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案+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案+反思

资源简介

部编版语文五上册《讲民间故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对于讲故事,五年级学生并不陌生。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三下册和四上册编排了《趣味故事会》与《讲历史英雄故事》两次“讲故事”口语交际,学生已经有了在运用一定的复述方法,结合恰当的语气与肢体语言把故事讲生动的学习经历。
本次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学生讲故事的提升点着重于用单元学习的“创造性复述”的方法,丰富故事的细节,把故事讲得更有吸引力,并能在认真听同伴讲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中肯的评价。
教学目标
1.能创造性地丰富细节,把民间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让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2.能细致倾听同伴的讲述,抓住要点进行中肯的评价,真切感受民间故事所蕴含的“真善美”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
能运用创造性复述,把民间故事讲得更生动、有吸引力。
教学难点
能把故事讲得有创意,吸引听众。
教学准备
1.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要求内容积极健康。
2.做好讲故事的准备,可以列好提纲,或者做好讲故事的思维导图等。
3.提前做讲故事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发布驱动任务
1.同学们,民间故事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这个单元,我们结识了舍己为人的猎人海力布,并被牛郎织女的真情故事所感动。最近,同学们还读了很多其他的民间故事,谁来说说你读了哪几个民间故事。
2.要让这样优秀的民间故事家喻户晓,我们就要做好民间故事的传承人。怎么把你最喜欢的民间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讲讲民间故事。
二、初讲喜爱的故事,
同伴简单评价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重点准备一个最喜欢的民间故事,要在课堂上讲给同学听,你准备了吗?
链接三下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四上口语交际《讲历史英雄故事》,回顾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2.四人小组讲民间故事,记录同伴讲民间故事的优点,尝试提出建议。讨论后,由小组记录员记录“第一次讲故事”评价。
三、听民间故事《长发妹》,
明“丰富细节”方法
1.认真听民间故事《长发妹》
(1)听: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评:故事哪些地方讲得吸引人?
2.再听民间故事《长发妹》
想:怎样能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
3.交流
(1)想把民间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可以来点小创作。
出示单元“交流平台”,回顾《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中创造性复述的学习经历。
(2)通过交流,师生共同梳理“丰富故事细节”好办法:
介绍人物形象时,细致描绘外形特点;
描述人物想法时,变成内心独白语言;
故事简略的地方,展开追问与想象;
情节紧张的地方,配上动作和表情。
创讲喜爱故事,
用“丰富细节”方法
同学们,通过《长发妹》的听故事评价,我们又进一步明白了怎样才能将民间故事讲生动、有吸引力。接下来,我们就在四人小组内再讲一讲你喜欢的民间故事。
1.巧用恰当方法,改进讲述。熟悉讲好民间故事的评价要求,修改自己第一次讲的民间故事或片段,小组同学轮流讲故事。
2.评选一位民间故事达人,由“推荐官”说明推荐理由,代表小组在“民间故事会”进行展示。
五、召开民间故事会,
做民间故事传承人
1.各组民间故事达人进行全班展示
(1)“推荐官”说明推荐理由
(2)“民间故事小达人”讲故事
(3)其他组结合评价要求进行评价
2.推荐阅读《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中国好故事》等专题书籍,建议再利用合适的机会学讲喜欢的民间故事,争做民间故事传承人。
教学反思
一、真任务驱动,
增“讲故事”动力
语文教师要成为“学习设计者”,以真实的驱动性任务,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经历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并生成真实的学习成果。本次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以“讲好民间故事,传承民间故事,让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家喻户晓”这一任务激发学生讲故事的兴趣,明晰学习讲好民间故事的价值所在。课堂上,学生在经历两次讲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的活动中,逐渐达成“把故事讲精彩,让身边更多的人喜爱听民间故事”的目标。
二、显学生本位,
习“讲故事”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只有将自己定位于更加开放、积极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回归学生本位,帮助学生统整联系新旧知识,能强化认知构建。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以回顾三下《趣味故事会》与四上《讲历史英雄故事》的学习经历,唤起学生讲故事的学习经验,用两次试讲自己喜爱的民间故事的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与同伴分享故事的过程中运用“丰富细节”的方法来尝试将故事讲得更吸引人,体现学习进阶。
同时,我在课堂上引入民间故事《长发妹》的音频为学习材料,结合本单元中两个民间故事中“创造性复述”的学习体验,将单元“交流平台”整合进口语交际,引导学生在听故事、评讲故事的实践中,共同梳理“丰富故事细节”的方法,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需要与状态。
三、建评价支架,
促高阶思维发展
新课标尤为注重评价,强调要实现“教-学-评”一致,要将评价融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本堂口语交际课中,我设置了指向讲故事基础性要求的“初讲故事评价”,指向“丰富故事细节”要求的“创讲故事评价”,通过靶向的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要怎么讲故事”“要达到什么程度”“要如何达到”等评价要求,进而习得“创造性地讲民间故事”方法。评价要素的明确,有效让学生的思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高速运转并指向明晰的状态,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浸润在讲故事、听故事、评讲故事的语言情境中,学生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进行讲故事素养的整合、重组与提升,形成了新的知识结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