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中国担当一、教学目标政治认同: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认同我国在参与国际事务中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重要作用。责任意识:能对中国担当有正确认识和理解,感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和形象,提高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的认知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极有作为。教学难点:贡献中国智慧。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2023年2月6日在土耳其、叙利亚发生的强烈地震已导致土叙两国超3.3万人在地震中遇难。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了紧急援助,中国首批向土耳其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紧急援助,包括派遣重型城市救援队、医疗队,并提供土耳其方面急需的救灾物资。中国决定向叙利亚提供3000万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以及200万美元的紧急外汇援助。目前,这只是中国提供的第一批援助,后续还将根据灾情的发展,向土叙两国提供更多的援助。但面对天灾,美国一开始拒绝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似乎是迫于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2月9日,美国宣布放宽对叙利亚的制裁,但也仅限于地震灾区,且时限为180天。思考:中国第一时间对土耳其叙利亚两国给予人道主义援助说明了什么?(二)自主探究1.中国与世界的关系2.为什么说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有担当、有作为的表现)3.中国在哪些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4.中国在为世界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5.我国怎样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三)合作探究第一目 积极有作为活动一: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活动二: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29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中非合作论坛,谈到:“为实现非盟确定的 2022年60%非洲人口接种新冠疫苗的目标,我宣布,中国将再向非方提供10亿剂疫苗,其中6亿剂为无偿援助,4亿剂以中方企业与有关非洲国家联合生产等方式提供。中国还将为非洲国家援助实施10个医疗卫生项目,向非洲派遣1500名医疗队员和公共卫生专家。”中非相隔遥远,但疫苗援助必须跨越山海,跑赢病毒。思考:如何理解?提示: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国态度)活动三:展示图片,思考:中国在哪些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示: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维和部队)化解区域危机(伊朗核问题)对外经济援助(中非合作论坛)全球环境保护(全球气候治理)各种灾害救援(参与各种救援)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参与抗击埃博拉、新冠肺炎)活动四: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这5年,平均每天3.7万人走出贫困,年均减贫超过1300万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累计超过70%,2020年中国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议程的第一项目标。思考:得出什么结论?提示: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活动五:展示图片:在当今世界的各个领域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展现了我国怎样的国际形象?提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赢得了广泛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活动六:思考:中国在为世界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提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第二目 贡献中国智慧活动七:结合所学知识以及课外知识,思考: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示:①面对世界环境问题,中国提出:走出绿色、低碳、环保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巴黎气候大会。②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面对全球经济治理问题,中国提倡: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④面对全球性经济低迷,动力不足问题:“G20峰会”中国提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和包容的世界经济”;由中国主导成立“亚投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活动八:展示图片,思考:中国怎样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示:①★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②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③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④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⑤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活动九: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各国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中国始终坚持这一立场,倡导各国共同承担起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与此同时,中国强调:温室气体排放,不能只看当前,不看历史;不能只看总量,不看人均;不能只看生产,不看消费。思考:你怎样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提示:“共同”是指: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有区别”是指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能源消费水平和当前人均排放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国应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责任是不同的。(四)拓展延伸课本28页运用你的经验。总结思考:你眼中的中国担当是怎样的?提示:中国担当就是在搞好本国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国的担当是符合目前国情的担当,不宜超越自身实力。(中国的担当要立足国情,量力而行)四、本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国际上树立起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了解了我国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五、板书设计中国担当第一目 积极有作为1.中国与世界的关系2.为什么说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有担当、有作为的表现)3.中国在哪些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4.中国在为世界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第二目 贡献中国智慧5.我国怎样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六、本课知识梳理1.中国与世界的关系①中国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②中国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2.为什么说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有担当、有作为的表现)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国态度)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中国行动)③中国稳定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中国贡献)④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角色)3.中国在哪些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派维和部队)化解区域危机; (会谈化解伊朗核危机)对外经济援助;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全球环境保护; ( 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参与抗击埃博拉、新冠疫情肺炎)4.中国在为世界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基本国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国际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要求:这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5. 中国怎样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①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贡献智慧)②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增长智慧)③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增长智慧)④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践行智慧)⑤中国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合理公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践行智慧)拓展补充: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递了哪些信息?①国际作用: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②国际形象: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③国际担当/角色:我国积极推动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建设。(我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④国策战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七、中考真题链接1.(2023·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电站点亮了万家灯火;蒙内铁路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鲁班工坊”帮助20多个国家的年轻人掌握了职业技能;“联通亚欧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迄今已开行6万5千列……这些丰硕成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 A )①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②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③着眼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立足战争与和平的时代主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某校学生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主题班会发言中列举的三则事例◎在中国斡旋下,伊朗和沙特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中东和平迎来曙光。◎苏丹爆发武装冲突后,中国海军帮助部分巴基斯坦公民撤离苏丹。◎中国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已同151个国家签署合作文件。他发言的主旨最有可能是( B )A.积极化解冲突,维护世界和平 B.主动承担责任,展现大国风采C.寻求对外合作,开拓世界市场 D.践行开放共享,助力全球发展3.(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复眼”工程计划形成一个由上百部雷达组成的科学设施,探测距离将达到1.5亿公里,为人类规避外太空小行星撞击风险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由此可见( A )①中国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②面对全球性危机,中国主动承担全部责任③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④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八、教学反思本课时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学好本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积极合作探究,当堂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知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以全球视野与辩证的眼光认识并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意识与愿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