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珍惜体会 课件 (共22张PPT)《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章 珍惜体会 课件 (共22张PPT)《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十二章 珍惜体会
——大学生生命教育
课前互动
内观小练习:以自己最舒服的姿势坐好,闭上眼睛思考,父母为我做的事情、我为父母做的事情、我给父母添的麻烦,内观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完成后同学相互分享与讨论。
案例分析
小琳,女,大二学生。家住农村,十分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盼望在大学能收获爱情。刚上大二的时候,梦想中的白马王子出现了,她深深迷恋着他。有一天终于鼓足勇气向他表白,却被婉拒了。后来又给他写信,不知道怎么回事,被同学看见了,这件事就这样被公开了。消息一传出,原本内向、忧郁的她,心情变得更加沉重,心理矛盾也更大,整天精神恍惚,萎靡不振,夜不能寐,觉得丢了面子,做了件丢人的事情,看见同学们在一起说笑,就以为是同学们在取笑她,上前去跟同学解释,可是又说不明白,搞得满城风雨。由此经常感到剧烈的头痛,胸中憋闷,度日如年,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有一天实在无法忍受,吃了大量的安眠药,幸亏同学及时发现抢救过来。但是现在仍然走不出那片阴影,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周围有同学遇到和小琳类似的问题吗?如果你是小琳的朋友,你会建议她如何调整呢?
一、正确认识生命
(一)生命的定义
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的复合现象。
人的生命是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高度的统一体,在人的生存中应强调生命的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性价值的统一。
一个死囚在死刑前突然被告知:如果能端着一碗水绕皇宫走一圈而滴水不洒,国王就赦免他。死囚答应了。皇宫周围高低不平,还有许多台阶,人们嚷嚷着起哄,而死囚只是死死盯着碗里的水一步一步地走着。走了大半天,终于走回出发点,而碗里的水竟然一滴都没有洒出来。人群沸腾了,国王非常高兴,问他:“你怎么能做到滴水不洒呢 ”死囚回答说:“我端的哪里是水,分明是我的生命啊!”
死囚那种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地珍爱生命的态度,正是我们对待生命的应有之义。
小故事
一、正确认识生命
(二)人的生命存在形式
1、物质形式
2、精神形式
3、社会形式
一、正确认识生命
(三)生命存在的特征
1、不可逆
2、有限性
3、不可换性
4、双重性
5、完整性
6、创造性
一、正确认识生命
(四)生命的价值
1、人的生命是无价的
2、生命是一切价值之源
3、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生命的价值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的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好奇地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越出越高。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格来买这块石头。最后,院长叫孩子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告诉院长,并问为什么会这样。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慢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它提升了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小故事
二、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
(一)大学生生命观现状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生命的认知方面
生命的双重性
身心健康
求生技能
2、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感受
二、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
(一)大学生生命观现状
3、在对生命死亡的态度上
4、在人生价值和意义方面
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和实用化倾向,表现为:
爱比较
金钱至上
不知道奉献
二、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
(二)影响大学生生命观的原因
1、家庭原因
2、学校原因
3、社会因素
4、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二、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
(三)大学生生命观迷茫的主要表现
1、忽视生命存在的基础性价值
2、忽视了生命的创造性价值
3、忽视了生命的超越性价值
4、忽视生命意识对行为的指导性作用
生命和生活的关系
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关系,郑晓江认为有两种偏向:
一种是只知生活而不知生命,把生活当作人生的全部。将生活中的某些挫折、失意、痛苦等“生活中不可承受之重”,当成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由于生活感觉不好而放弃生命——自杀。又如吸毒、网瘾等,由于各式各样偶发因素,为了追求生活感觉中的飘飘欲仙,损害生命机能、残害自我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毁于一旦。自杀者因为生活感觉不好而放弃生命,吸毒者为求生活感觉好而残害生命,本质上都是为了生活的感觉而置生命于不顾。
另一种偏向是只知生命不知生活。这些人坚执保命哲学,刻意抑制自我的生活欲求,不知道生命必须要由生活来体现,不知道人之生活的感受是多姿多彩、变化无穷的,品尝生活的滋味也是生命中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人生目标。所以,这些人的人生动力不足,奋发意识不强,勇于进取的观念比较弱,其人生色彩当然就十分单一和黯淡。
知识链接
二、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
(四)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命存在观教育
2、生命独特观教育
3、生命质量观教育
4、生命超越观教育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历程及影响因素
大学生心理危机历程
1、冲击期
2、防御期
3、解决期
4、成长期
*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历程及影响因素
影响个体应对危机的结果的因素:
个体的人格特点
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
社会支持状况
以前的应对危机经历
个人的健康状况
*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二)重点关注高危个体
1、遭遇突然打击和受到意外刺激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2、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特别大以及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因严重网络成瘾行为而影响其学习及社会功能的学生。
4、性格内向、经济严重贫困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5、有严重心理疾病(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塘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三)大学生自我调整应对心理危机
1、正确看待压力、挫折和危机
2、争取社会支持
3、掌握科学自我调节方法


*
四、拓展训练1—— 我的五样
目的:活跃气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人生发展过程中挫折与机会并存的。
操作过程:
1、请回忆自己生命中重视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些人、事、物,然后在纸上认真写下其中最重要的五样。
2、相互交流分享各自最重要的五样东西。
3、选择与舍弃。现在,你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变故,五样中的一样保不住了,你必须一样一样的舍弃,直到只剩下了宝贵的一样。

总结与分享:自己依次舍弃的都是什么 最终保留了什么 它为什么对你如此重要
四、拓展训练2——未来之路
目的:引导大学生肯定自我价值及生命的意义,主动设计自己的未来生命历程。
操作过程:
(1)预测自己生命的长度,写下相应的年龄。
(2)画出一条直线,代表你的生命长度。找出今天你的位置,写上今天的年龄和日期。
(3)肯定过去的我和未来的我,列出过去让你觉得有意义的三件事,列出今后你最想做的三件事或最想实现的三个目标。
过去有意义的三件事 未来最想做的三件事或目标。




五、推荐影片——奇迹·笨小孩
主人公景浩还是一个20岁的少年,本该生活在大学的象牙塔里,他却因为家庭变故,失去双亲的庇护,担起了沉重的责任。为了筹措妹妹高昂的手术费,利用自己修手机的技能将一批淘汰的手机“变废为宝”,带领一群背景各异的工人奋斗致富。
电影里有好几个镜头呈现出个体在城市中的渺小:景浩冒着生命危险在高空擦玻璃,大楼里没人注意到他;镜头拉远,在庞大的建筑上,他的身影缩成一个小点。与之呼应的,是片中的特写镜头,台风天一只蚂蚁抓着一片树叶勉力求生,人物对命运的抗争扣人心弦,少年景浩也不为现实妥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