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信息技术期末考试试题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3分,共90分)1. Word2013生成文档的扩展名是( )A. txt B. pptx C. docx D. jpg【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件扩展名相关内容。txt是微软在操作系统上附带的一种文本格式,是最常见的一种文件格式。pptx是PowerPoint软件新版(2007年及以后)所采用的文件格式。Word 低版本的扩展名是.doc,从Word 2007开始扩展名是.docx。jpg最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2. 应用主题统一文章外观时,文档的主题不包括( )A 页面背景颜色 B. 文字样式 C. 图形效果 D. 打印效果【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档主题相关内容。设置文档主题步骤:1. 打开文档,点击设计选项卡。2. 在设计选项卡中,可以看到主题、颜色、字体、效果等选项。3. 点击主题选项,可以看到多个主题样式可供选择。4. 选择一个主题样式后,文档的整体颜色、字体、效果等都会发生变化。5. 如果需要更改主题的颜色、字体、效果等,可以在颜色、字体、效果选项中进行调整。6. 调整完毕后,可以点击保存主题选项,将自定义的主题保存下来,方便以后使用。分析4个选项,文档主题包括ABC选项,不包括D选项。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3. 自动生成目录的关键是( )A. 标题样式设置 B. 段落格式 C. 正文内容 D. 行距【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字处理相关内容。Word中目录自动生成的关键因素是要有级别,要满足3个条件:(1)设定生成目录需要有一个级别;(2)每一章或者是节,或是小节都必须要有一个短而且明确的标题;(3)生成目录之前要插入页码。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4. 一个算法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这属于算法的( )特征。( )A. 确定性 B. 输入输出 C. 可行性 D. 有穷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算法的特征。一个算法应该具有以下五个重要的特征:1、有穷性: 一个算法必须保证执行有限步之后结束;2、确切性:算法的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3、输入: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情况,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义了初始条件;4、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5、可行性:算法原则上能够精确地运行,而且人们用笔和纸做有限次运算后即可完成。一个算法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这属于算法的有穷性特征,故本题选D选项。5. 流程图中符号菱形表示( )A. 选择(判断) B. 开始或结束 C. 开始或者结束 D. 流程线【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算法流程图相关内容。流程图中菱形表示选择(判断)。B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6. 标记文字大小一种是汉字的字号,另一种是用( )表示的字号A. 数字 B. 尺 C. 厘米 D. 英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号相关内容。字体大小的计量单位有两种,一种就是汉字字号,如初号、小初、一号、…七号、八号,一共16种。另一种是用数字来表示,如6、8、10、12、48等等。两者的关系是这样的:中文字号中,数值越大,字就越小,八号字是最小的;用数字表示的字号,数值越小,字符尺寸越小,数值越大,字符尺寸越大。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7. 在Word2013中,文章样式的设置在( )选项下A. “开始” B. “设计” C. “页面布局” D. “视图”【答案】A【解析】【详解】在Word2013中,文章样式的设置在“开始”选项下,如图所示:,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8. 设置行间距是在( )中进行A. 字体 B. 项目符号和编号 C. 样式 D. 段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本编辑相关内容。设置行间距可以在段落中进行。方法是在需要设置行间距的地方按鼠标右键,选择“段落”,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缩进和间距”选项卡进行设置。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9. 为文档设置页码,可以使用( )菜单中的命令A. 字体 B. 编辑 C. 格式 D. 插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档编辑相关操作。为文档设置页码,可以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命令。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10. 在Word中,要将页面大小规格由默认的A4改为B5,应执行“页面布局”→“页面设置”( )A. 页边距 B. 纸张方向 C. 版式 D. 纸张大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Word相关内容。页边距是指页面的边线到文字的距离。纸张方向是为部分或全部文档选择页面纸张的纵向(垂直)或横向(水平)方向。版式:图表上元素(如标题和副标题文本、列表、图片、表格、图表、自选图形和影片)的排列。纸张大小指纸张的尺寸大小。将页面大小规格由默认的A4改为B5,应执行“页面布局”→“页面设置”→“纸张大小”。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11. 某位同学在课堂上把他炒菜的步骤清晰合理的描述出来,属于算法描述方式的( )A. 流程图 B. 自然语言 C. 伪代码 D. 可行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算法的描述相关内容。一个算法有多种表述方式,常见的有自然语言、流程图、N-S图、伪代码等。(1)自然语言描述法:这是最直观、最常用的一种描述方法,它用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来描述算法的步骤和过程。这种方法通俗易懂,但可能会存在歧义,不够精确。(2)流程图描述法: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的算法描述方法,它通过一系列的图形符号来表示算法的步骤和过程。(3)N-S图是另一种图形化的算法描述方法,它通过一系列的方框和箭头来表示算法的步骤和过程。(4)伪代码是一种介于自然语言和编程语言之间的描述方法,它用类似于编程语言的语法来描述算法的步骤和过程。伪代码既具有自然语言的可读性,又具有编程语言的精确性。将炒菜的步骤清晰合理的描述出来属于自然语言描述方式。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12. split( )函数可以根据指定的分隔符把一个字符串拆分成一个( )A. 整数 B. 列表 C. 浮点数 D. 字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split()函数相关内容。split()函数通过指定分隔符对字符串进行切片,如果参数 num 有指定值,则分隔 num+1个子字符串。它是按指定的分隔符,把一个字符串分隔成指定数目的子字符串,然后把它们放入一个列表中,其中每个单词都是一个列表项。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13. 下列关于range(1,10)函数输出结果,正确的是( )A. 0-9 B. 1-9 C. 1-10 D. 0-10【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Python中的range函数相关内容。range函数是Python中的一个内置函数。range(start,stop)创建一个从start-stop之间的整数序列,步长为1,其取值范围是[start,stop)(包含start,不包含stop)。range(1,10)函数的输出结果是1-9。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14. 小明同学将自己的旅行箱密码忘了,经过反复搜索记忆,记起当时设置的密码是一个三位自然数,并且密码个位数是6,其他位含有1但是不能确定在哪一个位置。帮助小明找到密码的算法是( )A. 枚举算法 B. 迭代算法 C. 排序算法 D. 冒泡算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算法相关内容。(1)枚举算法是指在算法中采用搜索的方法,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到,并对所得的结果逐一进行判断,过滤掉那些不符合要求的结果,保留那些符合要求的结果。(2)迭代算法是一类利用递推公式或循环算法通过构造序列来求问题近似解的方法。(3)排序算法是将一串记录,按照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关键字的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排列起来的操作。(4)冒泡算法是通过对待排序的序列从前向后依次比较相邻元素的值,如果发现逆序则交换。分析题意可知,要找到密码,需要对每个数据进行判断,故该算法采用的是枚举法,答案是A选项。15. 小明同学将自己的旅行箱密码忘了,经过反复搜索记忆,记起当时设置的密码是一个三位自然数,并且密码个位数是6,其他位含有1但是不能确定在哪一个位置。寻找旅行箱密码问题的枚举范围是( )A. 100-1000 B. 100-999 C. 99-1000 D. 100-1001【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枚举算法相关内容。密码是一个三位自然数,并且密码个位数是6,其他位含有1但是不能确定在哪一个位置,则应在所有三位数中寻找,三位数的取值范围是:100-999。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16. 小明同学将自己的旅行箱密码忘了,经过反复搜索记忆,记起当时设置的密码是一个三位自然数,并且密码个位数是6,其他位含有1但是不能确定在哪一个位置。假设变量为i,判断个位数是6的语句是( )A. i//10=6 B. i%10=6 C. i%10==6 D. i//10=6【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Python运算符与表达式相关内容。结合题意,个位数若为6,则其与10进行取余运算,其结果必为6。判断个位数是6的语句应是关系表达式,即:i%10==6,C选项符合要求。ABD选项错误,使用的是赋值运算符“=”,并未使用关系运算符“==”,且赋值运算符左侧为表达式,错误。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17. 小明同学将自己的旅行箱密码忘了,经过反复搜索记忆,记起当时设置的密码是一个三位自然数,并且密码个位数是6,其他位含有1但是不能确定在哪一个位置。假设变量为i,其他位含有1,可以用( )语句描述A. 1 in str(i) B. ”1” in int(i) C. 1 in float(i) D. ”1” in str(i)【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Python中in的相关知识。in在Python中是成员操作符。对于序列(字符串,元组,列表)或集合(set)或映射(字典)这些数据类型做成员判断,在其中,返回True,不在其中,返回False。分析4个选项,A选项,1 in str(i),左侧为整型,右侧为字符串,类型不一致,错误;B选项,“1”in int(i),左侧为字符串,右侧为整型,类型不一致,错误;C选项,1 in float(i),左侧为整型,右侧为浮点型,类型不一致,错误;D选项,“1” in str(i),左侧为字符串,右侧为字符串,类型一致,正确。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18. 小明同学将自己的旅行箱密码忘了,经过反复搜索记忆,记起当时设置的密码是一个三位自然数,并且密码个位数是6,其他位含有1但是不能确定在哪一个位置。密码个位数是6和其他位含有1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的语句用( )连接A. and B. or C. in D. else【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条件运算符与表达式相关内容。密码个位数是6和其他位含有1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属于条件判断中的“与”关系,用and表示。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19. 关于分节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插入分节符的目的是可以在同一个文档中的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版面设置。B. 分节符与分页符的功能是完全一样的。C. 插入分节符操作的第一步是要确定插入点,即要进行分节的位置。D. 插入分节符后,我们可以对插入的每一个节进行单独的页眉页脚设置。【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分节符相关内容。分页符:是分页的一种符号,上一页结束以及下一页开始的位置,是一条虚线。分节符:表示节的结尾插入的标记,分隔其前面文本格式的作用,是一条双虚线。分节符和分页符的区别是:分页符是指将一页内容分成两页,但分离后的两页仍属于同一节;分节符是将一节内容分成两节,分离后的两节可以在同一页,也可以不在同一页。分页符代表是的同一张纸,但是换一页(基本格式不改变,主要是页眉、页脚和内容逻辑);分节符则是代表换一张纸(格式完全不同,逻辑也不继承,尤其是页眉页脚部分是全新内容)。ACD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20. Word2013中,可以是页眉内容的是( )A. 文字 B. 图形 C. 页码 D. 以上三项都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Word2013文字处理相关内容。在Word2013中,文字、图形、页码、日期时间均可以作为素材插入页眉。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21. 对于纸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常用的A4打印纸是将A3型纸面积分为四分之一 B. A6是A5的2倍C. A1是A4的8倍 D. 我们语文课本用的是A3纸【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纸张尺寸相关内容。如图所示:,A0=2A1,A1=2A2,A2=2A3,A3=2A4,A4=2A5,A5=2A6,所以AB选项错误。C选项,A1=8A4,正确。 D选项,我们语文课本用的是A4纸。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22. 小明在word中插入的图片无法在页面中自由移动,是因为直接插入的图片是( )A. 紧密型 B. 衬于文字下方 C. 嵌入型 D. 穿越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图片环绕相关内容。(1)紧密型:如果图片是矩形的话,文字就会有以矩形方式环绕在周围,如果是不规则的矩形,文字会紧紧密绕的在图片周围。(2)衬于文字下方:图片与文本各为一层,图片在下层,文字在上层,文字内容不会被图片遮挡。(3)嵌入型:WORD文档默认图片插入方式,将图片作为普通字符或文字插入文档,图片左右有文字,它会自动插到光标所在的那一行,但是不可以随意的拖动图片。(4)穿越型:与紧密型相似,但在图片有严重凹陷时,文字可出现在图片凹陷区域。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23. 首先输入评委打分,让其在屏幕上输入可以用( )A. input() B. print() C. int() D. float()【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Python内置函数相关内容。A选项,input()是一个内置函数,接受一个标准输入数据,返回为 string 类型,符合题意。B选项,print()函数用于打印输出,不符合题意。C选项,int()函数用于将一个字符串或数字转换为整型,不符合题意。D选项,float()函数用于将整数和字符串转换成浮点数,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24. 能保留文稿修改痕迹的是( )A. 审阅 B. 批注 C. 合并 D. 修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字处理相关内容。修订是一种模式,该模式可以将修改过程的痕迹保留下来;批注是一种补充,该补充是对内容的解释,可以随时删除,而不影响内容。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25. 设计封面美化与美化版面的方法( )A. 插入图片 B. 合理设置艺术字 C. 利用文本框 D. 以上三项都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档编辑相关内容。插入图片、插入文本框、设置艺术字等都是对封面、版面进行美化处理常用的方法。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26. 甲同学一年学习的知识量为100份,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从第二年开始他每年的学习能力都比上一年提高10份,他20年学习了多少新知识?求第20年学了多少新知识我们可以采取( )A. 枚举算法 B. 排序算法 C. 迭代算法 D. 冒泡算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算法相关内容。(1)枚举算法是指在算法中采用搜索的方法,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到,并对所得的结果逐一进行判断,过滤掉那些不符合要求的结果,保留那些符合要求的结果。(2)排序算法是将一串记录,按照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关键字的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排列起来的方法。(3)迭代算法是一种不断用变量的旧值递推出新值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迭代算法一般用于数值计算。累加,累乘都是迭代算法的基础应用。(4)冒泡算法是通过对待排序的序列从前向后依次比较相邻元素的值,如果发现逆序则交换。 分析题意,采取的方法是迭代算法。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27. 甲同学一年学习的知识量为100份,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从第二年开始他每年的学习能力都比上一年提高10份,他20年学习了多少新知识?我们采用( )实现自动迭代最为合适A. 顺序结构 B. 选择结构 C. 循环结构 D. 多分支选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迭代算法相关内容。迭代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逼近所需目标或结果。每一次对过程的重复称为一次“迭代”,而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重复执行一系列运算步骤,从前面的量依次求出后面的量的过程。由题意可知,本题采用循环结构最为合适。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28. 甲同学一年学习知识量为100份,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从第二年开始他每年的学习能力都比上一年提高10份,他20年学习了多少新知识?甲同学第二年的知识量是前一年加10,每一年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 )A. 初始值 B. 结果 C. 条件 D. 变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迭代算法相关内容。迭代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逼近所需目标或结果。每一次对过程的重复称为一次“迭代”,而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重复执行一系列运算步骤,从前面的量依次求出后面的量的过程。此过程的每一次结果,都是由对前一次所得结果施行相同的运算步骤得到的。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29. 甲同学一年学习的知识量为100份,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从第二年开始他每年的学习能力都比上一年提高10份,他20年学习了多少新知识?以下哪项不属于迭代算法解决问题的注意事项( )A. 确定迭代变量 B. 建立迭代关系式 C. 控制迭代过程 D. 尽量避免使用循环结构【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迭代算法相关内容。利用迭代算法解决问题,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确定迭代变量,在可以用迭代算法解决的问题中,至少存在一个直接或间接地不断由旧值递推出新值的变量,这个变量就是迭代变量。(2)建立迭代关系式,所谓迭代关系式,指如何从变量的前一个值推出其下一个值的公式(或关系)。迭代关系式的建立是解决迭代问题的关键,通常可以顺推或倒推的方法来完成。(3)对迭代过程进行控制,在什么时候结束迭代过程?这是编写迭代程序必须考虑的问题。不能让迭代过程无休止地重复执行下去。迭代过程的控制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所需的迭代次数是个确定的值,可以计算出来;另一种是所需的迭代次数无法确定。对于前一种情况,可以构建一个固定次数的循环来实现对迭代过程的控制;对于后一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出用来结束迭代过程的条件。分析4个选项,D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30. 甲同学一年学习的知识量为100份,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从第二年开始他每年的学习能力都比上一年提高10份,他20年学习了多少新知识?补全下面求20年知识量的问题的程序( )a=100n=20for i in range(1n+1):print('第20年学习的知识量为',a,"份")A. a=a+20 B. n=n+10 C. n=n+a D. a=a+10【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程序设计相关内容。分析题意及程序段可知,n的初值是20,代表20年;a的初值是100,代表第一年的知识量,a的作用是统计知识量,其每一年会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增加10,划线处应填写:a=a+10。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为A,错误为B)31. 文档的主题就是文章内容的主题。( )【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档主题相关内容。文档主题是一组格式选项,其中包括一组主题颜色、一组主题字体(包括标题和正文文本字体)和一组主题效果(包括线条和填充效果)。所以文档的主题不是文章内容的主题。故本题答案是:错误。32. 拿到别人的修订文稿后,我们应该全部“接受”以表示尊敬与谦逊。( )【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档处理相关内容。文稿的修订意见代表个人观点,我们可以接受正确的意见。故本题答案是:错误。33. 审阅中的“批注”功能是一项能够保存修改痕迹的文字处理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清晰地知道文章中哪些地方做了修改。( )【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字处理相关内容。修订是一种模式,该模式可以将修改过程的痕迹保留下来;批注是一种补充,该补充是对内容的解释,可以随时删除,而不影响内容。故本题答案是:错误。34. 艺术字选择之后无法更改其类型。( )【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字处理相关内容。艺术字选择之后可以更改其类型。方法:选定艺术字,点击菜单栏上“形状格式”-->点击菜单栏上“艺术字样式”,下拉选择新的样式。故本题答案是:错误。35. 目录的层次不同生成的标题级别不同。( )【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字处理相关内容。标题级别不同,会导致生成目录的层次不同。故本题答案是:错误。36. 对于已生成的目录,如果文章目录发生变化则无法更新。( )【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Word基本操作相关内容。文章目录发生变化,可以更新目录。方法:(1)在word文档中找到目录后,在目录范围区域上方点击更新目录;(2)选择目录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展开的菜单栏中选择更新域;(3)选择目录后,在上方功能栏的引用区域中标选择更新目录。故本题答案是:错误。37. 迭代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每一次对过程的重复称为一次“迭代”,而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 )【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迭代算法相关内容。迭代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逼近所需目标或结果。每一次对过程的重复称为一次“迭代”,而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重复执行一系列运算步骤,从前面的量依次求出后面的量的过程。此过程的每一次结果,都是由对前一次所得结果施行相同的运算步骤得到的。故本题答案是:正确。38. 枚举算法将问题所有可能的答案——列举,然后根据条件逐一判断,保留合适的,做到既不遗漏也不重复。( )【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枚举算法相关内容。枚举算法是把问题的所有可能解都一一列举出来,并按照问题要求的条件逐个判断每个答案是否是正确的解。故本题答案是:正确。39. a1=100表示赋值,=号左右两边不能互换。( )【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赋值表达式相关内容。在赋值表达式中,赋值号左侧必须为变量,右侧可以是变量、常量、表达式,赋值号左右两边不能互换。故本题答案是:正确。40. 在Python中,假设x=20,y=4,x//y的结果为5。( )【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Python运算符相关内容。Python中“//”表示取整除,返回商的整数部分(向下取整)。20//4,其结果为5。故本题答案是:正确。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信息技术期末考试试题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3分,共90分)1. Word2013生成文档的扩展名是( )A txt B. pptx C. docx D. jpg2. 应用主题统一文章外观时,文档的主题不包括( )A. 页面背景颜色 B. 文字样式 C. 图形效果 D. 打印效果3. 自动生成目录的关键是( )A. 标题样式的设置 B. 段落格式 C. 正文内容 D. 行距4. 一个算法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这属于算法的( )特征。( )A. 确定性 B. 输入输出 C. 可行性 D. 有穷性5. 流程图中符号菱形表示( )A. 选择(判断) B. 开始或结束 C. 开始或者结束 D. 流程线6. 标记文字大小一种是汉字的字号,另一种是用( )表示的字号A. 数字 B. 尺 C. 厘米 D. 英尺7. 在Word2013中,文章样式的设置在( )选项下A. “开始” B. “设计” C. “页面布局” D. “视图”8. 设置行间距是在( )中进行A. 字体 B. 项目符号和编号 C. 样式 D. 段落9. 为文档设置页码,可以使用( )菜单中的命令A. 字体 B. 编辑 C. 格式 D. 插入10. 在Word中,要将页面大小规格由默认的A4改为B5,应执行“页面布局”→“页面设置”( )A. 页边距 B. 纸张方向 C. 版式 D. 纸张大小11. 某位同学在课堂上把他炒菜的步骤清晰合理的描述出来,属于算法描述方式的( )A. 流程图 B. 自然语言 C. 伪代码 D. 可行性12. split( )函数可以根据指定的分隔符把一个字符串拆分成一个( )A. 整数 B. 列表 C. 浮点数 D. 字符13. 下列关于range(1,10)函数的输出结果,正确的是( )A. 0-9 B. 1-9 C. 1-10 D. 0-1014. 小明同学将自己的旅行箱密码忘了,经过反复搜索记忆,记起当时设置的密码是一个三位自然数,并且密码个位数是6,其他位含有1但是不能确定在哪一个位置。帮助小明找到密码的算法是( )A. 枚举算法 B. 迭代算法 C. 排序算法 D. 冒泡算法15. 小明同学将自己的旅行箱密码忘了,经过反复搜索记忆,记起当时设置的密码是一个三位自然数,并且密码个位数是6,其他位含有1但是不能确定在哪一个位置。寻找旅行箱密码问题的枚举范围是( )A. 100-1000 B. 100-999 C. 99-1000 D. 100-100116. 小明同学将自己的旅行箱密码忘了,经过反复搜索记忆,记起当时设置的密码是一个三位自然数,并且密码个位数是6,其他位含有1但是不能确定在哪一个位置。假设变量为i,判断个位数是6的语句是( )A. i//10=6 B. i%10=6 C. i%10==6 D. i//10=617. 小明同学将自己的旅行箱密码忘了,经过反复搜索记忆,记起当时设置的密码是一个三位自然数,并且密码个位数是6,其他位含有1但是不能确定在哪一个位置。假设变量为i,其他位含有1,可以用( )语句描述A. 1 in str(i) B. ”1” in int(i) C. 1 in float(i) D. ”1” in str(i)18. 小明同学将自己的旅行箱密码忘了,经过反复搜索记忆,记起当时设置的密码是一个三位自然数,并且密码个位数是6,其他位含有1但是不能确定在哪一个位置。密码个位数是6和其他位含有1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的语句用( )连接A. and B. or C. in D. else19. 关于分节符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插入分节符目的是可以在同一个文档中的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版面设置。B. 分节符与分页符的功能是完全一样的。C. 插入分节符操作的第一步是要确定插入点,即要进行分节的位置。D. 插入分节符后,我们可以对插入的每一个节进行单独的页眉页脚设置。20. Word2013中,可以是页眉内容的是( )A. 文字 B. 图形 C. 页码 D. 以上三项都是21. 对于纸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常用的A4打印纸是将A3型纸面积分为四分之一 B. A6是A5的2倍C. A1是A4的8倍 D. 我们语文课本用的是A3纸22. 小明在word中插入的图片无法在页面中自由移动,是因为直接插入的图片是( )A. 紧密型 B. 衬于文字下方 C. 嵌入型 D. 穿越型23. 首先输入评委打分,让其在屏幕上输入可以用( )A. input() B. print() C. int() D. float()24. 能保留文稿修改痕迹的是( )A. 审阅 B. 批注 C. 合并 D. 修订25. 设计封面美化与美化版面的方法( )A. 插入图片 B. 合理设置艺术字 C. 利用文本框 D. 以上三项都是26. 甲同学一年学习知识量为100份,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从第二年开始他每年的学习能力都比上一年提高10份,他20年学习了多少新知识?求第20年学了多少新知识我们可以采取( )A. 枚举算法 B. 排序算法 C. 迭代算法 D. 冒泡算法27. 甲同学一年学习的知识量为100份,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从第二年开始他每年的学习能力都比上一年提高10份,他20年学习了多少新知识?我们采用( )实现自动迭代最为合适A. 顺序结构 B. 选择结构 C. 循环结构 D. 多分支选择28. 甲同学一年学习的知识量为100份,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从第二年开始他每年的学习能力都比上一年提高10份,他20年学习了多少新知识?甲同学第二年的知识量是前一年加10,每一年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 )A. 初始值 B. 结果 C. 条件 D. 变量29. 甲同学一年学习的知识量为100份,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从第二年开始他每年的学习能力都比上一年提高10份,他20年学习了多少新知识?以下哪项不属于迭代算法解决问题的注意事项( )A. 确定迭代变量 B. 建立迭代关系式 C. 控制迭代过程 D. 尽量避免使用循环结构30. 甲同学一年学习的知识量为100份,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从第二年开始他每年的学习能力都比上一年提高10份,他20年学习了多少新知识?补全下面求20年知识量的问题的程序( )a=100n=20for i in range(1,n+1):print('第20年学习的知识量为',a,"份")A. a=a+20 B. n=n+10 C. n=n+a D. a=a+10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为A,错误为B)31. 文档的主题就是文章内容的主题。( )32. 拿到别人的修订文稿后,我们应该全部“接受”以表示尊敬与谦逊。( )33. 审阅中“批注”功能是一项能够保存修改痕迹的文字处理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清晰地知道文章中哪些地方做了修改。( )34. 艺术字选择之后无法更改其类型。( )35. 目录的层次不同生成的标题级别不同。( )36. 对于已生成的目录,如果文章目录发生变化则无法更新。( )37. 迭代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每一次对过程的重复称为一次“迭代”,而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 )38. 枚举算法将问题所有可能的答案——列举,然后根据条件逐一判断,保留合适的,做到既不遗漏也不重复。( )39. a1=100表示赋值,=号左右两边不能互换。( )40. 在Python中,假设x=20,y=4,x//y的结果为5。(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济宁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信息技术(原卷版).docx 山东省济宁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信息技术(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