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马之歌 教案 苏少版 音乐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牧笛声声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牧马之歌 教案 苏少版 音乐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牧笛声声

资源简介

《牧马之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牧马之歌》培养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学唱歌曲中解决歌曲中的变化音、装饰音及一些速度变化的难点,并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3、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歌曲,感受哈萨克族音乐的风格,通过聆听----哼唱----完整的演唱来进行教学
4、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会歌曲的旋律特点。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豪爽和开朗的情绪演唱《牧马之歌》并背唱这首歌。
【教学重难点】:
1、歌曲中的变化音、上波音、装饰音及一些速度的变化。
2、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我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拥有许多各具特色,灿烂光辉的民族文化。
师:下面我们聆听一首歌曲,猜一猜,它属于我国哪个民族的歌曲
师演唱一首新疆民歌《青春舞曲》
生:新疆维吾尔族
师:那你们了解新疆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所熟悉的事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
三、讲授新课
1.介绍哈萨克族文化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马之歌》也是新疆的民歌,那你们知道是哪个民族的吗 生:哈萨克族
师:简介哈萨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哈萨克族民歌《牧马之歌》。展示课题,《牧马之歌》。
2、作者简介 石夫
3、聆听歌曲感受歌曲风格情绪
师: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生:讨论,答复。 (欢乐地、活泼地)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中描写了什么 (歌词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歌词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描写了哈萨克牧马人的生活,表现了哈萨克少年热爱马群、热爱故乡、热爱生活的自豪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多次聆听,感受歌曲风格特点,并基本上掌握旋律】
4、演唱歌曲
(1)学生先观察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句和第二句是一样的,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前半句是一样的,只是结尾不同。
师:答得非常好!每段的第一、二句相同,第三、四句的结尾不同。像这样的音乐结构形式呢,我们把它叫做双句反复。后面的“哎嘿,啦啦哩啦啦.."这一部分在我们的音乐里面叫做衬词,没有实际意义,起烘托歌曲情绪的作用。
学生找出歌曲旋律部分以前没学过的音符、符号等。
变化音: 装饰音: 上波音
自由延长符号:
师弹琴并范唱,学生进行旋律模唱。(纠正错误)
(4)师弹奏旋律,学生唱词。教师分句指导,对演唱中的咬字、吐字、气息等加以规范。
(5)衬词演唱(解决难点)。教师范唱引导学生模仿,并使学生体会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的方法。
(6)师弹琴,学生完全连唱歌曲。(要求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活泼乐观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师:哈萨克族是一个以游牧为生的民族,他们的性格特点是热情奔放,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能体现出他们的性格特点
【教学策略:解决教学重点,根据学生对歌曲的了解,启发学生用乐观的情绪,明亮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7)播放录音,学生跟唱。演唱时要注意情感的连贯,声音要明亮有力,副歌衬词部分要唱得欢快、热情,要表现出歌曲豪爽、奔放的特点。
(8)播放伴奏,学生有感情地齐唱歌曲。
5、比一比,赛一赛。
分组竞赛:并打拍子,学生打着拍子,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与延伸
简介哈萨克族的民族乐器冬不拉
五、总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哈萨克族是一个聪明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发明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自己的良风美俗,发展了丰盛多采的艺术,成为祖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部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