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社会思品专题特训系列(法律教育03)——考点10—24综合A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5年中考社会思品专题特训系列(法律教育03)——考点10—24综合A

资源简介

2015年中考社会思品专题特训系列
(法律教育03)
——考点10—24综合A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在我国《食品安全法》、 《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制定过程中都特别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  21*cnjy*com
①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②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
③一切普通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某中学每年定期在校园内开展消防安全演习、地震模拟演习,交警还进校给学生做交通安全讲座、法制讲座,这些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①家庭保护 ②学校保护 ③社会保护 ④司法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下列行为中,履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规定义务的是( )
A.何某歧视、虐待有残疾的8岁女儿
B.钱某强迫才14周岁的儿子辍学打工
C.赵某为16周岁的儿子订立婚约
D.学生吴某吸烟,家长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
4.五名无业人员在公共场所散发传单,散布世界末日来临的谣言,制造了社会恐慌。武汉市东西湖区公安分局依法对他们作出行政拘留10曰的处罚。五名无业人员的行为( )21·cn·jy·com
A.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B.应受到刑罚处罚
C.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D.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5.青年陈某游手好闲,养成偷摸恶习,多次受到治安处罚;后不思悔改,持刀抢劫,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这一案例说明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违反刑法 B.是否应受刑罚处罚
C.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是否危及他人生命
6.自“醉驾入刑”实施以来,各地先后宣判了多例因醉酒驾驶被处以刑罚的案件。同学们对此纷纷发表看法,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说:“醉酒驾驶是个人的事,国家不应该干涉。”
B.小杰说“醉酒驾驶只是不道德的行为。”
C.小丽说:“醉酒驾驶不一定都是违法行为。”
D.小红说:“醉驾入刑保护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7.假设八年级某班,甲丢了一支钢笔,乙在同学中散布甲的钢笔是丙偷的谣言;丙为了报复乙,启封偷看了乙的信件;甲和乙联手将丙打成轻伤。数天后甲的钢笔在自己的家中找到了。那么乙侵犯了丙的( )【出处:21教育名师】
A.名誉权和隐私权 B.隐私权和生命健康权
C.名誉权和生命健康权 D.名誉权、隐私权和生命健康权
8.下列属于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有( )
①个别同学故意给别人起不雅的绰号
②商场保安强行检查小张的背包
③抢劫犯的照片被印在通缉令上
④某医院未经患者同意将其真实姓名和病情发布在报纸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 )
①小刚将一同学的作弊行为报告老师②小玲在背后散布和议论一同学的身体缺陷
③大春给一同学起绰号 ④大民把一同学的日记本拿来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小张因旷工受处分而对厂长心怀不满,他多次给有关部门写信诬陷厂长贪污受贿。小张的行为(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①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②属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
③行使了公民的通信自由权 ④是滥用公民权利,损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张某因抢劫他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说明国家通过法律保护人民的合法财产实施这一法律规定的前提是( )21*cnjy*com
A.制定相应的法律 B.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
C.确认谁在使用这财产 D.设立相应的执法机关
12.公民通过购买股票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所有权中的(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13.从2014年4月8日起,北京市交管部门对“带头”闯灯的行人实行罚款,对于态度蛮横、拒不服从纠正,妨碍民警执行公务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处理。这一措施( )
①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文明出行意识 ②能够有效地提升公民生命价值
③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④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右边漫画中兜售光盘者的行为( )
A.是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
B.只是不道德行为,并没有触犯法律
C.是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智力成果权
D.是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财产权
15.小朱在某超市购物时,发现货架上牛奶标注的出厂日期是下周。面对这些“穿越”到超市的牛奶,小朱正确的做法( )www-2-1-cnjy-com
①告知超市负责人,请他们将“穿越”牛奶下架②拨打12315反映超市食品问题
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要小题大做 ④请消费者协会出面处理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下列常见的商家用语或规定,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要求的是( )
A.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B.存包丢失,概不负责
C.货物售出,概不退换 D.谢绝自带酒水
17.小黄到某新华书店购买一套《三国演义》丛书,回家后发现该书有许多错别字。经了解,原来是新华书店把盗版书以正版的形式卖给小黄。该书店的行为侵犯了小黄的( )www.21-cn-jy.com
①智力成果权 ②公平交易权 ③知情权 ④求偿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初中生张龙的小说出版后,收到的稿酬支付单中标有税收的金额。这说明未成年人同样要( )
A.享有政治权利 B.履行道德义务 C.享有法律权利 D.履行法律义务
19.著名演员濮存昕在一则公益广告里说:“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所以我发现,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好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一个人手中传递,也能够汇聚所有人的热情。”这个广告启示我们( )
A.公民要自觉履行道德义务 B.公民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C.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 D.公民要有爱国的实际行动
20.李四和张三是同班同学,两人因小事而争吵,李四打了张三一记重拳。一气之下,张三在网上发帖公布李四曾在学校偷窃的事实。对以上案例分析正确的有( )
①李四侵犯了张三的姓名权 ②张三侵犯了李四的隐私权
③他们都没有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④他们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60分)
21.以下是九年级同学丽华生活中的三个片段,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周六,丽华看到大批市民在游行,抗议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的闹剧。在广场边,丽华看到部分市民开始砸路边的日系车、冲击日货商店等。她想……【来源:21cnj*y.co*m】
(1)结合我国治国方略的要求说说“砸车”等行为的必然结果是什么?(2分)
情境二:周一在学校,丽华发现很多同学在背后议论自己。一打听,原来是小明又把她的信件私自拆看并在班里传阅,为此她很痛苦……【版权所有:21教育】
(2)小明侵犯了丽华的什么权利?对丽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看着难过的丽华,你想告诉小明与人交往时该怎么做?(4分)
情境三:在思品课学习了有关宪法的知识后,同学们认为宪法高高在上,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很远。丽华认为:宪法确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请例举两项公民的其它基本权利及其重要性来佐证丽华的观点。(4分)
22.某校九(1)班同学建立了一个九(1)班QQ群,周六时几位同学聊了起来(聊天记录如下)。
环翠庄主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童老师的校园诗集出版了,我看到出版社给他寄来的稿酬了呢!
悠然创客
童老师真厉害!哎,我考试又考砸了,为此我特没自信,真想以死向父母谢罪!
晓风残月
我妈不是一般的唠叨,烦死了。早上,和她吵了一架。我现在网吧里玩游戏!我妈问起,大家可不要说啊!拜托!
西风烈马
我和你一样背!昨天,学校外面的流动摊点的麻辣烫把我的肚子给“烫坏了”。昨晚挂了很长时间的盐水呢!
春风化雨
算了,买个教训吧!双汇都出问题了,小摊也正常呀。
(1)“好消息”中出版社保护了童老师的哪一权利?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这一权利?(2分)
(2)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悠然剑客”的想法给予我们什么启示?(2分)
(3)“晓风残月”的行为从反面告诫我们学生应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什么义务?(2分)
(4)请对“春风化雨”的观点进行评析。(4分)
23.人生就是选择。小明在一天中遇到下列情景,需要作出选择。
编号
情景
选择
说明理由
(1)
早上,购买了含瘦肉精的“双汇”火腿肠。
A:自认倒霉
B:到超市要求退货
消费者角度
(2)
中午,到电脑市场买光盘,价廉物美的盗版货其使用功能与价格不菲的正版货没有什么差别。
A:购买正版
B:购买盗版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角度
(3)
放学回家,同学小张骑车欲闯红灯。
A:劝阻
B:放任
公民责任角度
请你帮助小明作出选择,并根据要求说明理由。(9分)
24.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以案说法】201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杭州某贸易公司,以更改生产日期等手段,销售过期进口食品原料给众多知名面包房的事情,其过期食品数量之多,过期时间之长令人触目惊心。目前涉案企业已被查封,对涉嫌违法犯罪人员依法采取刑事措施。21教育网
(1)材料一中的涉案商家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利?查封和刑事措施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3分)
(2)请你从道德角度和法律角度,说说本案对经营者生产和销售有何警示?(4分)
【我读微博】张某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的经历,人们也纷纷跟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任选一条微博发表看法。(4分)
25.【法律你我他】下面是某校《思想品德》学科测试中的一道试题和小丁同学对此所做的答案。请运用《思想品德》相关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试题】请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评点右边的两段对话。
【答案】接受义务教育不是公民的权利,而是公民对国家、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权利不具有强制性,可以任意行使,而义务具有强制性,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右边对话中母亲不让女儿上初中和学生不好好上学的言行都违反了《义务教育法》,都应受到刑罚的处罚。21cnjy.com
(1)小丁同学所做的答案中有三处观点错误。请你帮小丁把不正确的观点找出来,并告诉小丁为什么它们是错误的。(6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针对“试题”中的母女对话,请你尝试运用除小丁答案所及内容外的法律知识,再找出两点理由,说服“母亲”让“女儿”上学。(4分)
26.2015年1月8日上午,方芳乘某出租车前往黄山旅游,不慎将装有手机和两千元现金的皮包丢在出租车上,后被司机刘某拾得。下午,方芳和刘某见面了。
情境一:刘某确认失物是方芳的,后主动归还。
(1)请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评价刘某的行为。(4分)
情景二:方芳要求刘某归还失物,刘某谎称自己没看见,拒绝归还。
(2)请你全面推测方芳可能采取哪几种办法解决这件事。用简洁语言写出①②的结局,并概括它们共同的经验和教训。(6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采取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如: 。
②采取非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如: 。
③共同的经验和教训: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A
C
D
C
C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C
C
B
A
C
D
A
D
二、非选择题:
21.
(1)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做到违法必究。(2分)
(2)隐私权。(1分)扰乱丽华私人生活的安宁。(1分)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2分)
(3)生命健康权:公民最根本的、首要的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2分)受教育权: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2分)
23.
(1)选择B:到超市要求退货。(1分)超市的行为是侵权行为,消费者应依法维权。(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2分)2·1·c·n·j·y
(2)选择A:购买正版。(1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公民享有自主选择权,但不得侵犯他人的智力成果权。(2分)21·世纪*教育网
(3)选择A:劝阻。(1分)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分)
24.
(1)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2分) 强制性。(1分)
(2)道德角度:诚实经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素质;(2分)
法律角度: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经营,依法规范自身行为。(2分)
(3)微博一:我不赞同,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应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不能取缔所有的小商小贩。(4分)
微博二:我不赞同。因为刑罚处罚是犯罪(严重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并不是所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关键要看其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4分)2-1-c-n-j-y
26.
(1)刘某的行为是正确的。道德角度:刘某做到与人为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法律角度:刘某拾得遗失物并归还失主,是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2)①如到刘某所在的出租汽车公司投诉或到执法部门控告等。
②大打出手,迫使刘某交还失物等。
③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不能随心所欲、任意胡为,应采取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