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8.2-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8.2-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发生的置换反应,能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这些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3.掌握置换反应的特点,了解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不同点。
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与酸的反应。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探究实验。
黄铜、黄金饰品、铝盆等铝制品、钠、镁、锌、铁、铜、稀盐酸、稀硫酸、小刀、砂纸、试管、火柴、小木条、酒精灯等。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不法分子常用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的色泽与黄金极为相似,很难区分。你有什么方法能鉴别黄金吗?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可以通过硬度、密度等物理性质进行区分。
【教师活动】黄铜的硬度比黄金的大,黄金的密度比黄铜的大,通过这些物理性质可以区分黄铜和黄金。那么,你能通过一些化学性质来区分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金属的一些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回顾金属的物理性质,引入金属的化学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好化学在生活实际中的作用。
新知探究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活动】我们都听说过俗语“真金不怕火炼”,这是真的吗?铜怕火炼吗?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看一下。
演示实验:用酒精灯分别加热黄铜、金,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现象:黄铜的表面变黑,金没有变化。
分析: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金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不能发生反应。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观察与分析,知道铜、金能否与氧气反应,体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思想。
【教师活动】看来有些金属可以和氧气反应,有些金属不能和氧气反应。在九年级上册的学习中,你还了解到哪些金属能和氧气发生反应?
【学生活动】镁条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铁丝可以在纯氧中燃烧。
【教师活动】综合分析这两个反应,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活动】镁、铁在点燃的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与综合分析,体会分类、对比的学习方法。
【教师活动】金属材料都具有金属光泽,铝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展示铝盆等)铝制品为什么没有金属光泽?
【学生活动】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测。
【教师活动】我们先来看“在空气中切割钠”的实验,仔细观察断面的变化,分析发生了什么。
【学生活动】现象: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断面迅速变暗。
分析:钠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教师活动】根据钠与氧气的反应,你能说明铝盆为什么没有金属光泽吗?
【学生活动】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铝盆表面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完成“学习任务一”中的内容。
【教师活动】用砂纸打磨铝制品表面,展示内部铝的金属光泽。补充说明:镁、铝等金属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因此我们在使用这些金属进行实验时,要先用砂纸将其表面的氧化物打磨干净。
提出问题:铝能被广泛应用,除了其成本不高、密度较小外,还由于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铝在常温时就能和氧气反应,为什么还说它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学生活动】铝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教师活动】清洁铝制品时,能用钢丝球擦拭铝制品的表面吗?
【学生活动】如果用钢丝球擦拭铝制品的表面,会破坏氧化铝薄膜,从而降低铝制品的使用寿命,因此,不能用钢丝球擦拭铝制品的表面。
【教师活动】通过前面这些实验,你能归纳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教师活动】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剧烈程度可以反映金属的活动性。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以看出: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二”中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强调对比事实能反映金属的活泼性不同。
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教师活动】金属蚀刻工艺应用广泛,一般是通过化学反应腐蚀而移除金属,形成凹凸或者镂空成型的效果。
一种简易的金属蚀刻方案:(1)在金属表面涂上防酸材料,如石蜡;(2)在防酸材料上刻出图案,即使图案部分的金属曝露;(3)用稀盐酸对其表面进行处理;(4)清洗并除去石蜡涂层,金属表面就显现出图案的凹痕。
我们可以发现,上述蚀刻方案是利用金属与盐酸的反应来移除金属的,金属与盐酸反应有什么现象呢?下面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在试管里放入少量镁,加入5 mL稀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
【教师活动】你能根据反应物分析出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吗?如何验证?
【学生活动】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检验氢气的方法: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若生成的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就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完成“学习任务三”中的内容。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组织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实验解决问题。
1.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2.所有的金属都可以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吗?
3.不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总结:镁、锌、铁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铜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几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大到小:镁、锌、铁。
完成“学习任务四”中2、3的内容。
【教师活动】金属与盐酸、稀硫酸能否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以反映金属的活动性。你能根据实验现象,将四种金属按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吗?
【学生活动】镁、锌、铁、铜。完成“学习任务四”中4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际引入金属与酸的反应,逐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教师活动】通过上述学习,你能用哪些化学方法鉴别黄金和黄铜?根据金属活动性的知识推测,金能与盐酸反应吗?
【学生活动】(1)黄金与氧气不反应,黄铜中的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2)金的活动性比铜弱,因此金和盐酸也不反应;而黄铜中的锌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
【设计意图】能通过金与铜的活动性对比,推导出金与盐酸、稀硫酸也不反应,进一步体会金属活动性与化学反应的联系。
【教师活动】你能分别写出镁、铁、锌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拓展说明:铁与酸反应后溶液颜色是浅绿色,说明生成的可溶性化合物中Fe为+2价。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五”中的内容。
【教师活动】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反应物是两种物质,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两种物质,一种新的单质和一种新的化合物。
【教师活动】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我们之前也学过一些化学反应的类型,其中哪些是类似置换反应这样,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类别进行分类的?
【学生活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教师活动】如果用来简单表示化合反应,你能用相似的方法来表示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吗?
【学生活动】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完成“学习任务六”中1的内容。
【教师活动】出示一些化学方程式,让学生判断这些反应的反应类型。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六”中2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认识置换反应;通过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对比,能区分三种反应形式。通过联系实际的习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介绍了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通过实验学生对这些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学生已知的内容为基础,以实验探究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采取分类研究、对比分析的方法认识置换反应,归纳总结部分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板书设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1.探究: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2.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