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社会思品专题特训系列(历史与社会综合)——考点1—40综合检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5年中考社会思品专题特训系列(历史与社会综合)——考点1—40综合检测

资源简介

2015年中考社会思品专题特训系列
(历史与社会综合)
——考点1—40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今年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www-2-1-cnjy-com
A.地形影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影响
2.车牌号为“渝A 01236”的汽车属于哪个省级行政区( )
A.海南 B.重庆 C.河南 D.湖南
3.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下列表示马六甲海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马来西亚盛产稻米,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着稻作文化的印记。下列场景中符合这种印记的是( )
A.农业生产推行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B.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骏马在奔跑
C.密集的水网状河渠环绕着农田村庄 D.人们居住得非常分散
5.右表为“浙江省地形类型构成表”,分析该表可以概括出浙江地形的主要特点是( )
A.山地丘陵为主 B.地势西高东低 C.地形类型单一 D.平原面积广阔
6.小华从新闻中得知最近乌克兰危机,她很想知道乌克兰的位置。你认为他可以选择什么地图,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  21*cnjy*com
A.世界政区图 小比例尺地图 B.世界政区图 大比例尺地图
C.中国政区图 小比例尺地图 D.中国政区图 大比例尺地图
7.今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 )21教育网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8.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仁”的思想 B.兼爱 C.非攻 D.无为
9.英、法两国近代发展道路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 )
①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都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
③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④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历史与社会课上,当老师介绍到詹天佑(1861—1919)“少年时代就赴美留学,学习铁路专业”时,同学们立刻联想到詹天佑受到这种教育得益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1.“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 )
A.三大战役 B.西安事变 C.抗战胜利 D.重庆谈判
13.如果请你撰写文章,批驳日本历史教科书中否认侵略中国。下列哪些事例,可以作为证据( )
①发动西安事变 ②制造南京大屠杀
③在中国东北进行细菌战 ④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下列四位欧洲航海家到达过东方(亚洲)的有( )
①迪亚士 ②达·伽马 ③哥伦布 ④麦哲伦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为了推动开放向深度拓展……我国将打造21世纪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代体现“对外开放”政策的历史事件有( )
①郑和下西洋 ②张骞出使西域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设置行省制度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16.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各国政要议论纷纷。下面各国政要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
①德国:“中国,你的孩子台湾离开了你的怀抱!”
②英国:“香港岛终于归属我们了,女王万岁!”
③日本:“伙计,我们可以到中国开设工厂去了!”
④美国:“东交民巷等使馆区,中国人再也不能进入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纪录片《影象中国》收录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典型画面。其中能反映1958年时代特点的画面有( )2-1-c-n-j-y
A.茅盾等人正在积极参加大炼钢铁运动
B.大家在庆祝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人们在庆祝公私合营取得重大成果
D.红卫兵小将对彭德怀等老同志进行批斗
18.有人曾这样写道: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他所说的第一扇“窗”是指( )2·1·c·n·j·y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
19.采用现代工业技术将垃圾高温焚烧,产生热能与电力,是对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有效途径,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看,用垃圾发电的意义有( )
①促进科技的发展 ②减少污染,改善环境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发展 ④满足人们对资源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习近平主席在海牙核安全峰会上提出以理性、协调、并进为主线的“核安全观”,从战略、全面、持久的角度阐明了国际核安全事业的基本方向。这说明我国( )
①是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②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③在国际事务中占主导地位 ④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从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至今的400多天里,习近平12次离京,进行了共计39天的国内考察调研,足迹遍及广东、河北、甘肃、海南、天津、四川、湖北、辽宁、湖南、山东、内蒙古等全国1/3省区。21*cnjy*com
(1)下列省区对应的地理区域正确的是( )(2分)
A.湖北——北方地区 B.内蒙古——青藏地区
C.辽宁——西北地区 D.湖南——南方地区
材料二:平民作风,亲民姿态,这是习大大给公众的最深刻印象。11省市的调研,处处体现“亲民”风范:海南戴斗笠、广东自助餐、湖南摘柚子、湖北打雨伞、河北坐炕头、内蒙共祈福……
(2)请简单分析“海南戴斗笠”、“河北坐炕头”的现象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地理知识有关。(4分)
(3)在内蒙古调研时,习主席最有可能看到的环境问题是什么?请你从自然和人为因素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4分)
22.2014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中国政区图(见下图)
(1)古代丝绸之路曾经过右图中的A处,此处为我国的 省级行政区(填行政中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气候特征为 。(3分)
材料二:坐拥丰富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的中亚地区,其最大掣肘在于“对外联系网络不完善”;而中国在技术、资金方面的优势,能够助力中亚铁路、公路、航空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方同中亚四国签署了一批能源领域等新的大型合作项目,开创丝绸之路共同发展新纪元。
(2)结合材料二,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角度,分析我国与中亚四国共同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决策的正确性。(3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同中亚四国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意义。(4分)
23.秦始皇、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为巩固秦、汉大一统局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1分)
【制度创新】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分歧是什么?秦始皇最终采取了哪一方案?(3分)21·cn·jy·com
【边疆治理】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2)秦汉时期威胁北方边疆的是哪个少数民族?面对其侵扰,秦与汉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边疆安宁?(3分)【出处:21教育名师】
【思想文化】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但他们在处理儒家思想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
(3)对待儒学方面,秦始皇和汉武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本目的是什么?(3分)
【以史为鉴】
(4)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发展对今天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有何借鉴意义?(2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图说历史——中国的近代化过程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版权所有:21教育】
(1)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拯救中华进行的哪些重大探索活动?从中折射出中国近代化的哪些特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中国共产党“走自己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4分)
(3)总结以上材料,你从“走什么路”探索中得到哪些认识?(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阅读右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
材料二:2014年6月5日召开的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席尔瓦表示,中国粮食9年累计增产1.6亿吨。全世界饥饿人口从10亿降低到870万,这其中有3亿饥饿人口的减少都得益于中国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中国都是粮食生产和供应的最好榜样。
(1)请从社会政策角度分析导致1957年人均粮食产量提高和1962年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4分)
(2)请回答1980—1997年人均粮食产量提高和材料二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哪项经济体制改革?(2分)21·世纪*教育网
(3)你认为我国作出粮食生产和供应最好榜样的最根本一条是什么吗?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今后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4分)
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人口和谐】浙江省从2014年1月17日起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下表是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人口数量
性别构成
年龄构成
第六次普查
年平均增长率
男性
女性
14岁以下
15—64岁
65岁以上
5442.69万人
1.53%
51.38%
48.62%
13.21%
72.90%
13.89%
(1)依据表中说明我省施行“单独二胎”政策的合理性。(4分)
【人水和谐】2014年,浙江省计划完成投资164亿元,大力实施“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全面推进美丽浙江水乡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具体河道由专人负责的制度),发动各方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五水共治”,共圆 “水乡梦”,共筑一片碧水蓝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结合材料,浙江在“五水共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符合建设和谐社会哪一要求?(3分)
【共建和谐】治好五水、人人受益,五水共治、人人有责。浙江省各校学生都积极开展奉献爱心,积极捐款等行动。21cnjy.com
(3)从履行法律的角度谈谈开展奉献爱心,积极捐款行动的必要性。五水共治,人人有责,启示我们应怎样共建和谐社会?(3分)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C
A
A
C
A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C
D
C
B
A
C
D
C
二、非选择题:
21.
(1)D。
(2)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北是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在O度以下,较寒冷。
(3)草场退化。自然因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人为因素:人类过度放牧、开垦等导致植被破坏。
23.
(1)分封制和郡县制,哪一个更有利于国家的长久稳定。 郡县制。
(2)匈奴。
秦朝: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汉朝:和亲政策;派卫青、霍去病武力反击匈奴。
(3)秦:“焚书坑儒”;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
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4)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改革创新;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等。
24.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特点:都是向西方学习:是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的深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辛亥革命举“三民主义”旗帜,走“民主共和”道路:走自己的路: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来源:21cnj*y.co*m】
(3)认识:中国不管走什么路,要借鉴学习外因的先进经验;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5.
(1)土地改革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改革,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