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杠杆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杠杆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9.1杠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杠杆的特征,认识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能准确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
2.知道杠杆的应用分三种情况及三种杠杆的特点,会举例说明。
3.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和简单的计算。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重点:杠杆平衡条件;能对常见的杠杆进行归类。
学习难点:力臂的概念和画法。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认识杠杆:
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 转动的 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 )、动力(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
(1)支点:
(2)动力:
(3)阻力:
(4)动力臂:
(5)阻力臂:
课堂检测
1.画出下列图中动力臂及阻力臂。
(
F
1
)
(
O
)
(
F
2
)
(
F
2
) (

2
) (

1
)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
1、问题: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2、猜想:
3、实验步骤
(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注意:测量前调节平衡螺母,实验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2)杠杆支点的一侧挂上适量的钩码(选一个圆环挂),作为动力,杠杆支点的另一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选一个圆环挂),作为阻力,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将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记录在表格中。
(3)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
(4)重复上面的实验,多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4、实验探究
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并填写在表格中。
(注意成员分工,边实验边记录)
实验次数 动力/N 动力臂/cm 阻力/N 阻力臂/cm
1
2
3
...
5、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若用F1、F2、L1、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
课堂检测
2.若物体重60N,OA=40cm,OB=30cm,图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是多大?
3.画出下面图形的阻力及阻力臂和动力臂。
(
F
1
)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三、杠杆的分类:
名称 结 构 特 征 特 点 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即 ) 撬棒、起子、铡刀、动滑轮、轮轴、 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 杠杆 镊子、筷子、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 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即 ) 天平、定滑轮
课堂检测:
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羊角锤    镊子    钓鱼竿    筷子
A     B      C      D
5.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
(
L
) (
L
)
(
L
)
(
G
) (
G
) (
G
) (
G
) (
L
)
6.画出下列图中动力臂及阻力臂。
(
O
) (

3
)
7.如图所示,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和对应的力臂。
作业布置:
1.关于杠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B.杠杆不一定要有支点
C.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D.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总是使杠杆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2.画出下面图形的阻力及阻力臂和动力臂。
(
F
1
) (
G
)
(
G
)
3.图甲所示的杠杆是平衡的。若如图乙所示,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杠杆( )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A端上升
C.不能平衡,B端上升 D.无法判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