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社会思品专题特训系列(法律教育01)——考点10—15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5年中考社会思品专题特训系列(法律教育01)——考点10—15

资源简介

2015年中考社会思品专题特训系列
(法律教育01)
——考点10—1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2014年5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审通过《安全生产法》修正案,把安全发展战略写进《安全生产法》。这说明法律的特征是( )2·1·c·n·j·y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范
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C.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我国法律具有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的功能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令,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糯康、乍萨、依菜、扎西卡四名湄公河案罪犯执行死刑。这说明法律( )
①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③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④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4年“12·4”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法制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回答3—4题。21·cn·jy·com
3.维护宪法权威,自觉遵守宪法,最重要的是( )
A.增强宪法意识 B.领会宪法的基本精神
C.与违宪行为作斗争 D.参与制定宪法
4.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修正法规和地方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表明( )
A.宪法是普通法律之和,是母法 B.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5.漫画《不堪重负》主要反映了( )
A.父母没有履行好家庭保护职责
B.父母侵犯了孩子的受教育权利
C.儿子维护了自己的智力成果权
D.儿子没有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
6.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要为他们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下列做法体现对未成年社会保护的有(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爸爸带小敏去看望孤寡老人 ②全国开展整治少儿出版市场的专项行动
③学校设立“禁烟标志” ④民政等部门推动建立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杭州市消防官兵在建兰中学对2000多名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演示,宣讲消防常识。关于这次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体现了对未成年学生的司法保护 B.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C.体现了对未成年学生的社会保护 D.旨在创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8.小涛逃课到网吧玩游戏,其父亲对他进行了耐心的劝导,小涛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不再逃课去网吧了。小涛的爸爸( )www-2-1-cnjy-com
A.履行了对未成年子女抚养的义务 B.干涉了未成年子女的课外生活
C.履行了对未成年子女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D.干涉了未成年子女的人身自由
9.下列属于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例有( )
A.家长保证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费用 B.营业性舞厅禁止中学生入内
C.企业未招用未满1 6周岁的童工 D.家长私拆子女的信件
10.网络是把双刃剑,学生上网成瘾,不仅荒废学业,而且会带来一系列心理疾病和社会问题。为此,一些学校纷纷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悄悄话信箱”。这一做法( )【来源:21cnj*y.co*m】
①维护了学生的名誉权 ②维护了学生的隐私权
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1.中学生在校外买烟抽,到网吧浏览不健康的网络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解决这些问题必须( )
①严禁中学生接触社会 ②提高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③加强对学生社会保护 ④禁止和关闭营业性的网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
13.右图中被绑者的哪一项权利遭到了不法侵害( )
A.隐私权 B.肖像权
C.生命健康权 D.财产权
14.右边实施绑架的行为属于( )
A.一般违法行为,应受刑事处分
B.犯罪行为,应受刑事处罚
C.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分
D.民事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
15.某工厂违规向洞庭湖排放超标污水,市环保局立即责令该厂停业整顿,并处罚款一万元。该厂的行为属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犯罪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16.黄某吸毒,以贩养吸,先后贩卖海洛因5000余克,给社会、家庭和他人造成极大损害,人民法院以贩毒罪依法判处黄某死刑。从黄某的犯罪行为可以看出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严重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刑罚当罚性 D.刑法强制性
17.陈某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骗人钱财,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陈某的行为(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是民事责任
B.触犯了刑法,受到的是刑罚处罚
C.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受到的是行政处罚
D.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的是治安处罚
18.下列说法中,与“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④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社会上人民群众对“酒驾”深恶痛绝,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将飙车、醉驾列入犯罪行为,并规定了量刑标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酒驾是不尊重他人生命的体现
②酒驾是一般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③严惩酒驾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④酒驾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华走至偏僻处,迎面来了几个不良少年,强迫他把身上的钱交出来……请你帮助小华选择几种最佳自我保护的方法( )
①巧妙周旋,机智脱逃 ②交出钱财,保护自己
③不顾一切,与之硬拼 ④记住特征,及时报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60分)
21.2014全国两会,留守儿童成为一个关注的热点话题。据统计,全国有2200万农村留守儿童,占我们国家所有儿童的20%。青少年刑事案件中,农村“留守儿童”团伙犯罪尤为突出,成为当今农村社会治安的隐患,给当地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对此有关网友认为:2-1-c-n-j-y
【网友下午茶】留守儿童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
【网友稻花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网友阳光灿烂】留守儿童自身志向模糊,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网友笑傲江湖】留守儿童的权益需要国家法律的保护。
(1)网友的观点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方面保护的缺失?(2分)
(2)请你例举我国两部保护留守儿童权益的法律。(4分)
(3)结合四位网友的言行,请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留守儿童自身四个方面选两个角度谈谈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4分)21*cnjy*com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创建平安校园,学校开展了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和安全在我心中征文比赛。文化、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周围的网吧,流动食品摊点进行清理整顿。
材料二:在放学路上,小吴看到同学小陈遭社会不良青年李某的敲诈和殴打,便拨打110报警,公安民警很快将李某抓获。经审讯,李某原来也是一位好学生,自从沉迷于网络游戏,就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因无钱上网,便去敲诈。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对未成年人实行哪两方面的保护?(4分)
(2)材料二中公安民警很快将李某抓获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2分)
(3)小吴的做法和李某结局分别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江西人李甲和李乙因扒窃他人价值人民币833元的财物,被温州鹿城区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和拘役6个月,并各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这是自《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以来,温州扒窃入刑第一案。【出处:21教育名师】
【司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264条进行了修改,规定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无须达到数额较大标准,即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罚金均是刑罚的不同种类)
◆扒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公共场所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
(1)国家严厉打击扒窃行为依法保障了公民的什么权利?(2分)
(2)结合材料,判断李甲和李乙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为什么?(5分)
(3)从依法自律的角度谈谈李甲和李乙的违法行为给我们什么警戒?(3分)
24.追悔莫及,世上没有后悔药。但“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我们可以从自己和他人的“后悔”中吸取教训,悟到一些道理,以照亮今后的人生之路。下面是两位网友在微博里“晒”出的“后悔”。
●“一呜惊人”:念高中时,同桌张某某将我的作文署上自己的名字,投到报刊上发表了。我知道后非常气愤,便制作了画有打了红叉的张某某头像、写上“盗贼张某某”字样的传单,在学校里散发。不想此举惹上了官司,浪费了好多精力,影响了学业。现在想想真是不值啊。
●“一飞冲天”:我在念初中时,课余经常到附近的“网吧”上网玩游戏。“网吧”老板平时并不查验身份证,也不进行登记,使我能从挂着“未成年人禁入”告示牌的大门自由进出。当时觉得老板真是好人,能上网吧玩真过瘾,但大好的青春就这样荒废了,最后连高中都没有考上。
请运用《思想品德》知识回答:
(1)“一鸣惊人”和他的同桌分别侵犯了对方的哪项权利?(4分)
(2)从法律角度看,“一飞冲天”遇见的这位网吧老板的行为有什么过错?(2分)
(3)上述两位网友的“后悔”,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哪些警示?(4分)
25.青少年的生活是美好的,国家和社会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护。但是生活中也有阴影,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生活在线】情境一:某校开展“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日”活动,特邀请市交警支队陈警官对全体学生开设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1)这体现了该校对未成年人实施了 保护,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
权。(2分)
【遵纪守法】情境二:下午放学时,小王发现自己停在学校车库的自行车没了,在遍寻无果之后,他趁人不注意撬开了车库里其他同学的一辆自行车,悄悄地骑回了家。21cnjy.com
(2)小王同学的行为已构成违法。请说说你的判断理由。(4分)
【学会自护】看右图。
(3)生活中难免有意外。当你遇到右图情境时,你的有效对策是什么?(至少说出两种有效对策。)(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1.闯红灯,记6分,罚100元。 2.酒驾,5年内不得再考取驾照。
3.不系安全带,记3分,罚100元。4.副驾不系安全带,记1分,罚50元。
5.行驶途中抽烟,记1分,罚100元。6.有意遮挡号牌,记12分,顶额处罚……
针对新《交通安全法》扣分标准,网民们展开评论
大仙:这部新法的扣分规定是史上最严的,实施后交通事故减少了很多。
上善若水:酒驾查到后,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员都一样要受到处罚。
为民除害:看来,新《道路交通安全法》比《宪法》还重要。
(1)新《交通安全法》扣分规定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的”,“严”是为了保护公民的什么权利?这体现我国哪一治国方略?(2分)  21*cnjy*com
(2)网民“悠然剑客”的话反映了法律具有什么作用?“上善若水”的话体现法律的什么特征?(4分)
(3)请从宪法与普通法关系评析网民“为民除害”的话。(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A
D
A
D
A
C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B
D
A
B
D
C
B
二、非选择题:
22.
(1)学校保护;社会保护。(4分)
(2)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2分)
(3)小吴的做法给我们启示是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2分)
李某结局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该学会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违法犯罪会受到法律制裁。(2分)
23.
(1)财产权。(2分)
(2)李甲李乙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2分)
李甲李乙扒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已经触犯了刑法,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和拘役6个月,并备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说明受到了刑罚处罚。(3分)21教育网
(3)如:法律禁止的事情坚决不做等。(言之有理即可,3分)
24.
(1)著作权(知识产权)和名誉权(人格尊严权)。(4分)
(2)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没有依法履行“社会保护”的职责。(2分)
(3)要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不损害其它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依法自律,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要加强品德修养,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4分。其他答案,只要有理也可酌情给分)www.21-cn-jy.com
25.
(1)学校保护。生命健康权。(2分)
(2)属于一般违法行为。(2分)
小王侵犯了他人财产所有权,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的违法行为。(2分)
(3)大声呼救;寻求帮助;迅速报警等。(答出一种有效对策给2分,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