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写作专题(课件+范文)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写作专题(课件+范文)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 课件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2024年春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习作专题课件
国宝大熊猫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你喜欢大熊猫吗?
1
激趣导入
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整合信息,从多个方面,按一定顺序介绍大熊猫。
习作要素
要素解读
2
搜集资料
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们的国宝。许多小朋友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可能有些疑问需要解答:
◇大熊猫是猫吗?
◇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
这次习作,就让我们围绕这些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可以参考下面图表中提供的信息,也可以再查找资料,补充其他内容。
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还需不需要补充新内容。如果有不准确的内容,试着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改一改。可以跟同学交换习作,互相检查一下对大熊猫的介绍是不是准确。
1.结合提供的信息,查找资料,介绍大熊猫。
2.整合信息,做到内容准确,条理清晰。
3.可以补充其他内容。
国宝大熊猫
参考已有提示信息
3
补充其他信息
按一定顺序介绍
注意信息准确
4
思路导航
这次习作是让我们介绍国宝大熊猫。关于大熊猫,有哪些内容可以介绍呢?
外形
类别
分布地区
称为“中国国宝”的原因
怎样保护大熊猫
生活习性
食性
行为
性情
思维导图
国宝
大熊猫
外形
其他
生活习性
成为国宝的原因
怎样保护
颜色
眼睛
爪子
尾巴
……
名字由来分布地区哺乳动物
居住环境
食性
行为
性情
……
历史悠久,“活化石”
数量少,濒危动物
改善生活环境
提供高质量的食物
说一说你想从哪些方面介绍大熊猫
我想从外形、分布地区、生活习性以及是“活化石”等方面来介绍大熊猫,因为这样不仅能让读者从外形和习性中了解大熊猫,还能明白大熊猫为什么这样珍贵。
我想从名字由来、生活习性、现状以及怎样保护等方面来介绍大熊猫,因为大熊猫的名字其实是一个有趣的误会,大熊猫的习性和现状能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它们,进而从实际出发去想办法保护它们。
我想从外形、饮食、日常活动以及在对外关系中做出的贡献等方面来介绍大熊猫,因为这些都是我平时所了解到的,我对这些内容比较熟悉。
我想从 等方面来介绍大熊猫,因为 。
1.整合资料,多角度写。
怎样把大熊猫介绍得更清楚
国宝
大熊猫
资料整合
多角度介绍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解了海底世界的样子
2.按顺序写,条理清晰。
条理性
一定顺序
名称
外形
生活习性
分布地区
地位
外形
生活习性
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3.运用生动的语言。
修饰性词语
修辞手法
生动活泼
排比
介绍了海底的各种声音,生动形象,句式整齐。
拟人
把贝类跟着轮船走说成“作免费的长途旅行”,很有趣。
原文 评价
此段是围绕“大熊猫吃东西”这个中心来讲的,很明确。
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吃东西时的样子很可爱。它们坐在地上,用双前肢抱着竹子,嘴巴不停地吃。它们每天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吃东西。大熊猫最早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 的食物都变成了竹子,但它们的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所以如今,一只大熊猫每天能吃掉10~18千克竹叶,或者30~38千克的新鲜竹笋。
虽然小作者写出了大熊猫吃东西时的样子,但不够生动,不能吸引读者。
“所以”之前和之后的内容看不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写得不太清楚。
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吃东西时的样子很可爱。吃竹子时,大熊猫盘着腿坐下,后爪挠头,前爪抓着竹子往嘴里送,津津有味地嚼着,一边吃一边摇头晃脑。它们每天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吃东西。大熊猫最早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变成了竹子,但它们的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所以如今,一只大熊猫每天能吃掉10~18千克竹叶,或者30~38千克的新鲜竹笋。
大熊猫为什么一天中要不停地吃竹子?一是竹子的营养价值较低;二是大熊猫的消化系统与肉食动物一样,不适于消化植物性食物,只能大量进食来维持生命。
引出下文
点明大熊猫是国宝,引出下文。
有序介绍
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介绍大熊猫的外形,思路清晰。
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大家快随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它们吧!
大熊猫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他们的四肢和肩膀是黑色的,身子和头是白色的,最逗人的是它们那圆圆的、白色的头上却长着毛茸茸的黑耳朵。大熊猫的眼睛周围长着一对八字形黑眼圈,犹如戴着一副墨镜,非常惹人喜爱。
5
例文引路
具体描写
介绍了大熊猫活动区域的特点,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环境。
大熊猫栖息在长江上游山系的高山深谷中,气候温凉潮湿,湿度常在 80%以上,所以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大熊猫活动的区域多在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坡度20度以下的缓坡地带。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食物资源和水资源都很丰富。
大熊猫99%的食物来源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它们吃竹子也很讲究,会挑选新鲜的竹子,剥掉竹皮,只吃里面鲜嫩的茎。大熊猫除了爱吃竹子外,还喜欢吃苹果、梨等水果。在冬天食物少的时候,大熊猫也爬上树捉鸟吃。
列数字
用具体数字介绍了大熊猫食物的类别,有说服力。
总结全文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希望。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希望大家都能了解它们,爱护它们。
1.顺序清楚。习作依次介绍了大熊猫的外形、生活环境、食物。在介绍大熊猫的外形时,小作者是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的,清晰有序。
2.运用数字。习作中多处运用数字来介绍大熊猫,数据准确,有说服力。
3.表达情感。小作者表达了对大熊猫的关爱之情,并希望人们都能了解、爱护大熊猫,情感真挚。
名师 点评
拟题思路
2.直接以单元作文题目为题
1.直接以动物的名字为题。
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
6
习作提纲
3.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拟题。
大熊猫的自述
我是大熊猫
提纲一:内容丰富,介绍有序
结构提纲
提纲二:主题深刻,引起共鸣
提纲三:谜语开头,新奇有趣
我的提纲
描写大熊猫外形的词语
毛茸茸 圆滚滚 肉嘟嘟
胖乎乎 软绵绵 圆鼓鼓
乌黑油亮 膘肥体壮 黑白相间 憨态可掬
四肢粗壮 体型丰腴 头圆颈粗 滚圆溜胖
精彩词语
7
描写大熊猫动作的词语
慢腾腾 慢悠悠 步履蹒跚 大摇大摆
呼呼大睡 细嚼慢咽 蹦蹦跳跳 活蹦乱跳
慢条斯理 东张西望 摇摇晃晃 摇头摆尾
描写大熊猫生活环境的词语
高山深谷 温凉潮湿 山腹洼地 河谷阶地 土质肥厚 森林茂盛 箭竹茂盛 稳定隐蔽 条件良好 水源充足 高山竹林 环境幽静 
大熊猫吃起饭来特别有意思。它们通常像个胖娃娃似的两腿摊开坐在地上,两只手抱着一根长长的竹子啃得津津有味。若是渴了,它们会就近取材,慢悠悠地爬到水池边,俯下身喝个痛快,然后返回原位继续吃竹子。(这段话围绕第一句话,从大熊猫吃竹子和去水池边喝水两个方面讲了它们吃饭时的样子,使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仿佛就在我们眼前一般。)
精彩句子
大熊猫的幼崽刚出生时只有150克左右,相当于妈妈体重的千分之一。(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写出了大熊猫刚出生时的体重,让读者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大熊猫特别喜欢睡觉,吃饱了要睡,饿了没东西吃要睡,玩累了躺下又要睡,简直就是“睡神”!(这句话从三个方面写出了大熊猫喜欢睡觉的特点,简明直接。)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国宝大熊猫的知识。(节选自《国宝大熊猫》)
我们国家有许多珍稀动物,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胖乎乎的、可爱的大熊猫。(简洁明了地点明写作对象,使读者一目了然。)(节选自《大熊猫》)
精彩开头
1.开门见山式
大家好,我是可爱的大熊猫,因为我的同类很少,所以我们被称为“国宝”。(节选自《大熊猫的自述》)
2.自我介绍式
我是人们喜爱的国宝大熊猫,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全世界,我的同伴很少。我是珍稀动物,是被人们重点保护的对象。(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很有新意。)(节选自《我是大熊猫》)
2.自我介绍式
3.巧妙设问式
同学们,有一种动物只能拍黑白照片,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动物吗?没错,它就是人见人爱的国宝大熊猫。(以设问句开头,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节选自《国宝大熊猫》)
精彩结尾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动物——大熊猫。(节选自《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如此可爱,人人都喜欢它们,被称为国宝,它们当之无愧!(总结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节选自《可爱的大熊猫》)
1.总结式
国宝大熊猫,真是人见人爱!(直抒胸臆,表达情感,引发读者共鸣。)(节选自《国宝大熊猫》)
2. 抒情式
大熊猫原本生活得很快乐,但随着环境的恶化和人们的捕杀,它们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小朋友们,让我们手拉手,共同保护国宝大熊猫吧!(节选自《国宝大熊猫》)
3.呼吁式
我们要保护大熊猫,保护地球上的一切动物,让人类与动物在地球上和谐相处,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结尾发出呼吁,深化了文章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节选自《国宝大熊猫》)
3.呼吁式
谢 谢,同学们再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共37张PPT)
2024年春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习作专题课件
国宝大熊猫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范文
例文赏析
国宝大熊猫
珍贵程度
写大熊猫数量稀少,强调它的珍贵。
在珍稀动物里,我最喜欢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又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
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省的个别崇山峻岭地区,数量十分稀少,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被称为“国宝”。
比喻修辞
抓住大熊猫鲜明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生动形象。
大熊猫全身胖胖的,毛茸茸的。它们身穿一件黑白相间的“衣服”,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像是戴着一副大墨镜,再加上黑色的四肢和白白胖胖的身躯,构成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
大熊猫爱吃翠竹、竹笋,有时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在冰雪覆盖的冬天,大熊猫却不冬眠。由于找不到食物,它们会爬上树摘野果子,或游到小河里抓鱼吃。
表达感受
结尾表达感受和希望,深化主题。
大熊猫喜欢睡觉。睡是大熊猫生命中的大事,几乎随时随地都能睡着。它们会像人一样,躺着、趴着,什么睡姿都有,有时抱着树干睡,有时会躺在太阳底下睡,还用一只手遮着眼睛来挡光,可爱极了。
我非常喜欢大熊猫,希望大家都来保护大熊猫。
生活习性
介绍大熊猫的食物和睡觉的生活习性,内容丰富。
这篇习作,小作者从多个方面来介绍大熊猫,做到了详略得当。文章重点介绍了大熊猫的珍贵程度、外形特点、食性、睡觉等方面的内容,略写其名字。结尾和开头相呼应,表达了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全文结构完整,主题明确。
名师 点评
外貌描写
从形态和毛色两方面介绍大熊猫的外形,运用 了比喻的修 辞手法,生动形象。
国宝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是我心中最可爱的动物。
它们有着圆滚滚的身体、粗壮的四肢,大大的脑袋上有一对圆圆的耳朵,眼睛周围的黑圈像是戴着一副特大号墨
镜。大熊猫短短的绒毛十分光滑,好像是精选过一般。更为奇特的是,它们的毛色黑白相间,每一只都是黑耳朵、黑眼睛、黑鼻子、黑四肢,但是背部、腹部和尾巴是白色的,好神奇!
拟人修辞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大熊猫吃食物时的可爱模样。
大熊猫吃东西时的样子很可爱。当大熊猫看见竹子时,脸上总会露出满意的“笑容”,两只胖胖的手紧紧地握住竹子,生怕被别人抢走似的。眼看着一根长长的竹子被消灭成短短的一截,大熊猫也绝不浪费最后的美味,一眨眼,狼吞虎咽地全塞进了嘴里。
独特身份
介绍了大熊猫是“和平使者” 这一独特的身份,丰富了文章内容。
大熊猫不仅被世界自然基金会选为会标,而且常常担负着“和平使者”的任务,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促进了国际交流,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这就是可爱的大熊猫。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也喜欢上了它们吧!
此文开头点题,中间从外形特点、进食模样、“和平使者”等方面对大熊猫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在介绍过程中,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向读者展现出了大熊猫的可爱之处。结尾再次点题,与读者互动。全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语言准确。
名师 点评
交代地位
开头交代了大熊猫的重要地位,引出下文对它的介绍。
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珍稀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更是我国的国宝。
大熊猫身上共有两种颜色,黑色和白色。尤其是那对“黑眼圈”,很有趣。它们的身体胖乎乎、毛茸茸的,看上去可爱极了。它们四肢短小,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像一个醉汉。
比喻修辞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熊猫走路时的样子。
列数字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米~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特点,哪怕气温在-4℃~ 14℃,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它们不怕潮湿,总爱在湿度80% 以上的阴湿环境里生活。
一一列举
写出了大熊猫吃食物时的多种姿势,具体形象。
大熊猫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手脚并用地收集、准备食物和进食。它们在剥竹竿、吃竹叶时,姿势五花八门:有时坐着,有时侧倚着,有时还平躺着吃,真是有趣极了。大熊猫食物的来源99%都是竹子,有时候也有一些野花、藤蔓、野草、蜂蜜,甚至是一些肉。
直抒胸臆
结尾表达了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每两次进食之间要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爱的睡觉姿势。它们非常灵活,能把自己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它们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用手遮住眼睛。
国宝大熊猫,真可爱!我喜欢国宝大熊猫。
此文开篇交代大熊猫是珍稀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宝,引出下文对大熊猫的具体介绍;中间部分分段介绍了大熊猫的外形、生活环境、进食、睡觉等方面的特点,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结尾总结全文,表达了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名师 点评
引用谜语
开头引用谜语,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国宝大熊猫
珍贵程度
通过数量少、生存时间久两方面体现出大熊猫的珍贵之处。
“叫猫不是猫,像熊没熊高,想拍彩色照,墨镜摘不了,爱吃鲜竹叶,是咱中国宝。”你能猜出这个谜语的答案吗?没错,谜底就是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十分珍贵。首先,大熊猫的数量十分稀少;其次,到目前为止,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约800 万年,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
介绍外形
抓住大熊猫最显著的外形特征进行描写,突出了它们的可爱。
过渡自然
由介绍大熊猫的外形到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内容衔接自然。
大熊猫的长相十分特别,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它们有着大大的黑眼圈、肥肥的身体和短短的尾巴,穿着一身黑白相间的大皮袄,走路的时候摇摇摆摆,十分可爱。
除了长相特别,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也很特别。它们主要生活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区的竹林里,爱吃竹叶、竹笋等,有时也吃肉。大熊猫喜欢爬树、剥树皮,还喜欢喝水。喝饱水以后,它们就像喝醉酒似的东倒西歪,是不是很奇妙?
我最喜欢的大熊猫是北京动物园里的“萌兰”。它活泼好动,曾多次“越狱”,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功夫熊猫”。
怎么样?通过我的讲解,你有没有更喜欢我们的“国宝”了呢?
结尾点题
用问句结尾,表达了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小作者对国宝大熊猫的介绍十分有条理,先介绍大熊猫珍贵的原因,再介绍它们的外形、生活习性,最后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只大熊猫。每一项内容的介绍都生动有趣,体现了小作者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名师 点评
升格提优
国宝大熊猫
相信大家都认识大熊猫吧!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数量已经非常少了。大熊猫爱吃竹叶、竹笋等食物,有时也会吃肉。
大熊猫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动物,它们长得胖乎乎、圆滚滚的,样子憨态可掬。除了大脑袋和肚皮是白色的,其他地方都是黑色的,而且它们那两个大大的黑眼圈,
开头与下文内容重复,删去即可。
习作原文
对大熊猫的外形描述得不够准确。
它们全身黑白相间,眼睛、鼻子、耳朵、四肢和肩部是黑色的,其他地方是白色的。大熊猫最明显的特征是
看起来就像没睡好一样,可有趣了。大熊猫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远远看去,就像一个肉团子在滚动,这让它们的可爱又增添了几分。
以前我一直疑惑,大熊猫到底是“熊”还是“猫”呢?
其实啊,熊猫的别名叫“猫熊”,顾名思义,就是“像猫一样的熊”,属于食肉目、熊科的哺乳动物。它们现在分布在四川、陕
西和甘肃等山区。这些地方有着茂密的
地的
竹林,到处都是它们喜欢吃的翠竹和新鲜
的竹笋,简直就是 生活在 天堂。
不过现在,它们的生活环境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倍。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们,我国建了不少保护区,还把它们饲养在动物园里,派专人照顾。饮食方面,除了竹子外,它们还喝牛奶,吃水果、肉类等,荤
内容与下文衔接不紧密。
对他们来说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们的数量十分稀少。
素搭配,营养均衡。在这种生活环境下,它们的身形更圆了,当然,还是一样可爱。
缺少总结性的结尾,内容不完整。
可以说,大熊猫现在的生活环境比以前好了太多,数量也在慢慢上升。看着这么卓有成效的保护,我们还要不懈地努力,继续保护好它们。
作文新貌
相信大家都认识大熊猫吧!
大熊猫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动物,长得胖乎乎、圆滚滚的,样子憨态可掬。它们全身黑白相间,眼睛、鼻子、耳朵、四肢和肩部是黑色的,其他地方是白色的。大熊猫最明显的特征是那两个大大的黑眼圈,看起来就像没睡好一样,可有趣了。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
一扭一扭的,远远看去,就像一个肉团子在滚动,这让它们的可爱又增添了几分。
以前我一直疑惑,大熊猫到底是“熊”还是“猫”呢?
其实啊,熊猫的别名叫“猫熊”,顾名思义,就是“像猫一样的熊”,属于食肉目、熊科的哺乳动物。它们现在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的山区。这些地方有着茂密的竹林,到处都是它们喜欢吃的翠竹和新鲜的竹笋,对它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堂”。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们的数量十分稀少。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们,我国建了不少保护区,还把它们饲养在动物园里,派专人照顾。饮食方面,除了竹子外,它们还喝牛奶、吃水果、肉类等,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在这种生活环境下,它们的身形更圆了,当然,还是一样可爱。
可以说,大熊猫现在的生活环境比以前好了太多,数量也在慢慢上升。看着这么卓有成效的保护,我们还要不懈地努力,继续保护好它们。
名家名篇
我亲历的野生秦岭大熊猫的母爱故事,让我十分难忘。
2006年5月,西河枣阳坪。一只健壮的未成年大熊猫在河边徘徊,不时地用前爪撩起河水,似乎想过河。正看得入迷,另一只大熊猫如离弦之箭一般从距我较近的河岸边冲向对面,对着这只体形接近自己的“小猫”发出狗吠一般的
大熊猫的母爱(节选)
曹 庆
【比喻修辞】把大熊猫比作离弦的箭,形象地写出了其速度之快。
吼声,似乎是鼓励,又似乎是警告,鲜有慈爱成分。然后,“大猫”娴熟地过河,好像在给“小猫”示范。
然而,“小猫”令母亲愤怒且失望,它做出试着过河的姿势后,并没有采取过河行动,继续用前爪小心翼翼地试探河水,原地打转。 这时,“大猫”发出强烈的怒吼声,并再次和“小猫”会合,一番“交头接耳”以及怒吼之后,母子一前一后完成过河。
【动作描写】写出了未成年的大熊猫过河时的害怕心理。
此时,不再专注于教育孩子的母熊猫发现了我们。它大胆地向我们卧伏的方向冲来,孩子紧随其后从我们面前疾驰而过。跑出距我们10多米时,“小猫”停下脚步,转过头,对着我们尖叫两声,似乎在警告、恐吓不得追赶它们,随后继续追随母亲向森林中跑去。
可见,雌性大熊猫有着强烈的教子行为,即将成年的幼仔也承担起维护母亲的责任。
【动作描写】运用一系列动词,写出了即将成年的大熊猫保护母亲的行为。
【首尾呼应】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深化了文章主题。
结构提纲
此文从大熊猫母亲“教子”和即将成年的大熊猫“护母”两个方面,记述了关于野生秦岭大熊猫母子亲情的故事。文章叙述生动活泼,首尾呼应,突出了大熊猫的母爱。
名师 点评
谢 谢,同学们再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