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课件(共23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课件(共23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202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胜券在握 系统复习 高中政治 一轮复习 讲义本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胜券在握 系统复习 思想政治 课堂讲义
上页
下页
1.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 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 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懂得正 确思维的基本条件。 2.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掌 握科学思维的特点,体悟学会 科学思维的意义
1.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培养求真务实的精
神和创新精神。(政治认同)
2.理解思维的含义,了解思维的特征;理解
“逻辑”的多种含义,把握逻辑思维的基
本要求;掌握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理
解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科学精神)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思维-----逻辑----科学思维
选必三 逻辑与思维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 二 课 把握逻辑的要义
第一框 “逻辑”的多种含义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选必三 逻辑与思维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 二 课 把握逻辑的要义
第一框 “逻辑”的多种含义
选必三 逻辑与思维
(一)“逻辑”的多种含义
知识点二、把握逻辑要义
教材8,背背113
1、“逻辑” 的不同用法
主要含义 范围 举例
联系(目的) ①规律
②逻辑规律与规则(思维规律)
③认识问题的
某种思维方法
④逻辑学这门学问
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要把握科学研究的逻辑”。
逻辑学的
研究对象
“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说的不合逻辑”“根据材料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要遵守逻辑规律与规则)
“霸权主义逻辑”“强盗逻辑”“诡辩家逻辑”(违背了逻辑规律与规则)
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学
“学一点逻辑是有好处的”“逻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
1、逻辑学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当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
2、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教材8,背背113
知识点二、把握逻辑要义
2.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1】逻辑学:
所有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1)★狭义的逻辑学:形式逻辑
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视为狭义的逻辑学
(2)广义的逻辑学:形式逻辑+辩证逻辑
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
(3)学习狭义逻辑学的意义:
①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②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教材9,背背113
2.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2】形式逻辑:
(1)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①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②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拓展】形式结构:逻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形式结构,简称形式结构。(思维形式:概念、推理、判断)(结构:如三段论的有效式)
③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前提】所有马都是动物,
【前提】所有白马都是马,
【结论】所有白马都是动物。
【前提】所有马都是动物,
【前提】所有牛都不是马
【结论】所有牛都不是动物
真前提
真结论
真前提
假结论
知识点二、把握逻辑要义
教材9,背背113
2.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2】形式逻辑:
(2)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①论证: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
②论辩: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别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
③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知识点二、把握逻辑要义
教材9,背背113
下列说法中的“逻辑”,属于逻辑学研究对象的有(  )
①我们必须遵循经济自身的逻辑,才能搞好经济建设
②王同学本科毕业后,报考了逻辑学专业的研究生
③你说起话来有时还真是颠三倒四、毫无逻辑
④遵循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下列关于形式逻辑的观点,说法错误的是(  )
A.形式逻辑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特别关注推理的问题
B.学习形式逻辑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C.形式逻辑认为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主要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
D.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C
巩固练习
狭义的逻辑学指研究推理的科学,即只研究如何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科学。这表明( )
①狭义的逻辑学特别关注推理的问题
②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决定思想的形式结构
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④狭义的逻辑学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巩固练习
含义、特别关注
核心任务
关系(是基础)
必要条件
狭义逻辑学 与
广义逻辑学
广义:形式逻辑+辩证逻辑
狭义:形式逻辑
逻辑的
不同用法
第一框
逻辑的多种含义
考点小结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规律
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方法
逻辑学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 二 课 把握逻辑的要义
第 二 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选必三 逻辑与思维
规律 基本要求 公式 要求 逻辑错误
同 一 律
矛 盾 律
排 中 律
A是A
A不是非A
A或者非A
确定性
一致性
明确性
偷换概念
偷换论题
自相矛盾
(两可)
骑墙居中(两不可)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应使用同一个概念或论断“A”(思想保持自身同一性)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同时肯定),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同时否定),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二)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知识点二、把握逻辑要义
教材9-13,背背113
◇历史老师:你是怎样认识孙中山的?
◇学生:老师,我不认识孙中山.。
评价理解
日常交往
老师:小张去年还是“高三狗”,今年已是大学生啦!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战略上:藐视一切敌人
◇战术上:重视一切敌人
逻辑矛盾≠辩证矛盾
◇甲:你赞成丙捡到东西归还失主的行为吗?
◇乙:我不赞成。
◇甲:你反对吗?
◇乙:我不反对。
特别提醒:1、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区别
其一,适用范围不同,矛盾律针对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而排中律只针对矛盾关系。
其二,内容不同,矛盾律指明“有假”,即指明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关系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而排中律是指明“有真”,即指明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其三,实际作用不同,矛盾律是由真推假,排中律是由假推真。
甲:下周去香山看红叶,你去吗?
乙:谁说我不去?
甲:你去,请登记吧!
乙:我要是去,早就登记了。
甲:那么,你是不去呀?
乙: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否定了“不去”
否定了“去”
违背了排中律
甲说:下周去香山看红叶,你去吗?
乙答:我去,也不去。
甲说: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乙说: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肯定“去”与“不去”
违背了矛盾律
特别提醒:2、正确认识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1)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在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时必须遵守的具体规则。
(2)这些基本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人们通过无数次社会实践,既认识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也认识到了思维自身的规律。
(3)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
教材13,背背114
胜券在握 系统复习 高中政治 一轮复习 讲义本
胜券在握 系统复习 思想政治 课堂讲义
[2023·浙江联考]《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是一本极具分量也饱含深情的中亚地区旅游探访之书。有人说值得一读,有人说不值得一读。小林说:“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从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看,小林的观点 ( )
A.违背了同一律 B.违背了矛盾律
C.违背了排中律 D.没有违背逻辑规律
C
【解析】排中律通常用“A或者非A”来表示,该规律要求不能既否认A又否认非A,对“是”与“非”各打五十大板。小林对值得一读与不值得一读都不赞成,违背了排中律,C项正确。
公式:
要求:
逻辑错误:
公式:
要求:
逻辑错误:
公式:
要求:
逻辑错误: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重难点)
同一律
(确定性)
矛盾律(一致性)
排中律
(明确性)
条件确定: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
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不能游移不定)
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不能自相矛盾)
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不能骑墙居中)
考点小结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问题。美国虽然频繁宣称坚持“一中”政策,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但是在2023年5月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公开表态宣称鼓励世卫组织邀请台岛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21日到30日的世卫大会,这符合美国的“一中”政策,美国的“一中”政策与中方的“一中”原则不同,各国有权自行界定。对此我外交部回应称,对美方官员的有关声明表示坚决反对,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乃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世界共识,台湾地区要参加世卫大会,必须按照“一中原则”来处理。这番表态有力的回击了美方歪曲解读的“一中政策”。
针对美国的言行不一和诡辩,有网友评论:美国的这种强盗逻辑是不合逻辑的,没有正确把握历史的逻辑,建议美国学点逻辑。
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知识,揭露美国在对待中国台湾问题认识上的错误性。
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知识,揭露美国在对待中国台湾问题认识上的错误性。
①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确定性,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否则就会犯“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一中”政策与“一中”原则,核心都是指一个中国,而美国却认为“一中”政策与“一中”原则不同,偷换概念,混淆视听。
②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这就要遵循矛盾律,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否则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美国表面上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实质上却公开支持台湾参加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世卫大会,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思维导图
学习导航
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
2.同一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
3.同一律的要求?
4.违反同一律所犯的逻辑错误?
5.运用同一律应注意的问题?
同一律
矛盾律
1.遵循矛盾律的理由?
2.矛盾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
3.矛盾律的要求?
4.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错误?
5.运用矛盾律应注意的问题?
6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区别?
1.遵循排中律的理由是什么?
2.排中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3.排中律的要求是什么?
4.违反排中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5.运用排中律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排中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