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名师求索工作室出品第六章----《圆周运动》单元检测.A卷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必须指向圆心才可能做圆周运动B.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就是向心加速度C.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因为速率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沿切线方向无加速度【详解】A.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而当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其合力不指向圆心,向心力为其合力分力提供.故选项A错误;B.而当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其合力不指向圆心,向心力为其合力分力提供.当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其合力不指向圆心,向心力为其合力指向圆心方向的分力提供,产生的加速度为向心加速度.故选项B错误;C.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其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产生向心加速度,其效果为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故选项C错误;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力指向圆心,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所以速度方向即切线方向无加速度.故选项D正确;故选D。2.如图所示,、两轮通过摩擦传动,传动时两轮间不打滑,两轮的半径,则、点的转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角速度相同 B.周期相同 C.转速相同 D.线速度相等【详解】由于传动时两轮间不打滑,故、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由于、两点做圆周运动半径不相等,可知、两点的角速度不相等,周期不相等,转速不相等,D正确,ABC错误。故选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变化,加速度也一定变化B.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C.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详解】A.曲线运动的速度的方向时刻发生变化,速度一定变化,一定有加速度,加速度可能不变,例如平抛运动,故A错误;B.速度、加速度和位移均为矢量,其合成运算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B正确;C.在恒力作用下,物体可能做曲线运动,例如平抛运动,故C错误;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即加速度方向时刻发生变化,故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B。4.关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a=可知,a与r成反比 B.由a=ω2r可知,a与r成正比C.由v=ωr可知,ω与r成反比 D.由ω=可知,ω与T成反比【详解】A.由a=可知,当速度保持不变时,a与r成反比,A错误;B.由a=ω2r可知,当角速度保持不变时,a与r成正比,B错误;C.由v=ωr可知,当速度保持不变时,ω与r成反比,C错误;D.由ω=由于是常数,可知ω与T成反比,D正确。故选D。5.两物体都在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时,半径小的向心加速度大B.它们的周期相等时,半径小的向心加速度大C.它们的角速度相等时,半径小的向心加速度大D.它们的频率相等时,半径小的向心加速度大【详解】A.根据可知线速度大小相等时,半径小的向心加速度大,A正确;B.根据可知周期相等时,半径大的向心加速度大,B错误;C.根据可知角速度相等时,半径小的向心加速度小,C错误;D.根据可知频率相等时,半径小的向心加速度小,D错误。故选A。6.城市中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修建了许多立交桥。如图所示,桥面是半径为R的圆弧形的立交桥AB横跨在水平路面上,一辆质量为m的小汽车,从A端冲上该立交桥,小汽车到达桥顶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小汽车通过桥顶时( )A.对桥面的压力等于小汽车的重力B.对桥面的压力大于小汽车的重力C.若,则小汽车对桥面无压力D.若,则小汽车对桥面的压力等于【详解】AB.小汽车在桥顶点时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对桥面的压力小于小汽车的重力,故AB错误;C.小汽车在桥顶点时得当时得故C正确;D.当时有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汽车对桥面的压力等于,故D错误。故选C。7.如图,广场水平地面上同种盆栽紧密排列在以O为圆心、和为半径的同心圆上,圆心处装有竖直细水管,其上端水平喷水嘴的高度、出水速度及转动的角速度均可调节,以保障喷出的水全部落入相应的花盆中。依次给内圈和外圈上的盆栽浇水时,喷水嘴的高度、出水速度及转动的角速度分别用、、和、、表示。花盆大小相同,半径远小于同心圆半径,出水口截面积保持不变,忽略喷水嘴水平长度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C.若,,喷水嘴各转动一周,则落入每个花盆的水量相同D.若,,喷水嘴各转动一周,则落入外圈每个花盆水量较多【详解】AB.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得可知若h1=h2则若v1=v2,则故A错误,B正确;CD.若,则喷水嘴各转动一周的时间相同,因v1=v2,出水口的截面积相同,可知单位时间喷出水的质量相同,喷水嘴转动一周喷出的水量相同,但因内圈上的花盆总数量较小,可知得到的水量较多,选项CD错误。故选B。二、多选题8.劳技课上,某同学在体验糕点制作“裱花”环节时,她在绕中心匀速转动的圆盘上放了一块直径8英寸(20cm)的蛋糕,在蛋糕边缘每隔2s均匀“点”一次奶油(“点”奶油的时间忽略不计),蛋糕转动一周正好均匀“点”上20点奶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盘转动的周期为40s B.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C.蛋糕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约为 D.蛋糕边缘的向心加速度约为【详解】A.一周20个间隔,每个间隔2s,圆盘转动的周期为40s,A正确;B.圆盘转动的角速度由B正确;C.蛋糕边缘的线速度由C错误;D.蛋糕边缘的向心加速度D错误。故选AB。9.如图所示,乘坐游乐园的过山车时,质量为m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沿圆周轨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小于mgB.人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C.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仍可能产生压力,且压力不一定小于mgD.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若没有保险带,人一定会掉下去【详解】A.人在最低点时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有可知支持力大于重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人对座位的压力大于,故A错误;B.人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向心加速度表达式可知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故B正确;C.人在最高点时满足可知座位对人仍可能产生压力,且压力不一定小于,与经过最高点的速度大小有关,故C正确;D.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只要速度达到一定值,即使没有保险带,人也不会掉下去,故D错误。故选BC。10.如图,半径R=0.90m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一小球从A点冲上竖直半圆环,沿轨道运动到B点飞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图上未画),g取10m/s2。为了实现上述运动,关于小球在B点的运动分析,下述说法正确的有( )A.小球在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因此小球在B处的运动模型应当是圆周运动模型B.小球在B处可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合力提供圆运动所需向心力C.小球通过B处的极限情况是小球受到的合力为0D.小球从A到B做匀速圆周运动【详解】AD.若小球在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由于合力并不能时刻指向圆心,即存在切向加速度,所以小球做的不是匀速圆周运动,在B处的运动模型应当是圆周运动模型,A正确D错误;BC.在B处,小球通过B的极限情况为重力恰好充当向心力(合力不为零),即小球与轨道间无作用力,则满足解得若,则轨道对小球有向下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和重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若,则小球不能通过B点,故B正确C错误。故选AB。三、实验题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小球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两个变速塔轮通过皮带连接,转动手柄使长槽和短槽分别随变速塔轮匀速转动。槽内的钢球就做匀速圆周运动。横臂的挡板对钢球的压力提供向心力,钢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标尺上的黑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钢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如图是探究过程中某次实验时装置的状态。(1)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关系时,要保持 相同;A.ω和r B.ω和m C.m和r D.m和F(2)图中所示,两个钢球质量和运动半径相等,则是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 的关系;A.质量m B.半径r C.角速度ω(3)图中所示,两个钢球质量和运动半径相等,图中标尺上黑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小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为1:16,与皮带连接的两个变速塔轮的半径之比为 。A.1∶16 B.16∶1 C。1∶4 D.4∶1【详解】(1)[1]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关系时,要保持ω和r相同。故选A。(2)[2]两个钢球质量和运动半径相等,则是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角速度ω的关系。故选C。(3)[3]向心力公式为两个钢球质量和运动半径相等,图中标尺上黑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小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为1:16,则角速度之比为1:4,由于两个塔轮连接皮带的轮缘线速度相等,由可知,与皮带连接的两个变速塔轮的半径之比为4:1。故选D。12.如图所示,图甲为“用向心力演示器演示向心力公式”的演示意图,图乙为俯视图,图中A、B槽分别与a、b轮同轴固定,且a、b轮半径相同,当a、b两轮在皮带的传动下匀速转动时:(1)该实验的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是 。A.建立物理模型法 B.控制变量法C.等效法 D.极限法(2)两槽转动的角速度ω1 ω2(填“>”“<”“=”)(3)现有两质量相同的钢球,①球放在A槽的边缘,②球放在B槽的边缘,它们到各自转轴的距离之比2:1,则钢球①②的线速度之比为 ,受到的向心力之比为 。【详解】(1)[1]该实验的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选B。(2)[2]根据 ,a、b轮半径相同,所以两槽转动的角速度ω1=ω2;(3)[3]现有两质量相同的钢球,①球放在A槽的边缘,②球放在B槽的边缘,它们到各自转轴的距离之比2:1,则钢球①②的线速度之比为[4]受到的向心力之比为四、解答题13.我们在观看摩托车比赛时经常被摩托车手娴熟的驾车技术、风驰电掣的车速震惊,想必你也会看到摩托车高速通过弯道时的情况,摩托车要向里倾斜,车手的膝盖几乎擦着地面,如图所示。此时若把摩托车与车手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受几个力作用?方向如何?【详解】整体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摩擦力,方向沿水平方向,且指向弯道内侧。14.已知地球的半径,上海位于北纬附近。问:(1)位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是多大;(2)位于上海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多大。【详解】(1)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周期根据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可得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为设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转动的线速度为,运动半径为,则有根据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可得(2)设位于上海的物体随地球转动的线速度为,运动半径为,上海位于北纬,则有根据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可得15.一光滑圆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圆锥角为74°,圆锥底面的圆心为O。用一根长为0.5m的轻绳一端系一质量为0.1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固定在光滑圆锥顶上O点,O点距地面高度为0.75m,如图所示,如果使小球在光滑圆锥表面上做圆周运动。(1)当小球静止时,此时细绳的拉力(2)当小球的角速度不断增大,求小球恰离开圆锥表面时的角速度和此时细绳的拉力(3)逐渐增加小球的角速度,若轻绳受力为时会被拉断,求当轻绳断裂后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取,,)【详解】(1)当小球静止时,根据受力平衡可得(2)小球恰离开圆锥表面时,小球只受到绳子拉力和重力,设小球的角速度为,则有联立解得,(3)逐渐增加小球的角速度,小球已经离开了圆锥表面,设绳子断裂前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有其中联立解得,轻绳断裂后,小球做平抛运动,此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则有,联立解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为16.质量的小球被细线拴住,此时线长,当拉力为时细线就会被拉断。小球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达到最低位置时速度。在最低位置时小球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求:(重力加速度g取,cos 37°=0.8,sin 37°=0.6)(1)当时,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线上的拉力;(2)改变角的大小和细线的长度,使小球恰好在最低点时,细线断裂,小球落地点到地面上P点的距离最大时,求细线的长度L。(P点在悬点的正下方)【详解】(1)设β=37°时,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线上的拉力大小为F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①由题意并代入数据解得 ②(2)根据(1)题分析可知,当小球质量一定时,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对细线的拉力大小只与β有关,设当β=β1时细线恰好断裂,则有③ ④细线断裂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设经时间t小球落地,则小球的水平位移大小为 ⑤竖直位移大小为 ⑥联立③④⑤⑥可得⑦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当时x有最大值。二十一世纪教育网-------名师求索工作室出品第六章----《圆周运动》单元检测.A卷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必须指向圆心才可能做圆周运动B.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就是向心加速度C.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因为速率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沿切线方向无加速度2.如图所示,、两轮通过摩擦传动,传动时两轮间不打滑,两轮的半径,则、点的转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角速度相同 B.周期相同 C.转速相同 D.线速度相等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变化,加速度也一定变化B.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C.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运动4.关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a=可知,a与r成反比 B.由a=ω2r可知,a与r成正比C.由v=ωr可知,ω与r成反比 D.由ω=可知,ω与T成反比5.两物体都在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时,半径小的向心加速度大B.它们的周期相等时,半径小的向心加速度大C.它们的角速度相等时,半径小的向心加速度大D.它们的频率相等时,半径小的向心加速度大6.城市中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修建了许多立交桥。如图所示,桥面是半径为R的圆弧形的立交桥AB横跨在水平路面上,一辆质量为m的小汽车,从A端冲上该立交桥,小汽车到达桥顶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小汽车通过桥顶时( )A.对桥面的压力等于小汽车的重力B.对桥面的压力大于小汽车的重力C.若,则小汽车对桥面无压力D.若,则小汽车对桥面的压力等于7.如图,广场水平地面上同种盆栽紧密排列在以O为圆心、和为半径的同心圆上,圆心处装有竖直细水管,其上端水平喷水嘴的高度、出水速度及转动的角速度均可调节,以保障喷出的水全部落入相应的花盆中。依次给内圈和外圈上的盆栽浇水时,喷水嘴的高度、出水速度及转动的角速度分别用、、和、、表示。花盆大小相同,半径远小于同心圆半径,出水口截面积保持不变,忽略喷水嘴水平长度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C.若,,喷水嘴各转动一周,则落入每个花盆的水量相同D.若,,喷水嘴各转动一周,则落入外圈每个花盆水量较多二、多选题8.劳技课上,某同学在体验糕点制作“裱花”环节时,她在绕中心匀速转动的圆盘上放了一块直径8英寸(20cm)的蛋糕,在蛋糕边缘每隔2s均匀“点”一次奶油(“点”奶油的时间忽略不计),蛋糕转动一周正好均匀“点”上20点奶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盘转动的周期为40s B.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C.蛋糕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约为 D.蛋糕边缘的向心加速度约为9.如图所示,乘坐游乐园的过山车时,质量为m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沿圆周轨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小于mgB.人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C.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仍可能产生压力,且压力不一定小于mgD.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若没有保险带,人一定会掉下去10.如图,半径R=0.90m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一小球从A点冲上竖直半圆环,沿轨道运动到B点飞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图上未画),g取10m/s2。为了实现上述运动,关于小球在B点的运动分析,下述说法正确的有( )A.小球在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因此小球在B处的运动模型应当是圆周运动模型B.小球在B处可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合力提供圆运动所需向心力C.小球通过B处的极限情况是小球受到的合力为0D.小球从A到B做匀速圆周运动三、实验题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小球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两个变速塔轮通过皮带连接,转动手柄使长槽和短槽分别随变速塔轮匀速转动。槽内的钢球就做匀速圆周运动。横臂的挡板对钢球的压力提供向心力,钢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标尺上的黑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钢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如图是探究过程中某次实验时装置的状态。(1)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关系时,要保持 相同;A.ω和r B.ω和m C.m和r D.m和F(2)图中所示,两个钢球质量和运动半径相等,则是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 的关系;A.质量m B.半径r C.角速度ω(3)图中所示,两个钢球质量和运动半径相等,图中标尺上黑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小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为1:16,与皮带连接的两个变速塔轮的半径之比为 。A.1∶16 B.16∶1 C。1∶4 D.4∶112.如图所示,图甲为“用向心力演示器演示向心力公式”的演示意图,图乙为俯视图,图中A、B槽分别与a、b轮同轴固定,且a、b轮半径相同,当a、b两轮在皮带的传动下匀速转动时:(1)该实验的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是 。A.建立物理模型法 B.控制变量法C.等效法 D.极限法(2)两槽转动的角速度ω1 ω2(填“>”“<”“=”)(3)现有两质量相同的钢球,①球放在A槽的边缘,②球放在B槽的边缘,它们到各自转轴的距离之比2:1,则钢球①②的线速度之比为 ,受到的向心力之比为 。四、解答题13.我们在观看摩托车比赛时经常被摩托车手娴熟的驾车技术、风驰电掣的车速震惊,想必你也会看到摩托车高速通过弯道时的情况,摩托车要向里倾斜,车手的膝盖几乎擦着地面,如图所示。此时若把摩托车与车手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受几个力作用?方向如何?14.已知地球的半径,上海位于北纬附近。问:(1)位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是多大;(2)位于上海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多大。15.一光滑圆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圆锥角为74°,圆锥底面的圆心为O。用一根长为0.5m的轻绳一端系一质量为0.1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固定在光滑圆锥顶上O点,O点距地面高度为0.75m,如图所示,如果使小球在光滑圆锥表面上做圆周运动。(1)当小球静止时,此时细绳的拉力(2)当小球的角速度不断增大,求小球恰离开圆锥表面时的角速度和此时细绳的拉力(3)逐渐增加小球的角速度,若轻绳受力为时会被拉断,求当轻绳断裂后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取,,)16.质量的小球被细线拴住,此时线长,当拉力为时细线就会被拉断。小球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达到最低位置时速度。在最低位置时小球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求:(重力加速度g取,cos 37°=0.8,sin 37°=0.6)(1)当时,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线上的拉力;(2)改变角的大小和细线的长度,使小球恰好在最低点时,细线断裂,小球落地点到地面上P点的距离最大时,求细线的长度L。(P点在悬点的正下方)二十一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六章----《圆周运动》单元检测.A卷(学生版).docx 第六章----《圆周运动》单元检测.A卷(解析版).docx