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口才与演讲训练教程-教案1-3 口才与心理1.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心理素质与口才表达之间的关系,理解口才训练中心理素质的作用,掌握培养口才训练中心理素质的方法。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当众表达的能力,面对失败的抗挫折能力以及不断自我提升的能力。1.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克服自卑、紧张等不良情绪,提升学生的自信、勇敢以及充分准备的意识。2.教学重点及难点自觉将良好的心理素质运用到口才训练中。3.教学实施3.1 课前准备3.1.1 课外观看电影《国王的演讲》,小组讨论影片中国王演讲时存在的问题以及最后取得成功的原因;3.1.2 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谈谈自己在口语表达中所遇到的心理障碍,以及克服障碍的经验;3.1.3 从电影和我们的经验中,如何来克服演讲中的不良情绪,如果保障演讲获得成功。3.2 课堂教学4. 课后任务(1)阅读《撒贝宁自设场景练口才》,回答问题:除了我们学习过的心理素质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与口才训练有关的心理因素,请谈一谈。(2)根据所学内容,针对自己在口才训练中的优势和劣势,为自己制订塑造成功心理素质的口才训练方案。一、 情感素质与口才人类的情感丰富多样,包括喜、怒、忧、思等多种表现形式,它是人们在与客观世界接触中由客观事物引起的生理反应和体验。(一) 恐惧恐惧感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指的是人在公众场合说话时产生的畏惧心1口才与演讲训练教程-教案理。恐惧在表达中的表现1. 高度紧张2. 举止失态3. 表达困难(二) 勇气勇气是人们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勇往直前的气魄。勇气的培养途径有:1. 正视恐惧,接受失败2. 加强训练,不断完善3. 积极应对,正确引导 课堂训练 1:课堂游戏:每个小组派两名同学上台表演《我来比你来猜》的游戏,表情尽量夸张和丰富,计时表演,看哪个小组猜对最多。二、 信念素质与口才信念就是人们对内心认为正确的观点的一种坚持,是支配自己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一) 自卑自卑是人们内心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情感。自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2. 对自己的外在表现没有信心3. 未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二) 自信在口语交际中,有了足够的自信,就能有良好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在演讲中也能张弛有度、灵活自如、才思敏捷、表达流畅。在口语表达中,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方式提升自信:1.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2. 充分准备3. 反复演练 课堂训练 2: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介绍一位你喜欢的影视明星,找出他/她的不足之处,并说一说自己和他/她相比,有哪些优势或做得更好的地方。2口才与演讲训练教程-教案认清自我:详细罗列自己口头表达方面的长处和优势以及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并分析其成因。三、 意志力素质与口才意志力是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潜能。在口才训练中,可以通过下面的几种方式来强化意志力:1.专注于训练2. 分解训练目标3. 积极地自我暗示4.百折不挠地坚持5. 加强辅助性练习 课堂训练 3:持之以恒以下是一些关于意志力的日常小练习,坚持 3 周后谈谈自己的收获。(1) 朗读式训练法。每天坚持大声朗诵演讲名篇 5~10 分钟。(2) 自我积极暗示法。每天清晨念:“我一定要大胆地发言!我一定要大声地说话!我一定要清晰地演讲!我一定行,今天一定是幸福快乐的一天!”(3) 坚持每天跑步。(4) 下定决心用 3 周时间改掉一个不良习惯,并坚持到底。比如睡懒觉、晚睡、不爱看书、抽烟等。附:上台发言的礼仪要求:1. 着装仪表:着装整洁得体,仪表端正而不做作;2. 情绪良好:精神饱满,充满自信;3. 登台方式:从容淡定,上台先稳定情绪,再用目光环视全场;4. 见面用语:恰当的称呼用语,不客套,不做作;5. 说话内容:三五句话,精练直接,语速平稳有力;6. 动作表现:双手自然放置,手势动作自然;7. 退场方式:致礼称谢(或鞠躬,或点头),缓步从容退场。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