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5显微镜和望远镜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和宇宙结构的历程。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三、教学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还不具备很好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要求不能太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对于凸透镜成像有了一点点的了解,但是对于具体的显微镜和望远镜学生还很模糊。所以这节课应多鼓励学生勇敢的进行合作探究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活动1【导入】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入【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设置疑问:(幻灯片“显微镜和望远镜[小中大字体]”)对比前排和后排学生可视情况,引导学生认识:要看清物体可把物体移近或放大。为什么 活动2【讲授】显微镜和望远镜讲授及探究活动【推进新课】一、视角:是从眼睛的光心向物体的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把物体移近或放大的目的是为了增大视角,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复习: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图示法)U>2f成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fu思考:通过一个凸透镜可以将物体放大,那么通过两个凸透镜组合来观察物体,能否将物体放大 (讲述世界上最早显微镜诞生的故事)二、显微镜展示“显微镜的结构图”:鼓励学生介绍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探究实验(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物体):以焦距小的凸透镜为物镜,观察近处的物体;再以焦距大的凸透镜为目镜,观察上面看到的像,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完成下列表格《显微镜原理》:……巡视、指导实验,作成像原理图;学生讨论、交流,完成表格。三、望远镜设问:用显微镜把物体放大可以观察近处的微小物体,那么如何看清远处的物体呢 (播放望远镜视频)展示“幻灯片‘望远镜的结构’”: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探究实验(用两个凸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以焦距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注意成像情况。以焦距小的凸透镜为目镜,观察上面得到的物体的像。完成下列表格《望远镜原理》:……巡视、指导实验,作成像原理图;学生讨论、交流,完成表格。讨论:区别显微镜与望远镜……介绍伽利略望远镜(探究体验),反射式望远镜等。【板书设计】显微镜和望远镜一、视角1.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移近、放大)。二、显微镜1.物镜:使物体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2.目镜:放大镜作用三、望远镜1.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2.目镜:放大镜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