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悲剧的英雄——《老人与海(节选)》人物形象赏析高二语文备课组【课题与课时】课题:悲剧的英雄——《老人与海(节选)》人物形象赏析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赏析老人圣地亚哥的形象特点。2解读圣地亚哥悲剧英雄形象的内涵。3.学会圣地亚哥不屈服于命运、奋勇搏斗的硬汉精神。【学习过程】任务活动一:重温所学,回顾小说情节1.根据鲨鱼的数量、老人防守武器、鲨鱼结局和大马林鱼结局四要素概括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回合内容。第一回合(1-29):一条很大的灰鲭鲨第一次袭击大马林鱼,老人拿渔叉扎进鲨鱼脑袋,灰鲭鲨沉下海底,大马林鱼被咬掉约40磅肉。第二回合(30-47):两条加拉诺鲨第二次袭击大马林鱼,老人把绑在船桨的刀子朝鲨鱼的脑袋和脊髓刺过去,鲨鱼朝海底溜走,大马林鱼又被咬掉了四分之一。第三回合(48-53):一条铲鼻鲨第三次袭击大马林鱼,老人把绑在船桨上的刀子刺进鲨鱼脑袋,鲨鱼沉向深不见底的海底。第四回合(54-82):太阳快落山之前,两条加拉诺鲨第四次袭击大马林鱼,老人拿起一支断桨上锯下来的桨柄打在鲨鱼宽阔的脑袋顶上,鲨鱼有气无力地撕下嘴里叼的鱼肉,从大鱼身上溜下去,大马林鱼有一半都给毁了。第五回合(83-97):半夜,成群结队的鲨鱼第五次袭击大马林鱼,老人用舵柄朝鲨鱼头打过去,鲨鱼穷追不舍,大马林鱼被啃得只剩下一条残骸。任务活动二: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探究老人形象1.小说写了五次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请从第一回合搏斗场景中找出让你感受到惊心动魄的字词,圈点勾画,赏析老人的形象。第一回合搏斗场景:原文段6:鲨鱼飞速靠近船尾,向大鱼发起袭击。老人看着它张开了嘴,看着它那怪异的眼睛,看着它牙齿发出咔嚓一声,朝着鱼尾巴上方的肉扑咬过去。鲨鱼的头从水里钻了出来,后背也正露出海面,老人听见大鱼的皮肉被撕裂的声响,把渔叉猛地向下扎进鲨鱼的脑袋,正刺在两眼之间那条线和从鼻子直通脑后那条线的交点上。这两条线其实并不存在。真实存在的只有沉重而尖锐的蓝色鲨鱼脑袋,大大的眼睛,还有那嘎吱作响、伸向前去吞噬一切的大嘴。可那是鱼脑所在的位置,老人直刺上去。他使出全身力气,用鲜血模糊的双手把渔叉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他这一刺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却带着十足的决心和恶狠狠的劲头儿。赏析:“看着……看着……看着”一连串动作排比写出鲨鱼的凶猛。“扑咬”、“钻”、“大鱼皮肉被撕裂的声响”看出鲨鱼行动迅速、凶狠、残暴。“猛地向下扎进鲨鱼的脑袋”、“直刺上去”、“使出全身力气,用鲜血模糊的双手把渔叉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一系列动词看出老人机智果断、勇猛有力、无所畏惧。“他这一刺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却带着十足的决心和恶狠狠的劲头儿”即使面对失败,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老人依旧决定与鲨鱼拼死到底,表现出老人从容、坚定的意志。硬汉精神:不服输,不言败,不惧苦难,战胜自我的高贵品格。原文段9:大鱼被咬得残缺不全,他都不忍心再看上一眼。鱼被袭击的时候,他感觉就像自己受到袭击一般。赏析:“不忍心再看上一眼”看出老人对大马林鱼的怜悯之心。“他感觉就像自己受到袭击一般”大马林鱼已经和老人合二为一,大马林鱼成为了老人航海旅程中唯一的伙伴、战友。鲨鱼吃掉的不仅是大马林鱼,还有老人的希望和信念。2.海明威在运用动作描写的同时还用了大量的心理独白塑造老人形象。品读下面心理描写,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谈谈你的感受理解。(1)对大马林鱼:段23:“你杀死这条鱼不光是为了养活自己和卖给别人吃。你杀死它还是为了自尊,因为你是个渔夫。它活着的时候你敬爱它,它死了之后你也一样敬爱它。如果你敬爱它,那么杀死它就不算是罪过。”赏析:①“它活着的时候你敬爱它,它死了之后你也一样敬爱它”老人认为大马林鱼是崇高的,是像人一样有尊严有灵气有灵性的生命。②“你杀死这条鱼不光是为了养活自己和卖给别人吃,你杀死它还是为了自尊”老人杀死大马林鱼是为了生存,是一个渔夫的使命和天职,是为了维护作为渔夫的人的尊严。③老人对杀死大马林鱼内心充满矛盾,甚至认为这是一桩罪过,可以看出老人善良,对生命怀有崇高的敬意。(2)对小男孩和渔夫:段66:但愿没人太为我担心。当然啦,只有那男孩会担心。不过,我相信他会对我有信心。好多上了岁数的渔夫也会为我担心,还有不少别的人也会的,他想。我住在一个人心善良的镇子里啊。赏析:①“但愿没人太为我担心”、“只有那男孩会担心”、“好多上了岁数的渔夫也会为我担心,还有不少别的人也会的”写出了老人隐藏内心的孤单、无依无靠。②老人知道男孩一定会为自己担心,写出了他们之间感情深厚,男孩对老人的好。③老人认为镇上的渔夫也会为他担心,因为他是善良的,所以他看到的世界也是充满善良和温情的世界。(3)对自我原文段10:“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根本没有钓上这条鱼”。段12:“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段40:“我本来就不该出海到这么远的地方”。段71:“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一直斗到死”。段91:“你给打垮了”,“是什么把你打垮了呢”。赏析:在最为艰难的时刻,老人也有过动摇,这是一个血肉丰富、刚强与温柔并存的老人形象,即使面对鲨鱼的袭击老人一次又一次失望、犹豫、伤心难过,但最终还是选择“我要跟它们一直斗到死”,“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展现了老人面对失败,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表现出的不服输,不言败,不惧苦难,战胜自我的“硬汉”精神,老人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任务活动三:探讨老人的结局,理解悲剧英雄的形象1.从渔夫的角度来说,老人失败了。是什么客观因素决定了老人必然失败?你认为他真的是失败者吗?客观因素:①大马林鱼:鱼太大,有一千五百多磅,约一千五百斤重,绑在小船旁边比小船还大。大鱼失血过多。大鱼的血染红了一英里即一千多米深的海水。②老人:年迈,孤身一人,力量弱小。③武器简陋,供给不足。④航海太远。⑤鲨鱼凶猛且数量庞大。悲剧英雄形象:老人不是失败者,老人是面对失败,面对苦难,面对明知不可为的目标,展现出来的不屈服于命运的悲剧英雄形象。在与鲨鱼的生死搏斗中,老人有过短暂的犹豫,本能的恐惧,但更多的是面对鲨鱼来临时,明知不可为也要让利剑出鞘的坚强不屈!其实当第一条鲨鱼出现的时候,老人心里就非常清楚,大马林鱼是保不住的。然而为了保护大马林鱼,老人不惜牺牲生命,也要与鲨鱼斗到底,斗到死。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理想信念,多么高贵不屈的人格品质!补充材料一:“鱼叉的柄从鱼的肩部斜伸出来,从它心脏里流出的鲜血让海水都变了颜色,起先是暗黑色,像是一英里多深的蓝色海水里的鱼群,然后又像云朵一样飘散开来。那鱼呈银白色,一动不动只是随波飘荡。”“看样子它不止有一千五百磅重,他想。也许还要重得多呢。开膛破肚之后净重也有原来的三分之二,按三角钱一磅来计算的话能有多少钱?”“他把鱼牢牢地系在船头、船尾和中间的坐板上。这鱼可真大,小船旁边像是绑上了一条比自己还大得多的船。”(《老人与海》P57-59人民文学出版社)2.如果你是小男孩或者渔夫或者读者(三选一),你会对老人说什么?(200字左右)如果我是小男孩,我会对老人说:“圣地亚哥你终于回来了!你出海的这四天,我每天都来小棚屋等你回来。你出海第二天没有归来,海岸警卫队和飞机都出动了,警卫队找了好久都没有发现你的踪迹。镇上的渔民都说:‘你一定凶多吉少了,你也许在海上遇难了……’但是我不信,因为我知道你是最棒的渔夫,你一定会守住你的诺言,完成出海前你对我说的话:你要给我带回一条鱼,一条去掉内脏净重还有一千多磅的大鱼。现在你做到了!你是最棒的渔夫,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你是独一无二的最强的渔夫。你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手养好,把身体养好,赶快好起来。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出海捕鱼,我还有好多东西要向你学呢,你把捕鱼的本领全都教给我。以后不管我父母说什么,我都不会再让你一个人出海捕鱼,我会一直守在你身边。你吃了多少苦呀?以后我不会让你再吃这样的苦。你一定要赶快好起来……”补充材料二:早上,男孩朝门里张望的时候,他正睡着。风刮得太猛烈了,漂流船都不会出海,男孩便睡了个晚觉,接着跟每天早上一样,来到老人的棚屋。男孩看见老人在呼吸,又看看老人那双手,禁不住哭了起来。他悄悄地走出去弄来一些咖啡,一路上哭个不停。好多渔夫都围着那条小船,看绑在船旁边的东西,其中一个卷起裤腿站在水里,正用一根钓线量死鱼的残骸。男孩没有走下去。他刚才已经去过了,有个渔夫在替他看管这条小船。“他怎么样啊?”一个渔夫大声喊道。“在睡觉。”男孩喊着说。他不在乎别人看见自己在哭。“谁也别去打扰他。”“丛鼻子到尾巴有十八英尺长。”正在量鱼的渔夫叫道。“这个我相信。”男孩说。他走进露台饭店,要了一罐咖啡。“要滚烫的,多加点儿牛奶和糖。”“还要什么 ”“不要了。等会儿我看他能吃点儿什么。”“多大的鱼啊,”饭店老板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鱼。你昨天捕到的那两条也不错。”“我的鱼,见鬼去吧。”男孩说着又哭了起来。“你想喝点儿什么吗 ”老板问。“不要了,”男孩说,“告诉他们别去打扰圣地亚哥,我这就回去。”“跟他说我有多么难过。”“谢谢。”男孩说。(《老人与海》P74-75人民文学出版社)【课后任务】迁移运用,读写结合请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作为中心论点,用老人的事迹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写一段不少于250字的议论文段。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