式:抒情、议论三、初识父亲(一)通过朱自清的回忆,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父亲?从哪里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学生默读文本,在相应的语段中圈点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语句,并进行批注】明确:细心、体贴、关心儿子(二)第4段写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细读这一段,注意文中的细节,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父亲这一举动背后的心理活动的。【学生默读文本,在相应的语段中圈点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语句,并进行批注】明确: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父亲要到南京谋事”——父亲有自己的事情“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我”已长大“我再三劝他不必去”——“我”不想让父亲去“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父亲担心、关心我(三)文章第6段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学生默读文本,在相应的语段中圈点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语句,并进行批注。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白描手法和细节描写】明确:手法:胖子,黑布小帽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肖像描写蹒跚地走,慢慢探身——动作描写攀着、向上缩、微倾——细节描写白描作用:切入点小,易定详略。散文写人记事只求精要,并为主题服务。切入点小,所见者大。“背影”恰当地表现了深切的父爱。切入点小,易控篇幅。散文精致而短小,从小处落笔,便于在有限的篇幅中写好一个人,写好一件事,便告完结。四、感知情感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默读文本,在相应的语段中圈点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语句并进行分析】明确: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不理解,不耐烦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目睹父亲的背影而感动;因背影呈现的老态而伤感;我的眼泪又来了——目睹父亲的背影而感动;因背影呈现的老态而伤感;因离别而不舍在晶莹的泪光中——挂念父亲;疼惜父亲年迈五、分析标题文章以《背景》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学生通读全文,从标题的作用进行分析】明确: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记叙父亲的背影;暗含主题:“背影”中饱含父亲对儿子的爱,也暗含儿子对于父亲的思念和感激;“背影”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文章始终;也是“我”对父亲情感变化的转折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六、探究主题(一)文章2、3段写父子一同回家奔丧,交代了家中惨淡的境况。这些内容似乎与“背景”没有什么关系,是否可以删去呢?为什么?【学生联系上下文,从语段的作用进行分析——内容、结构、主题】明确: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微营造了惨淡、悲凉的气氛,与父亲对儿子的爱形成对比,更凸显出父爱的深沉、崇高。(二)课文的第4段和第5段读起来很“碎”,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学生联系上下文,从语段的作用进行分析——内容、结构、主题】明确:描写细碎,所写事情琐碎;表现出“我”当时对父亲“没决断”的不以为然、不耐烦和不屑;也表现出父爱的真挚、父亲对“我”关爱的无微不至,以及父亲表达自己爱子之意的艰难;同时也为下文自己被背影感动做铺垫。引入资料:父子关系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朱自清只能怅然离开。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三)课文第5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自己“聪明过分”的行为,你怎么理解这里的“过分”?【学生结合文章背景进行分析】引入背景:这是一篇纪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涉世渐深,经历了大大小小的社会变动。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朱自清20岁,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在文坛崭露头角。明确:因理解而产生的强烈后悔拓展:儿子眼中的父亲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四)你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学生联系上下文,从语段的作用进行分析——内容、结构、主题】明确:补叙了“近几年来”父亲的状况,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和体谅,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动因,照应第6段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并以首尾呼应的方式收束全文。小结: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朱自清【板书设计】背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理解他人、教育闭环影 以小见大,立意深远朱自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