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人教版(2019)高二化学选修1
一、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化学必修2中已经初步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理解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是对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的延伸和总结,为后面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二中已经初步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并且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主动参与到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因此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体现“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将课堂还原给学生的思想,结合教材特点,运用情境创设、思考与交流等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学法分析
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现象,结合所学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指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展开,层层深入,利用图片引导、小组讨论归纳和知识扩展等方法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尽快掌握化学反应速率。
五、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达式及其计算方法。
2.通过探究、感受不同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快慢。
3.体会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达式。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三段法)。
“百米飞人”博尔特
速度
化学反应速率:衡量化学反应进行
快慢的程度。
【设计意图】
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为此而心动,产生急于想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欲望。
一、化学反应速率
概念: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符号:
υB
注意:1. v表示平均反应速率,且为正值;
2.纯液体和固体浓度可视为常数;
v = △n/(V·△t)
表达式:v = △c/△t
单位:mol/(L·s) mol/(L·min) mol/(L·h)
导入新课
例1:
反应3A(g)+B(g)===2C(g)+4D(g),若A的起始浓度为2mol/L,2min后A的浓度为1.4mol/L,则A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 υ(A) =│ΔC(A)│/Δt
=│(2—1.4)mol/L│/2min
=0.3mol/(L·min)
答:A的化学反应速率是0.3mol/(L·min)
例题演练
【设计意图】
以例题的形式巩固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
例2:在2L容器中发生反应:N2 + 3H2 2NH3;0.5min后,生成0.1molNH3,求v(NH3),v(N2), v(H2).
△c(NH3)=
0.1mol
2L
=0.05mol/L
v(NH3)=
0.05mol/L
0.5min
=0.1mol/(L min)
解:
同理v(N2)=0.05mol/(L min )
v(H2)=0.15mol/(L min )
v(N2) :v(H2): v(NH3)=0.05: 0.15: 0.1=1:3:2
对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所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一定相同么?为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结论: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相同,但意义相同,均表示这段时间内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设计意图】
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将课堂还原给学生,达到生生互动的效果。
例3: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5mol/LN2和1.5mol/LH2,发生 N2 + 3 H2 2 NH3 ,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2mol/L的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起始浓度(mol/L)
终点浓度(mol/L)
变化浓度(mol/L)
0.5
1.5
0
0.2
0.2
0.3
0.1
0.4
1.2
(L·s)
(L·s)
(L·s)
N2 + 3 H2 2NH3
突破难点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对本道问题的学习,使学生运用三段法来解题,尽快让学生掌握这种解题方法。
常见题型
反应4NH3 + 5O2 === 4NO + 6H2O 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
A v (O2)=0.01 mol/(L·s)
B v (NO)=0.008 mol/(L·s)
C v (H2O)=0.003 mol/(L·s)
D v (NH3)=0.002 mol/(L·s)
v (NO)=0.3/(5×30) =0.002 mol/(L·s)
催化剂
CD
知识拓展
直击高考
(2010,海南)对于化学反应
3W(g)+2X(g) = 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W)=3v(Z)
B.2v(X)=3v(Z)
C.2v(X)=v(Y)
D.3v(W)=2v(X)
C
【设计意图】
通过扩展知识,了解一些常见的题型,能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1、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引领学生对本节的知识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材P19 3、4
【设计意图】
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考察对内容的理解。
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用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表示。
2、数学表达式:V= C/ t
3、单位:
mol/(L·s) mol/(L·min) mol/(L·h)
4、计算方法:数学表达式 V= C/ t
起始浓度C
变化浓度 C
终了浓度C
【设计意图】
以板书的形式表示本节课的知识,给学生一目了然的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掌握新内容的同时,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当中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