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202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 七 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第二框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选必三 逻辑与思维知识点一、归纳推理的含义教材59,背背1191.归纳推理含义: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形式。2.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含义①完全归纳推理: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的推理。②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而只涉及其部分对象的推理。推理1: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我们敲击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锤击铁块,铁块也可以热到发红。由此可知,运动能够产生热。推理2:体育老师对全班40名同学逐一进行体育达标测试,每位同学都顺利通过,得出结论:这个班级的学生体育达标。【探究分享】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只涉及其部分对象前提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不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知识点一、归纳推理的含义教材59,背背1212.归纳推理的方法(1)要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必备的两个条件: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等。求同法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求异法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共变法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知识点一、归纳推理的含义教材60-61,背背121例1: 甲、乙、丙、丁四户人家都报告说,家人发生了呕吐、昏迷现象。警察发现,这些住户的居住条件各不相同,饮食也不同,中毒者的年龄、健康情况也不同,但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他们同饮一口井的水。井水可能是引起呕吐、昏迷的原因。例2:把一定数量的白薯种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先用温水浸过,另一部分则不经过这道程序。结果用温水浸过的那块白薯地的产量比未经过浸种的产量要高。由于其他条件都相同,可以得出结论:用温水浸白薯种子是白薯增产的原因。例3: 遇难落水的人在水中最多能坚持多久 有人研究发现,会游泳的人在水温0℃时可以坚持15分钟,2.5 ℃时是30分钟,5℃时是1小时,10℃时是3小时,25℃ 时是一昼夜。可见,人在水中坚持的时间长短与水温高低有因果联系。知识点一、归纳推理的含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例4: 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注意到:得脚气病的往往是富人,穷人患此病的很少。他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后发现,穷人的劳作、生活等情况各有差别,但穷人的食物中多米糠、麸皮;富人的生活情况也各有差别,但富人吃的精米白面都把糠、麸皮去掉了。于是,他试着用米糠和麦麸治疗脚气病,果然有效。这里运用了“求同求异并用法”。因为“富人的精米和白面都去糠、麸而多得脚气病”, 求同;“穷人的各种食物都有糠、麸而少得脚气病”,这是求同;“穷人吃糠、麸少得脚气病,富人不吃糠、麸(吃精米白面)多得脚气病”,这是求异。知识点一、归纳推理的含义◆例5: 科学家发现,从大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的密度与从氨制得的氮气的密度存在差别。他们分析从大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一定含有未知的气体。经过反复测定,从大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中包含氩气。⑤剩余法:如果已知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19世纪上半叶,天文学家发现天王星在其轨道上运行时,有4个地方发生偏斜现象。当时已知3个地方的偏斜是分别受三颗行星吸引所致,于是推测第4处的偏斜也是受某颗行星吸引所致。后来,天文学家终于在1864年9月23日发现了这颗新的行星——海王星。知识点一、归纳推理的含义【示例评析】:一个农夫在野外抓到一只火鸡,带回家喂食饲养。火鸡畏畏缩缩地想:“这个人为什么会给我好吃的,嗯,肯定有阴谋。”一个月过去了,农夫每天一日三餐准时给它送饭。火鸡也放下戒心,它想:“日久见人心,这是个好人!”几个月过去了,圣诞节前一天,农夫将火鸡放进微波炉烤了。运用归纳推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这只火鸡错在哪里。(3)不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错误: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的得出一般性结论,还认为结论一定可靠,这样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犯有“轻率概括”的错误。知识点一、归纳推理的含义【相关链接】: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与科学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 归纳推理 根据事物情况多次重复,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由部分情况得出一般性结论。一旦发现相反情况,这种推理的结论就会被推翻。科学 归纳推理 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推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因为它分析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论的可靠性要高。科学归纳推理虽然以科学分析为主要依据,但科学分析本身仍然受到主客观条件(如,研究者所掌握的背景知识、当时的科技水平等)制约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区 别 思维过程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以个别性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结论断定的知识范围 推出了新的判断, 但没有超出前提范围 把个别的知识加以概括所推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新判断,超出了前提范围前提与结论的联系 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 前提与结论之间(除完全归纳推理之外)都只具有或然的联系联系 ①演绎推理大前提的一般性知识,必须借助归纳推理,由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经过概括才能得到; ②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在归纳推理过程中,所获得的个别性前提需要一定的理论、原则作指导,归纳推理所得到的结论,往往需要演绎推理加以论证。【提醒】: 归纳推理得到的一般规律并不一定正确,还需要由演绎推理来验证。所以,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归纳、演绎、再归纳、再演绎,螺旋上升,使理论越来越发展。【易混区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关系胜券在握 系统复习 高中政治 一轮复习 讲义本[2023·浙江联考]研究发现,凡是素质教育搞得好的地区,犯罪率都较低;凡是素质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犯罪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素质教育是犯罪率较低的原因。这里采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是 ( )A.求同法 B.求异法C.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上页下页C【解析】求同求异并用法是指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种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种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材料反映不同地区的素质教育对犯罪率高低的影响,采用的是求同求异并用法,C项符合题意。知识点二、类比推理及其方法1.类比推理(1)含义: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2)客观依据: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示例评析1:当我们看到一头有角有蹄的野生动物,就可以从牛、羊等有角有蹄而且是食草动物的情况,推知这头野生动物也是食草动物。这是因为动物有角有蹄与其食草的习性之间有着内在联系。(3)类比与比较、比喻的区别①类比不同于比较: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它是一种推理;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但不是推理。②类比不同于比喻:类比和比喻虽然都以比较为基础,但是,类比是一种推理形式,目的在于得出新知识;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知识点二、类比推理及其方法知识点二、类比推理及其方法(4)类比推理的逻辑错误:示例评析:传说伯乐的儿子曾在路边看见一只癞蛤蟆, 对照其父在《相马经》中所说的好马特征:额头隆起、眼睛明亮、有四个大蹄子,他自认为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并对其父说,他发现的千里马,其他条件都符合,只是蹄子不够大!伯乐哭笑不得。◆马”与“癞蛤蟆”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类比推理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不能仅仅根据对象间表面上某些性质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本质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否则,就容易犯“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知识点二、类比推理及其方法(5)类比推理的实质由于事物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另外的方面也相同或相似,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运用类比推理时,我们应该注意提高其可靠程度。或然推理2.类比推理的方法(1)方法①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②从思维的角度说,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也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对象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知识点二、类比推理及其方法典型实例:①由蜘蛛结网,到不需要在深水处建筑桥墩的吊桥。②由儿童刮木听声的游戏,到听诊器的发明。③由苍蝇两翅后的平衡棒(楫翅),到新型导航仪器——振动陀螺仪的发明。④由人工培育珍珠,到人工生产牛黄。①结构类比②功能类比③结构类比④条件类比知识点二、类比推理及其方法(2)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的要求①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意味着它们所属的类别可能越相近,结论的可靠性越高。②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③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一旦前提中出现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就不能推出结论。例1:人们在研制新药时,往往在狗、兔子、老鼠等动物身上做试验,因为这些动物比其他动物与人类有更多的相同或相似属性;如果用低等动物做试验,则因其与人类的相同属性较少,难以得到可靠的结论。例2:李四光由松辽平原与中亚西亚相似的地质构造推论松辽平原有大油田的类比之所以可靠,就是因为地质结构与生成石油密切相关。例3:在科学史上,人们曾用月球与地球相类比,它们有许多相同属性,由此推出月球上也有生物。但后来人们发现月球昼夜温差很大,并且没有空气和水,根本不适宜生物生存,因而推翻了月球有生物的论断。这一论断后来被人造卫星登上月球实地考察所证实。“月球上也有生物”的结论之所以被推翻,就是因为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和“没有空气和水”的属性与推出属性“有生物”相排斥。胜券在握 系统复习 高中政治 一轮复习 讲义本[2023年1月·浙江选考]漫画《相似》(作者:张昕)告诉我们 ( )①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类比的可靠性越高②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类比的可靠性越高③事物的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④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比较项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区 别 思维进程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对前提真实性的要求 不要求前提必须真实 前提必须真实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除了完全归纳推理,结论都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程度 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结论就必然是真的 除了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必然的之外,其他的前提和结论间的联系都是或然的。也就是说,前提真实,推理形式也正确,但不能必然推出真实的结论联系 演绎推理要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通常依赖归纳推理来提供一般性知识。 归纳推理离不开演绎推理。其一,为了提高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需要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对归纳推理的个别性前提进行分析,把握其中的因果性、必然性,这就要用到演绎推理。其二,归纳推理依靠演绎推理来验证自己的结论思维导图30.(2023年6月真题)核桃形状酷似人的大脑,因此吃核桃补脑。这一说法是否具有科学性?西班牙某研究所做了实验,研究人员邀请771名中学生,每天食用30克核桃仁。100天后,学生的注意力功能、流体智力(如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水平都有所提高,而且吃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6个月后,学生的反应时间减少了11.26毫秒,流体智力评分增加了1.78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症状评分减少了2.18分;另一项数据显示,学生的α-亚麻酸指标升高了0.03%。研究人员因此认为,正是核桃富含的α-亚麻酸在大脑的发育中起了作用。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材料中使用了哪些推理类型;实验运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或答出“不完全归纳推理”);共变法。(2)举出一个理由,对实验结论的可靠性提出质疑。①除了吃核桃,可能还吃了其他对认知能力等产生影响的食物。②除了吃核桃,可能还存在其他影响认知水平的因素,并且也在发生变化。③可能存在样本容量不足,实验跨度时间过短等情况。④可能难以确认α-亚麻酸指标升高,与人的认知能力等的提高存在因果关系。⑤可能因为吃核桃而获得心理暗示,从而对多动症等各项评分产生主观因素的影响。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景。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一些国家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在西方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等国家强大起来后纷纷演霸王或图谋扮演霸王的角色。据此,西方学者认为“国强必霸”是历史兴衰的规律,任何国家都不会例外,中国也不会例外。运用逻辑思维规则,指出西方学者推理的逻辑错误,并分析原因。①所有国家“国强必霸”,只是根据西方国家发展历史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出的或然结论,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②西方学者由所有国家“国强必霸”推出中国“强强必霸”,推理结构正确,但前提不真实。③西方国家与中国在国家性质、文化传统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学者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进行类比,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