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质量监测试卷理 科 综 合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化学部分和物理部分组成,分第I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收回答题卡。第 I 卷 选择题(共50分)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a-4 0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 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共20分)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任务和战略举措。下列做法有利 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B. 露天焚烧生活垃圾C. 生活废水随意排放 D. 农田大量喷酒农药2.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地方传统特色面食文化的代表之一,被称为 “世界面食之根”。手擀面的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小麦磨面 B. 加水揉面 C. 擀面切面 D. 开水煮面3.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对能闻到果香味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分子在不断运动C.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分子的质量很小4. 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有些食品采用充气包装。请判断右图食品袋 中填充的气体可能是A. 氧气 B. 空气C. 氮气 D. 水蒸气5. 国产大型客机C919 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右图是铝和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锂的元素符号是 AlB. 二者都属于金属元素C .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D. 铝原子比锂原子核内多一个质子理科综合 第一页 (共十二页)(酚酞溶液浓氨水热水图二B-B)6. 钙离子和镁离子是人体必需的离子,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但长 期饮用硬水会引发人体某些疾病。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不含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水属于软水 B. 加热煮沸可提高水的硬度C. 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身体健康 D. 肥皂水可降低水的硬度7. 下图是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变化过程,判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B.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 (A.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氧)定 (化)律 (物) 催化剂 ○—一氮 (碳)原 (原)子 (子)C. 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为NO O- 氧原子D. 参与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8.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下,正确的一项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向试管中装高锰酸钾 C. 加热药品制氧气 D. 收集氧气 9. 下图是同学们在实验室学习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过程,对该实验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仪器a 是镊子B.② 和③的实验现象完全相同C.③ 中点燃的木炭应该快速伸入集气瓶底D.④ 的实验目的是检验木炭燃烧的生成物10.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以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 素。(实验步骤: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用注射器向A 、B两塑料瓶 底注入少量等量浓氨水,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塑料瓶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酚酞溶液浓氨水A图一A.A中的纸花自上而下依次变红-A冷水)B.B 中的纸花同时变为均匀的红色C.B 中的纸花比A 中的纸花更快变红D. 实验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受温度的影响理科综合 第二页 (共十二页)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1. 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是200mA的是A. 电饭煲 B. 家用台灯 C. 洗衣机 D. 电熨斗12. 宋词《解语花:上元》中写道“风消焰蜡,露泡红莲,花市光相射……,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满路飘香麝”表明A.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间有引力C.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 分子间存在斥力13.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返航,着陆后的返回舱表面有烧蚀痕迹如图1所示,这是返回舱与大气层摩擦引起的,下列与此过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的是(图1)A. 搓手取暖B. 用火烧水C. 弯折铁丝D. 钻木取火14. 菜农在贮存蔬菜的菜窖里放两大缸水,当温度骤降时,大缸的水放热保温,温度上升时,大缸的水又吸热降温,构成一个天然的空调,这是因为水的A. 密度大 B. 比热容大 C. 流动性大 D. 热值大15.2023年3月15日,某电视台再次对非标电线的质量问题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进 行曝光,即同种材料的非标电线比国家标准电线都要细一些.非标电线与相同长度的国标电线相比A. 电阻更大 B. 导电性能更差C. 熔点更低 D. 无法判断理科综合 第三页 (共十二页)16. 小明用矿泉水瓶自制了一个水流演示仪,如图2.当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 近瓶底流出的细水流时,竖直向下的细水流弯向了玻璃棒,关于该过程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B.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创造了电荷C.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带上了异种电荷D. 水流被吸引是因为玻璃棒和水流带异种电荷17.如图所示,物理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用打气筒不断向自制的“水火箭”内打气, 过一会“水火箭”发射升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打气时,“水火箭”内气体的内能会减小B. 打气时,能量转化过程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C. “水火箭”中的“水”是一种热值较大的燃料D. “水火箭”加速起飞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图318. 如图4所示,当开关S;断 开 ,S,接通时,电压表读数为4V, 当开关S;接通,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9V. 那么,当S 、S,均断开时,小灯泡L,和 L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OV、OVB.1.9V 、4VC.2.1V、1.9VD.4V、1.9V 图419. 小明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自制了一个盐水电池.闭合开关,电压表偏转 情况如图5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盐水不导电B. 盐水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 电压表的示数为2VD. 铜片是该盐水电池的正极 图 520. 如图甲所示是坐位体前屈测量仪,图乙是其简化电路图,可利用示数增大的电 表反映测量成绩.闭合开关,当学生推动绝缘柄,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 动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B. 电流表示数变大C. 电压表示数变大D. 用电压表示数的大小反映测试成绩 甲 乙理科综合 第四页 (共十二页)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00分)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a-40三、生活生产应用题(每空1分,共16分)【生活现象解释】杭州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向世界传递绿色亚运精神。图1:“電敬”苏打水 图2:火炬 图3:数字火炬手 图4:“哇哈哈加油站”站点21. (2分)图1: “電敬”苏打水为亚运定制新品。实现了零糖零能量零脂肪,添加 了钾、钠、锌等元素和维生素B6 等物质。写出“電敬”苏打水中含有的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 ① (写一种)。饮用“電敬”苏打水能为人体补充 ②22. (3分)图2:开幕式主火炬燃料创新使用零碳甲醇燃料,这在全球是首次。在一定条件下,甲醇(化学式为CHOH) 可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品氢气与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 +CO 一 定条件CH OH+X, 其中, X的化学式是 ① ,你的判断依据是 ② 。结合图文信息推测甲醇的化学性质 ③ _ ○23.(3分)图3:首创性推出“亚运数字火炬手”。 硅和铝是制造计算机芯片的重要材料,二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是 +14 +13) g} 其中x= ,二者相比,原子结构的相同之处为 ,二者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因是 。24.(2分)图4:“哈哈加油站”站点。回收的娃哈哈产品空瓶,经过十几道专业工序安全再生,变身成为雨衣、环保袋等环保材质纪念礼品,后续回馈给消费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_,你认为人们的哪些行为还可秉持本届亚运会的办赛理念 。理科综合 第五页 (共十二页)【生产实际应用】25.(6分)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其支流文峪河流经我市,河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用河水生产饮用水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分析流程,回答问题。(消毒池→饮用水河水—(反应沉淀池活性炭吸附池过滤池)( 1 ) 反 应 沉 淀 池 中 加 入 明 矾 的 作 用 是 Ao__( 2 ) 过 滤 池 可 除 去 的 杂 质 是 ▲-0(3)河水中的气味和色素是通过 ▲ 池除去的。(4)消毒池中一般投入液氯 (Cl ) 或次氯酸钠 (NaClO) 杀死水中的细菌。次氯 酸钠 (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① ,生活中人们还常用 ② 方法消毒杀菌。(5)通过该流程处理得到的饮用水属于混合物,分析其理由是 ▲四、科普阅读题(每空1分,共7分)26. 海水淡化地球的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 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 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限制。有(29水分子)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 钠离子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 氯离子理如右图所示。阅读分析,解决问题:(1)海水淡化后所得淡水的用途有哪些 (至少写出两种)(2)从微观角度分析热分离法淡化海水时蒸发和冷凝过程中水分别发生的变化。 (3)热分离法不能大规模用于海水淡化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图文分析,利用石墨烯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时,哪种微观粒子能通过淡化膜 (5)膜分离法淡化海水的过程,类似于实验室中哪种实验基本操作 (6)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纯净物,请你判断石墨烯属于哪类纯净物。 (7)结合资料分析生活中我们应该节约用水的原因。理科综合 第六页 (共十二页)五 、物质性质及应用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27.(6分)总结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同学们在学完氧气章节后, 进行了如下有关归纳总结,回答以下问题。(氧气的组成与结构在生活中氧气用于供给呼吸氧气的重要性质实验氧气通过化学反应可转化为其它物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氧气O )(1)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请你描述一个氧气分子的构成 A 。(2)工业上氧气用于 A 。(3)在实验室,将氧气转化为四氧化三铁的实验现象是 A(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①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② 。六、物质定量分析(共6分)28.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具有预防发育不良和骨质疏松的作用。目前(XXX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 )药品规格:0.625gCaCO/片用量:每次一片,每天两次)市场上补钙药品很多,右图为某品牌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结合说明书解决下列问题。(1)计算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3)按说明书服用,计算每人每天可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七、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实验设计29.(6分)同学们在实验室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方法:按图组装好装置,打开弹簧夹,检查装置气密性,拔出橡胶塞,导气管内注满水,关闭弹簧夹,燃烧匙中放入足量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塞紧橡皮塞, A。_(2)实验原理: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A 。(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A(4)实验结论: A(5)问题与交流: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请推测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 A 。科学探究30.(9分)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六号三 位航天员为全国广大青少年演示了四个实验。同学们观察到蜡烛燃烧的球形火焰, 结合宇航员在空间站驻留6个月的正常生活需求。项目式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了 宇航员的呼吸供给系统。理科综合 第七页 (共十二页)任务一:推测可供宇航员呼吸的气体【信息检索】a.人体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大脑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发生脑死亡。b.人体吸入纯净的氧气超过24 小时,会发生肺型氧中毒,最后呼吸衰竭。【信息分析】在空间站中,下列气体最适合宇航员呼吸的是 ① ,请说明你的 选择理由 ②A. 氧气 B. 氮气 C. 空气(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D. 二氧化碳任务二:宇航员呼吸所需氧气的获得途径【设计途径】途径一:从地球直接携带氧气。途径二:在空间站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途径三:在空间站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上述途径均不是最佳方案,请你选择其中一种途 径分析其不是最佳方案的原因 ③任务三:了解科学家设计的宇航员供氧气方案【查阅资料】空间站的氧气通常是通过电解水的方式获得的。【原理分析】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分析电解水可获得氧气的原理是 ④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步骤一:关闭电源 按右图所示连接仪器。 (电毒) 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 未接通电源时,无 气体产生步骤二:接通电源。 (电源) 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冒 出。两管中液面下降。 给水通电后,有气 体产生步骤三;检验两管中产生的气体 a管:打开活塞后,用燃着的木 条靠近管口。 b管:打开活塞后,用带火星木 条靠近管口。 a 管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⑤。 b管的实验现象: ⑥ 给水通电后,有氢 气和氧气产生【交流讨论】(1)电解水获得的氢气在空间站的处理方法是 ⑦(2)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解水的过程⑧ (理科综合 第八页 (共十二页)(甲乙)物理部分八、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31小题4分,32小题6分,33小题8分,34 小题4分,35小题4分,共26分)31. 如图甲是小明设计的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电路图,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 I /A Ig/A I/A1 0.14 0.12 0.262 0.22 0.20 0.423 0.26 0.24 0.50(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A 状态.(2)按电路图甲连好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灯L,发光,灯L 不发光,则电路可能 存在的故障是 A(3)实验中,小明在测量A 处的电流时,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其中有 一根导线没有连,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4)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 (写关系式即可). 32. 小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甲乙丙(1)用电压表测量L,两端的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出现了图乙所示的现象,小美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A(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小灯泡L,两端 的电压为 A V. 一段时间后,L 突然熄灭, L 仍然发光,电压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A) (次数L两端电压/VL,两端电压/V电源两端电压/V11.221.41.631.11.9)(3)小美完成了三次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是: ▲(4)第2次实验中流过L,的电流A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流过L 的电流.(5)另一小组在测量了灯L,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将与电压表“-”接线柱 相连导线的另一端由A 接线柱改接到C 接线柱上,测量灯L,两端的电压,该操作 存在的问题是 A理科综合 第九页 (共十二页)33. 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甲乙丙(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置于 A (选填 “A” 或 “B”) 端; 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存在的故 障可能是定值电阻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定 值电阻R 的电流为 A A.(4)实验中测得五组数据,并绘制出定值电阻R 的 I-U 像如图丙所示,可知该小组实验时所用定值电阻 R的阻值为 A Ω,分析图像可得到结论, A (5)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该小组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A .34. 光伏发电项目发展迅速,其中的核心部件是光电板.创新小组的同学们想探究 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猜想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可能 与光照时间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把相同的光电板分别接在相同的放完电的蓄 电池上,然后将这些光电板从某日上午十点开始正对太阳光照射不同的时间,再分 别让这些蓄电池为相同的小灯泡供电直到小灯泡熄灭,记录小灯泡的发光时间.(1)实验是通过比较 A 来比较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的.(2)请你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3)根据生活经验,请你猜想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还可能与 A 有关. 35.小明拿来一节新的干电池准备替换遥控器中的旧干电池(电量不足),但不小 心将两节干电池混在了一起.由于两节干电池外观完全相同,请你添加合适的器材 帮他设计一个实验,将两节干电池区分开.添加器材: A ;实验过程: A ;现象及结论: A理科综合 第十页 (共十二页)九、综合应用(本大题共8个小题,36、37、38小题各2分,39、40小题各4分,41 小题2分,42小题3分,43小题5分,共24分)36. 如图6所示是某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一排充电桩,这些充电桩 是 A 联的;启动电动车时,电门锁相当电路中的 A 37. 如图7是电阻A 和 B 的 -U图象.若把二者并联后接入电路 中,当通过电阻B 的电流是0.2A时,通过电阻A 的电流是A .若把二者串联后接入某电路,当通过电阻A 的电流 为0.3A, 电 阻B 两端的电压是 A图 6图 738. 目前,“节能减排”已引起全球的关注.如何减少能耗,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图8是某内燃机能量流向图,该内燃机的热机效率是 A ,请你就如何提(未完全燃烧15%图8)高它的效率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A3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古今中外对电现象的认识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时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 “电”的形声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电”字。 《淮南子·坠形训》认为: “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明代刘基说得更为明确: “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现代科学发现: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就包括了带电粒子,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 电的中子构成原子核,核外有带负电的电子。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 一些束缚得 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这就是摩擦起电的原因。根据不同 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的大小不同,科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将以下物质按照 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进行了由弱到强的排序:兔毛-玻璃-羊毛-丝绸-铝-木-硬橡胶 -硫磺-人造丝…… 。顺序表中任意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排在前面的物质带正电, 排在后面的物质带负电;两物质次序相隔越多,起电的效果就越好。接触起电:将一带电体与一不带电体接触时,就会有一部分电子或从带电体跑到带 电体上,或从非带电体跑到带电体上,使原来不带电体上带上了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 (1) “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中的“阴”指负电荷, “阳”指正电荷。云层 带电时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 A 发生转移.这种现象就是摩擦起电;若用兔 毛与铝条相互摩擦而带电, A 将带正电.(2)图中,此时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手碰触B 的右端,电子将从大地通过人体跑到 物体B上,这说明人体是 A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此过程中通过 人体的电流方向是 A (选填“从大地到物体 B” 或“从物体B 到大地”).理科综合 第十一页 (共十二页)40.2023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我国新增18处国际重要湿地,总面积764.7 万公顷,占世界第四位.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请你用所 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调节气候的主要原因.41. 物理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家庭电路现代化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可 以利用光传感器制成光控开关(S ) 和声传感器制成的声控开关(S ) 来控制电灯, 使电灯只在夜晚有人经过发出声音后才亮,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浪费.请在 方框中画出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温馨提示:42、43小题,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 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42. 某款现代化高效节能锅炉,燃烧14kg的优质煤可以将1.0×10kg 的水从20℃ 升高到100℃.【优质煤的热值q=3.0×10J/kg, 水的比热容cx=4.2×10J/(kg ℃)】 求:(1)1.0×10kg 的水从20℃升高到10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该节能锅炉的热效率.43. 创建生态文明城市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环境,某科技兴趣小组为了检测空气质量 的指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检测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12V, 定值电阻 B 的阻 值为30Ω.气敏电阻 R 的阻值与空气质量指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电压表的示数为9V时,电流表的示数;(2)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时,空气质量指数.甲理科综合 第十二页 (共十二页)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10答案ABBCDDB八、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31小题4分,32小题6分,33小题8分,34小题4分,35小题4分,共26分)31.(1)断开(2)L,所在支路断路(3(4)I=I+I32.(1)断开开关,换接0—3V的量程(2)1.8L短路(3)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4)等于(5)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3.(1)(2)A断路(3)0.3冠(4)5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5)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多次实验34.(1)小灯泡的发光时间(2)实验序号光照时间/min小灯泡发光时间/min123(3)光电板的面积(太阳光照射角度光电板的颜色)35.添加器材:开关、电压表、导线若干实验过程:断开开关,用导线将其中一个干电池、开关、电压表连成简单电路,闭合开关,记录电压表示数,;断开开关,取下干电池,换上另外一节干电池,闭合开关,记录电压表示数L,:现象及结论:若L>L,则第一次所用的电池为新电池;若乙<乙,则第二次所用的电池为新电池.九、综合应用(本大题共8个小题,36、37、38小题各2分,39、40小题各4分,41小题2分,42小题3分,43小题5分,共24分)36.并开关37.0.4A3V理科综合第十三页(共十二页)38.35%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减小摩擦/减小热散失39.(1)电荷兔毛(2)导体从物体B到大地40.湿地含有大量的水,水的比热容较大,由Q=cm(t-t)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温SiS241光控开关声控开关电源42.解:(1)水吸收的热量:Q=c水m(-)=4.2×10J/(kg℃)×1.0×10kg×(100℃-20℃)=3.36×10灯(2)14kg的优质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mq=14kg×3.0×10]kg4.2×10]锅炉的热效率:n=2吸_3.36×108J=80%2放4.2×108J43.解:(1)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气敏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量气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得定值电阻两端电压Lw=U-Ls=12V-9V=3V(1分)电流表示数U。3Y=0.1A(1分)R.302(2)当电流表示数1,=0.24A时,由1=二得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L=R,=0.24AR×302=7.2V(1分)则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U.=U-U,=12V-7.2V=4.8V4.8/则气敏电阻的阻值R=UR=202(1分)110.24A由图乙可得,气敏电阻等于202吋,对应的空气质量指数时10.(1分)评分意见:计算时其它解法只要正确可相应得分。有必要的物理公式和文字解答说明,且符合物理计算要求,结果正确,即可得满分;没有写公式或错误使用公式的不能得分;没有写出第一公式、没有带单位或错带单位的扣1分理科综合第十四页(共十二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理综】答案.pdf 山西省孝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理科综合试卷(PDF版,含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