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2课《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论述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杂文,教材将其与《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等文章编入一个单元,共同形成一个关于“学习”的文化主题,同时,在写法上,单元提示明确要求:准确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关注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他们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在教学设计时,应关注到单元学习任务群和课后学习提示中提到的“学习破立结合的写法,感受文章蕴含的批判力量”,和关于“比喻论证”的说理方法的表述,以及“议论要有针对性”的学习要求。在重难点的把握上,要立足鲁迅文章的艺术特色及其思想价值,探寻其时代内涵,以此来确定本课的教学框架。
学情分析:
分析《拿来主义》最大的难点是时代的隔阂,学生对其写作背景虽有一定了解,但信息不充分,不容易充分理解整个比喻体系中各部分喻体所指。另外,本课是理论性较强的杂文,说理性强,需要精心设计语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增强获得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习破立结合的写法,感受文章中所蕴含的批判力量。
2.读写结合,学习运用“破立结合”的写作方法写作驳论文。
3.体会拿来主义现实意义,挖掘拿来主义新的时代内涵。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学会先驳后立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2.结合所学,从比喻论证的角度深刻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和实质。
3.思维拓展,体会拿来主义深刻的思想以及当代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
鲁迅“拿来主义”的当代价值与思考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展示预习反馈,呈现教学目标
2.情境设置: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明的碰撞、文化的交流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针对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大家是如何看待的?
班级微型辩论赛
学生辩论:
正方: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利大于弊
反方: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弊大于利
教师简要总结并评价,导入本课。
二、梳理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破立之中见真章
思考:作者为何开篇不直接提拿来主义呢?
【明确】
将其他主义破得彻底,目的在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归纳:先破后立的论证结构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明确】
1.针对性强,对错误观点、做法进行批驳,表明鲜明的态度立场。
2.为后面立论做铺垫,提供依据,增强说服力。
3.先驳后立,解释原因,形成完整的因果论证。
【学以致用】:★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一:学习破立之“破”,学写驳论文
【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学习任务二:巧用喻证发真声(比喻立论见思想)
研读课文(8-9段),作者谈到拿来主义者的态度和做法时,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过渡句值得大家关注,请找出来并划线。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哪样的?(第8段)
“拿来主义”者应该是哪样的?(第9段)
【问题探究】小组合作,梳理探究
1.喻体有哪些,分别喻指什么?
2.针对“拿来主义”者全不哪样,作者批判了哪些错误态度?
3.面对不同的文化遗产,作者各自提出的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1)“拿来主义”者是全不哪样的?(第8段)
第一种: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
第二种: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第三种: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穷青年的不同表现形象地体现了他们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第8段内容,用原文词句填空。
我们不能认为外来文化弊大于利,就选择做( 昏蛋 )
也不能认为外来文化利大于弊,就选择做( 废物 )
更不能逃避害怕选择,徘徊于两者之间做( 孱头 )
面对“大宅子”,鲁迅先生的态度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2)“拿来主义”者应该是哪样的?(第9段)
鱼翅: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他来宴大宾;
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概括归纳
1.“拿来主义”者“占有,挑选”的具体做法是: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2.拿来主义者必须具备的条件(素质)是: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三)学习任务三:思维拓展,探寻拿来主义新内涵
★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二:班级脱口秀------“奇葩说”
当今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拿来主义应该有怎样的丰富内涵?
【情境设计】新时代的“独有主义”
辩题: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推行独有主义还是更应该推行拿来主义?
正方:更应推行拿来主义
反方:更应推行独有主义
教师总结,新的时代背景下,拿来主义的实践与运用。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拿来主义》,掌握了“先破后立”的写作手法,感受到批判的力量;同时,通过分析文本理解了“拿来主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领悟了“拿来主义”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学会利用辩证思维看待当今时代的文化差异,为我们今后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
板书设计
破:分析、批判、反驳
立:提出观点,阐释、论证
结:结果、条件、必要性
拿来主义的时代之问:丰富的时代内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拿来主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