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课件(共20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课件(共20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我国的社会保障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70年,我国编织出世界最大社会保障网
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
由政府和社会
一、社会保障的含义
含义
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
三方面理解
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政府和社会
社会保障制度分散社会层面的风险
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
责任主体
建立主体
建立依据
作用:能分散社会层面的风险,提供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
合作探究
突发脑溢血去市医院抢救,住院37天,共花费医疗费25.5万元。幸好参加了城乡居民医保,在医院刷卡报销15.4万,另外还能享受医疗救助报销4.7万。多亏了城乡居民医保!
妈妈身体不好丧失劳动能力,爸爸生了重病住院,家里没了收入。村里帮助我家申请了低保,每月发放1070元,这下我可以安心上学了。
我国企退休有养老金,八十多岁了,公交出行有敬老卡,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人照顾,国家每个月还发相应的养老补贴金。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还有相应的护理补贴。
一退伍回来就参加了政府举办的退伍军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接着在人社局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真心开心!我父亲属于抗战老兵,每月还有955元参站退役人员生活补助!
结合书本内容任选其一,分析对话体现哪种社会保障形式?
(地位、资金来源、保障的对象、保障的内容)
知识拓展: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性质 自愿的市场行为 具有强制性和福利性质
经营目标 追求利润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经营方式 保险公司经营 由国家经办
费用来源 全部由个人承担 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摊
保障水平 满足被保险人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社会保障形式
地位 保障对象 内容 作用 资金来源
社会 保险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 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承担
社会 救助 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最后一道防线 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 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等 保障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无偿)
社会 福利 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 住房公积金、免费义务教育、福利院、敬老院、孤儿院等 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政府和社会提供
社会 优抚 特殊社会保障 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 优先就业、入学,抚恤金、退役安置,免费疗养等 有利于社会稳定;鼓舞士气 国家和社会提供
练一练
判断下列各项属于哪一类社会保障?
(1)疫情失业期间可从政府处领取失业金。
(2)烈士家属获得抚恤。
(3)国有企业职工的取暖补贴。
(4)四川地震灾区得到政府救助。
(5)65岁以上老人发放公交免费乘车卡。
(6)对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
社会保险
社会优抚
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
补充性社会保障
基本保障
(1)社会保险
(核心)
(2)社会救助
(历史最悠久)
(3)社会福利
(最高层次)
(4)社会优抚
(特殊形式)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5)其他社会
保障形式
企业年金
社区服务
社会保障既有经济保障,也有服务保障。
①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②除基本保障外,还存在大量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形式,如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
企业年金:是企业依据自身经济实力和发展战略需要建立的,旨在在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水平的退休收入保障的员工福利制度,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其直接目的是激励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客观上会提高劳动者的退休养老金水平。
社区服务:是在政府指导下社区内部成员的互助活动,主要针对特殊困难成员,以扶贫、帮困或提供必要的服务的形式进行的一种社会化保障机制。
相关链接
(1)必要性:(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
(2)功能
①社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作用。(保障功能)
②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发挥收入分配调节器作用,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调节功能)
③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互助功能)
三、社会保障的原因(重要性)
案例1:风险保障不平等,不同的人待遇不同。比如保险。职工医疗、城镇医疗、农村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为81.9%、71.3%、66.8%。风险保障不充足,只保基本。比如:医疗报销有起付线和报销上限,对于很多救命的特效药、进口药是不能报销的。
案例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国家进入经济高增长阶段,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公民享有免费的医疗、悠长的假期、长期的失业救济等。这被称为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与其去做1欧元1小时的体力话,不如舒舒服服躺在家里拿救济金”成为一些人的心态写照。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些国家的高福利政策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部分群众也想实行高福利。
案例3:作为企业职工每个月都要交好几百的养老保险费,要到五六十岁才能领,万一身体差点,可能没领几年就死了,太不划算,部分群众想退保。
小组讨论:结合书本知识,面对上述问题,应怎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合作探究
三、完善社会保障的措施
(1)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2)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三、完善社会保障的措施
为什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生活安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尽力而为)
(2)同时,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社会保障即使建立起来也无法维持下去。(要量力而行)
(3)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相适应)
2.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国家进入经济高增长阶段,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公民享有免费的医疗、悠长的假期、长期的失业救济等。这被称为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与其去做1欧元1小时的体力话,不如舒舒服服躺在家里拿救济金”成为一些人的心态写照。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些国家的高福利政策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完善社会保障的措施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
(1)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三、完善社会保障的措施
4.总要求: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建设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覆盖全民:就是要把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都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不分城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一个都不能少。
统筹城乡:就是要稳步推进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公平统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关系均衡、平等、公正和透明,基础养老金实行全国统筹,城乡医保制度与管理的整合等
可持续:则是强调制度要着眼长远,安全,可持续。
三、完善社会保障的措施
要求 具体措施
1.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全覆盖】 ①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②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量力行】 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
3.要做到权责清晰 【权责清】 ①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②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③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4.总要求 【总目标】 总原则:应保尽保
总要求: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
总目标: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可持续。
易混易错
易混易错辨析
1.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分析】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2.社会保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分析】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3.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好。
【分析】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社会保障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是越高越好。
6.(2022·江苏高邮开学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基金运行总体平稳。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许多西方国家一百多年走过的历程。当前,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我们要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努力推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有人认为,社会保障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此观点于以评析。
答:①社会保障制度能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通过国民经济再分配,能调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能充分发挥社会互助的功能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完善社会保障有利于共同富裕。
②但实现共同富裕不能仅仅依靠社会保障,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归根到底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通过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政府切实履行管理经济职能/加强科学宏观调控,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分配体系,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和地区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