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14. 3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规律2.能够利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计算中考考点: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规律(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I=I1=I2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U=U1+U2IR2UASU2U1R1由欧姆定律可知: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讨论1:为什么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他电阻大?特点:串联电路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讨论2:若有n 个电阻R1、R2、···、Rn串联,则它们的总电阻R 总等于多少?R总=R1+R2+···+Rn讨论3:若有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总电阻R 总等于多少 R总= nR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总1R11R2=+讨论: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_____任一并联导体的电阻。+=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________横截面积小于(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有什么特点?(3)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R1R2IU1U2U欧姆定律:I1=U1 / R1 I2= U2 / R2根据串联电流特点:I1=I2 得: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若R1 > R2, 则U1 > U2若R1 = R2, 则U1 = U2若R1 < R2, 则U1 < U2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4)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根据欧姆定律:U1=I1R1 U2=I2R2根据并联电流特点:U1=U2 得: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大,流过的电流越小。若R1 > R2, 则I1 < I2若R1 = R2, 则I1 = I2若R1 < R2, 则I1 > I2并联电路的分流规律:R1R2UI1I2I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若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则 ( )A. V表示数增大,A表示数减小B. V表示数减小,A表示数减小C. V表示数增大,A表示数增大D. V表示数减小,A表示数增大AR1PR2Vc2、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UAB>UBC,IABC. UAB>UBC,IAB=IBC D.UAB=UBC,IABC3、有两个导体,电阻分别为10欧和30欧,把它 们串联接通后通过10欧电阻的电流是0.5安。 求:①电源电压是多少?②两个电阻上的电压分别是多少?③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R1=10 R2=30 U= I=0.5AU1= U2= 解:① R=R1+R2=10 +30 =40 I=I1=0.5AU=IR=0.5A×40 =20V② U1=I1R1=0.5A×10 =5VU2=I2R2=0.5A×30 =15V③=R1=10 R2=30 U= I=0.5AU1= U2= ③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把电源电压按电阻比例分配答:电路中的电流需要串联的电阻4、一个小灯泡的电阻是8欧,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3.6伏,现在要把这盏灯直接接在4.5伏的电源上能行吗?怎样做才能使这盏灯正常发光?解:不行,必须串联一个电 阻。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则电阻R2分担部分的电压U2=U-U1=4.5伏-3.6伏=0.9伏串联电路电路中的电流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是5Ω,干路中的电流I是0.5A,电阻R2两端的电压是2V。求(1)通过R1的电流;(2)通过R2的电流;(3)R2的阻值。6、如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Ω.当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0.3A~0.1A7、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移动滑片P,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从6V变化到2V,同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从0.5A变化到1A.定值电阻R0阻值和电源电压分别为( ) 4Ω 、8V B.6Ω 、12V C.8Ω 、10V D.16Ω 、10VC电路图I I1 I2I I1I2电流 I = I1 =I2 =…… I =I1+I2+……电压 U =U1+U2+…… U =U1=U2=……电阻 R =R1+R2+…… 1/R=1/ R1 +1/R2电压与电流分配 U1/U2=R1/R2U1 /U=R1/R I1/I2= R2 /R1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