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一.分子与离子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C、H、O、N等。C 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O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二.无机物1.水在细胞中的作用:①良好的溶剂; ②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调节体温;④参与生化反应过程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 形式存在,少数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无机盐的作用:1)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维持酸碱平衡、血浆浓度、神经肌肉兴奋性。如:哺乳动物血钙含量低会抽搐。2)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Ca2+ 是动物和人体骨骼及牙齿中的重要成分。三.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1、糖类的种类,作用和分类的依据(1)元素组成:C、H、O;(2)结构单元:单糖;(3)作用:主要能源物质。(4)种类:(分类依据:能否水解和水解后产生的单糖数)种类 分布 功能单糖 五碳糖 核糖 动植物 组成RNA的成分脱氧核糖 动植物 组成DNA的成分六碳糖 葡萄糖(还原糖) 动植物 最重要能源物质果糖(还原糖) 植物 提供能量半乳糖 动物 提供能量二糖 麦芽糖(还原糖) 发芽的小麦(植物) 都能提供能量蔗糖 甘蔗、甜菜(植物)乳糖 乳汁中(动物)多糖 淀粉 (植物) 贮能物质纤维素 植物 支持保护细胞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动物肝脏、肌肉 贮能物质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1)脂质由C、H、O元素构成,有些含有N、P。(2)分类 ①油脂(C、H、O):结构单元:甘油和脂肪酸;作用:贮能物质,储能、维持体温 ②磷脂(C、H、O、N、P):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③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3、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1)基本单位:氨基酸(1)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S等元素(2)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3)氨基酸分子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判断依据)(4)种类:约20种,由R基决定。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及多肽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见书本)(1)形成方式:脱水缩合, 形成的化学键叫做 肽键,肽键数 = 脱水数 = 氨基酸数—肽链条数一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氨基,1个羧基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氨基酸数目×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3)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氨基酸 多肽链 蛋白质脱水缩合(核糖体) 空间结构(内质网)4)蛋白质结构多样的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2)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3)、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4)肽链空间结构千差万别5)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蛋白质功能有:①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物质;如: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等 ②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如:绝大多数的酶③具有运输功能;如:细胞膜上载体蛋白 ④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4、核酸的种类和功能(1)元素组成:核酸由C、H、O、N、P元素组成。DNA(脱氧核糖核酸)(2)核酸的分类RNA(核糖核酸)(3)作用:DNA:贮存遗传信息,控制细胞和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RNA:在合成蛋白质时是必需的。种类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存在场所脱氧核糖核酸 DNA 脱氧核苷酸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核糖核酸 RNA 核糖核苷酸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5.实验: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苹果和梨等还原性糖含量高颜色近白色的材料 试剂:本尼迪特试剂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②必须用水浴加热③颜色变化:蓝色→红黄色沉淀(2)油脂的鉴定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Ⅲ注意事项:①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所谓浮色即多余的染液)②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③颜色变化:橙黄色(3)蛋白质的鉴定常用材料:稀释的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豆浆 试剂:双缩脲试剂注意事项:①先加A液2ml,再加B液5滴 ②颜色变化:变成紫色(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 颜色变化:变蓝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一.细胞是生命的单位1.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①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②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③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意义: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2.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1)细胞的种类不同,大小也有一定差别,但一般的细胞都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细胞的体积总是这么微小的原因:①受细胞核所能控制范围的制约 ②细胞小,则其表面积及与体积的比值(即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2)生物个体的增大,主要是 细胞数目的增多 ,而不是细胞体积的增大(3)细胞的种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根本区别: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类别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细胞核 无成形细胞核,有拟核,无核膜,核仁只有DNA,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各种细胞器细胞壁 有 植物、真菌有,动物无代表生物 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乳酸菌)、蓝藻(蓝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变形虫、草履虫、绿藻、衣藻、小球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相同点 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RNA注: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唯一具有的细胞器是 核糖体3.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b) P24(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①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②转动物镜转换器,换上高倍镜。③调大光圈或换用凹面镜,使视野亮度变大。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2)低倍镜下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远。高倍镜下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近。(3)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二.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1.质膜的主要成分:磷脂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胆固醇和糖类。2.质膜结构及功能:脂双层(质膜的基本支架):两层磷脂分子层;膜蛋白 :镶嵌、贯穿、覆盖;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关糖蛋白:膜的外表面。与细胞识别有关。胆固醇:双重调节作用:①限制磷脂分子的运动、增加其有序性②将磷脂分子隔开增加其运动性。胆固醇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中,植物细胞膜一般不含胆固醇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精卵细胞核融合等。4.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性。5.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化学成分: 纤维素 和 果胶 生理作用: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 特点:全透性三.细胞质是多项生命活动的场所1.细胞质是由 细胞溶胶 和各种 细胞器 构成,其中细胞溶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主场所2.区别八种细胞器形态、结构、功能等名称 形态 结构 功能线粒体 棒状或粒状 双层膜、内膜折叠形成 嵴 、 基质 细胞 需氧呼吸和能量代谢 的中心叶绿体 椭球状或球状 双层膜、基粒、基质 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 的场所内质网 网状 单层膜 _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和运输以及脂质合成有关高尔基体 囊状 单层膜__结构 动物细胞:与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植物细胞:与植物 细胞壁形成有关核糖体 粒状小体 __无膜 结构(由 RNA和蛋白质 组成) 合成 蛋白质 的场所溶酶体 囊状小泡 单层膜 结构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和细菌。液泡 泡状 单层膜结构 调节植物细胞的内环境,使细胞保持坚挺,使植物呈现绿色以外颜色中心体 “十”形 _无膜 _结构,两个互相垂直中心粒构成 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 细胞分裂 有关(1)膜结构: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线粒体 、叶绿体 、细胞核;无膜结构有:核糖体 、中心体(2)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3)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4)高等的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结构: 叶绿体、 液泡、 细胞壁(不是细胞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___中心体_____________(5)与分泌蛋白的形成相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6)含有DNA的细胞结构_______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__________(7) 含有RNA的细胞结构_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细胞核__(8) 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 内质网_8.动植物亚显微结构图。要熟练识图。分别说出各数字所代表结构的名称图1 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图2 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1—细胞膜 2—细胞壁 3—细胞溶胶 1—线粒体4—叶绿体 5—高尔基体 11、线粒体 2—内质网12、内质网 13、核糖体 14、液泡 3—核膜6—核仁 4—高尔基体7—染色质 5—中心体8—核膜(核膜上有10—核孔)9—核基质四.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 筛管细胞 和哺乳动物成熟的 红细胞 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大多数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少数细胞有多个核(横纹肌细胞)1、细胞核的结构核被膜:具有 两层 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具有 核孔复合体 (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如 蛋白质(进)、RNA(出)(消耗能量))核仁:核糖体RNA合成、加工和核糖体装配的重要场所核基质染色质:组成:主要由 DNA和 蛋白质 组成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2、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五.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1)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NA所在区域称为拟核;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原核细胞中唯一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其质膜和细胞质基质中有呼吸作用的酶;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但是蓝细菌的光合膜上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是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有各种细胞器,有染色体,植物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3)共同点: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知识点第一节 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1.ATP的作用: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2. 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核糖与腺嘌呤结合成的基团),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化学键,~代表高能磷酸键。ATP的中文名称叫腺苷三磷酸。ATP的组成元素有:C、H、O、N、P。3.ATP易于水解,在酶的作用下,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形成腺苷二磷酸(ADP),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4.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产生速度很快。动物体内ATP的生成途径是细胞呼吸,植物生成ATP的途径有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能生成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生成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溶胶和线粒体。第二节 酶是生物催化剂1.酶的定义: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2.酶的本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3.酶的特性:高效性(比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高,降低反应需要的活化能)、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作用条件温和(活性易受温度和PH的影响)。4.酶的催化机理:锁钥模型,酶的空间结构与底物的空间结构互补。酶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理化性质不变,但催化过程中有形变。5.影响酶作用的因素:温度、PH、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等。(每种酶都有最适PH值,在最适PH值下,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PH值酶的活性都会降低,甚至失活;不同酶最适PH值不同,如胃蛋白酶:2左右 胰蛋白酶:8左右;本质:过酸过碱的条件下,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每种酶都有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都降低;不同种酶的最适温度不同,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接近体温;本质:较高温度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低温度使酶的活性降低,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6.自变量:人为设置的实验变量(实验条件)。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实验结果。无关变量:其它会影响实验的可变因素,要控制相同。第三节 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1.扩散是分子或离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扩散使得该分子分布均匀,直到平衡.此后分子仍在继续运动,维持平衡状态.2.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叫渗透。渗透的方向:水分子数多的一侧向水分子数少的一侧,也就是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向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渗透发生的条件:1、半透膜;2、膜两侧浓度差。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其中质是原生质体,壁是细胞壁)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4. 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越高,吸水能力越强。5.运输方式 方向 载体 能量 举例被动转运 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要 不需要 水、CO2、O2、乙醇、甘油、等易化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要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转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无机盐离子、氨基酸、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胞吞、胞吐 与浓度无关 不需要 需要 变形虫摄食;分泌蛋白的分泌6.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7.胞吞、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第四节 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1.细胞呼吸的本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意义:细胞代谢的核心。2.需氧呼吸的过程: 场所 反应物 生成物第一阶段糖酵解 细胞溶胶 葡萄糖 丙酮酸、[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和水 CO2、[H] 少量能量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 线粒体内膜 [H]、O2 H2O 大量能量3.需氧呼吸的场所:细胞溶胶和线粒体。产物水中的氧原子来自于氧气。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葡萄糖中的氧原子,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4.厌氧呼吸 场所 反应物 生成物第一阶段 细胞溶胶 葡萄糖 丙酮酸、[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 丙酮酸、[H] 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5.厌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人、动物、甜菜的块根、乳酸菌、玉米的胚、马铃薯的块茎厌氧呼吸产乳酸;大多数植物、酵母菌厌氧呼吸产酒精和二氧化碳。6.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总反应式见书本。7.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当溶液中溶有二氧化碳时,其颜色由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黄色。8.当溶液中溶有二氧化碳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9.酒精能使酸性重铬酸钾由橙色变成灰绿色。第五节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基粒类囊体的薄膜上。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色素的种类: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2.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乙醇;分离色素层析液;SiO2使研磨更充分;CaCO3保护色素;注意不能让层析液没过滤液细线;滤纸条上出现四条色素带由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说明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扩散最快,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扩散最慢。3.光合作用的过程(1)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① NADPH;② ATP;③ CO2; ④三碳糖。(2)碳反应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NADPH 和ATP。(3)图中5是光反应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中。能量转换:光能→ 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图中6是碳反应阶段,也叫卡尔文循环,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能量转换: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4)③与C5结合的过程叫做二氧化碳的固定。(5)若突然停止光照,就会发现叶绿体中C3的含量升高,这是由于光反应过程用于碳反应过程的NADPH和ATP减少,二氧化碳仍与C5结合的缘故。(6)中午光照强烈,却会发现叶绿体中C5的含量升高,这是由于植物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使碳反应过程中C3的形成大量减少。(7)当温度降至0℃,经测定④的含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酶的活性下降。(8)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分、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等。第4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增殖1.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1.细胞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物质运输效率高;2.受细胞核控制范围的制约。2.真核细胞分裂方式主要有:有丝分裂(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的方式)。3.细胞周期:(1)起止点: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书本116页图。(2时期划分:分裂间期(G1、S、G2)和分裂期(M)(3时期特点:分裂间期总是长于分裂期 ;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4.细胞分裂间期的的主要变化: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结果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具体分为G1、S、G2三个时期,其中G1期完成合成DNA所需的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S期完成DNA的复制,G2期完成一些有丝分裂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5.前期主要变化:染色质缩短变粗,变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散乱排布;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核膜、核仁解体。中期主要变化: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 ,染色体继续凝聚变短,最便于观察和研究。后期的主要变化: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两极。末期的主要变化:分离的染色体到达两极,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核膜重新形成、纺锤体消失。6.有丝分裂过程中前期和末期的变化是正好相反的。染色单体的形成在间期,出现在前期,分离在后期。DNA数目加倍发生在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最便于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是中期。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视野中出现细胞最多的是处在间期的细胞。用化学药品抑制DNA的复制,这个细胞就停留在间期。7. 动、植物有丝分裂的不同点: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不同(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并在间期倍增,分裂前期移向细胞两极,由中心体发出纺锤丝。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在两极之间的“赤道面”上向内凹陷,形成环沟,把细胞分成两部分,最后形成两个细胞。而植物细胞是先在“赤道面”上出现许多囊泡,然后聚集成细胞板,逐渐发展成新的细胞壁,进而形成2个细胞)。8.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步骤: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其中解离用10%盐酸试剂,目的使细胞彼此容易分开。染色用0.01g/ml龙胆紫染液。制片时要剪取根尖2~3mm。观察时要找到根尖的分生区,此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9.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等很少或缺失,导致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10.癌变原因:内因(原癌基因被激活,抑癌基因功能丧失);外因(致癌因素的刺激)。致癌因素包括:物理致癌因素(各种射线)、化学致癌因素(许多种无机或有机化合物)、生物致癌因素(许多病毒,细菌,霉菌)。第二节 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第三节 细胞凋亡是编程性死亡1.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细胞增殖的结果,细胞类型的变化是细胞分化造成的。2.细胞分化是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只是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是不同的。细胞分化一般是不可逆的,贯穿整个生命历程,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3.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具有分化出各种细胞,发育成新个体的潜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证明了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克隆动物的产生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4.全能性大小: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大。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5.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高度分化的细胞含有保持物种发育所需要的全套基因。6.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细胞质色素积累、空泡形成;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加深,核膜内陷,染色质凝聚、碎裂;DNA功能受抑制,RNA含量降低;蛋白质合成下降,酶活性降低;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呼吸变慢等。7.细胞凋亡:基因决定的编程性死亡。如蝌蚪尾消失。8.细胞衰老和凋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是由某种基因引发的,是正常生命现象。HRCOOHNH2C细胞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