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1守护生命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1守护生命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课程内容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认识自我”具体对应课程内容是“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方法”、“锻炼心理品质,磨砺意志”。“自尊自强”对应的课程内容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进行基本自救”。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结构 《守护生命》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的内容。本节课引领学生探究“爱护身体”、“养护精神”,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健康成长。本课也为下一框题“增强生命的韧性,绽放生命之花”做铺垫。所以此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热爱祖国,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扬民族精神,坚定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懂得保护身体和养护精神,学会守护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 健全人格:了解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的基本常识,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 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育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担当精神。
教学重点 爱护身体
教学难点 养护精神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七年级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如果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或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能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顿、行为失控等问题,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会漠视生命。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如何坚守善待生命的底线,追求生命的美好,对初中学生来说也是巨大的考验。因此,设计本课内容,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它将帮助初中学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有助于初中学生科学理解生命的发展规律,培养他们感激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并进一步激发对生命话题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为什么要珍爱生命?) 出示预习要求
讲授新课 一、爱护身体 利用多媒体展示 自主探究,认识生命 反思自身情况,你是否有类似“不珍视生命”的经历? 1.提问: 你身边有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小调查 1、你每天早晨都吃早餐吗? 2、你是否有过熬夜打游戏或者追剧的经历? 3、你是否食用过“三无”食品或者碳酸饮料呢? ①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教师引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展示:令人遗憾的过激行为 展示:材料一:成都市一个13岁少年因与父母就学习问题发生争执纵身跳下了7楼,结束了生命。 材料二:16岁学生陈某用亲人给的压岁钱长时间打电子游戏。当晚,在家人对其教育时,陈某进入家中卫生间,久久不出。家人发现情况不妙,冲入卫生间发现陈某已用两条毛巾将自己吊死在水管上。 材料三:河南一高三考生,高考成绩估分不理想,竟在家自杀,而高考成绩揭榜时,她的高考总分超过本科分数线33分。 (1)你如何看待他们释放情绪的方式? (2)你有哪些比较好的释放情绪的方式, 请分享给大家。 (3)想一想:你赞同这些做法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 (2)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不做出过激的行为,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P101 调节情绪的方法 总之,遇到糟糕的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请不要伤害自己。 共同关注: 思考: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讨论之后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3)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P102 为什么学校每年都要进行这些演练? 安全知识赛一赛: 掌握安全自救方法 提高防范能力 想一想: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 1、如何爱护身体?P100-102①②③ 二、养护精神 辨析:只要身体健康就好,思想和精神风貌怎样不重要。你觉得对吗?为什么? 师生总结:2、为什么要养护精神?【原因】P102(1)(2) 阅读P102-103”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 思考: 为什么人们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总结:②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P104.1 你们看过以下节目吗?内容有什么密切相关? 过度的物质追求,会带来什么影响? 3、如何养护精神?P103-104①②
课堂总结 纵观人类发展历程,正是每一代人都勇于担当责任、完成使命,人类才能发展,文明才能传承,生命才能接续。亲爱的同学们,未来掌握在你们手中,生命接续的担当使命也将交付到你们手中,希望你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创造未来,努力让自己成为人类发展链条中坚固的一环。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或者 教学效果预测 1.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课前:学生预习新课知识点 ,老师进行相关材料的检查 课中: 师生互动,将本课的知识内容学得轻松化; 课后: 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中。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引用时政、贴近学生生活
作业设计 完成课本练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