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第三章 积极适应——大学新生适应课前测试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教材第44页)问卷可以帮助你对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进行自我判别,思考这段时间的新生生活状态。案例分析小茜,女,大一学生。上大学快3个月了,对学校的气候、饮食都能适应,唯一不适应的就是和同学的关系,觉得周围的每一个人都那么陌生。上大学前都是走读,跟同学接触不多,但听说大学里同宿舍的人是相处最好的,上课、吃饭、逛街都会结伴而行,可是现在自己却没有这种感觉,每次出行都只有自己一个人,回到宿舍也没有什么话跟其他人讲,宿舍对她来说似乎只是睡觉的地方。在班里也没有谈得来的朋友。不知是自己性格太内向了交不到朋友,还是由于别的原因,总之,现在觉得很孤单。你有这种孤独的感受吗?你是如何帮助自己适应大学生活的呢?一、什么是适应(一)适应的定义一种与环境融洽和谐的关系,包括满足一个人绝大多数需要,并且拥有符合要求所必需的行为变化,以便一个人能与环境建立起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一、什么是适应(二)适应的形式适应的目的是消除紧张,使身心恢复到以前的平衡状态。1、根据环境的要求自身做出改变2、人去改造环境来适应自己一、什么是适应(二)适应的形式人对环境的适应,由于每个人对待压力的态度和减压的方式不同,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消极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人与环境的消极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认同、顺应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压抑了自身的积极因素及自身的潜能,违背了人的心理发展方向,其作用只是求得一时的心理平衡。另一种是积极的适应,是指个体在客观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适应的行为,增强个体在环境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自身得到发展。二、大学新生常见的适应问题及对策课堂讨论:进入大学后“五个最”1、进入大学后,我最满意的是:2、进入大学后,我最高兴的是:3、进入大学后,我最关心的是:4、进入大学后,我最担心的是:5、进入大学后,我最不习惯的是:(一)大学新生常见的适应问题的表现环境上的不适应生活上的不适应学习上的不适应交往上的不适应角色上的不适应现实上的不适应(二)大学新生常见的适应问题的防治对策1、明确目标,改进方法要明白考上大学并不是终极目标,要认识到大学是吸取新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个平台。要端正学习态度,转变观念,尽快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新生要认真、详细了解大学的教学特点,针对自己的兴趣、特点制订出可行的学习计划。一个人在工地上跟三个砌砖工人谈话。那人问第一个工人:“你在干什么?”工人回答:“我为拿工资而工作。”问第二个工人,回答是:“我在砌砖。”但当他问第三个工人时,他热情洋溢地回答:“我在建一座大厦!”那三个人在做同一种工作,但只有第三个人的工作受到远见的指引。他看见了那幅宏图,宏图给他的工作增添了价值和快乐。这段故事给我们的启示——目标的价值:(1) 增强大学生认识人生和探索人生道路的自觉能动性;(2) 增强大学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自觉能动性;(3) 为大学生成才活动指引人生方向和事业方向;(4) 提高大学生的抱负水平;(5) 为大学生成才活动提供激励力量。小故事(二)大学新生常见的适应问题的防治对策1、明确目标,改进方法2、学会尊重,乐于交往3、加强引导,投身活动4、开展咨询,释疑解惑融入群体的三个途径(1) 相似性吸引。这是指在态度、信念、价值观和追求目标上相似,因而互相吸引形成小群体。(2) 接近性吸引。这是指由于同时入学、年龄相当、同住一个寝室、同乡等原因而经常接触,互相了解而产生吸引。(3) 补偿性吸引。这是指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从对方那里得到帮助而产生的吸引。参加社团的注意事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社团;了解社团的活动宗旨、内容、收费情况;从老生那里了解社团的口碑如何,如果你如愿以偿地成为其中的一名成员,就要学会端正心态,不论你原来多么有才能,而现在你都必须从头做起,因此即便是不起眼的小事,也要提醒自己充满热情积极参与。知识链接三、拓展训练——相似圈目的:引导团体成员通过寻找彼此相似之处,增加认同感,减少陌生感,尽量相互了解和熟悉。 操作:(1) 小组成员站立围成一圈,自行决定从哪一个成员开始说:“我想知道在我们小组里有谁和我一样……。” (2) 小组其他成员如有一样的特征则向前跨一步,同时说出:“我也和你一样……。” (3) 按照顺时针顺序,下一位成员接着说:“我想知道在我们小组里有谁和我一样……。”小组其他成员如有一样的特征则向前跨一步,同时说出:“我也和你一样……。” (4) 依次展开,循环两圈。总结与分享:四、推荐影片——隐形的翅膀故事发生在壮美的内蒙古草原上。15岁的花季少女志华考上了高中,她和同学们高兴地去放风筝,不幸被高压电击中。经医院奋力抢救,她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双臂。志华的母亲经受不住这惨剧的打击,患上了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失去双手的志华不能自理,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志华想回到学校上学,可是无法写字做作业,学校没法接收她。面对失学和生活无法自理的艰难处境,志华非常痛苦,想自杀了结一切,是爸爸妈妈的爱唤醒了她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